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

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

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 朦胧——______
仿佛——______ 坚实——______
2.“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打“×”(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

(_____)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
变。

(_____)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____)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小蜜蜂沉思了一会又说
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气来朗读。

4.整篇文章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
(_______________),最后写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第8自然段加标点。

6.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秋天
秋,是个如诗如画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

秋是多彩多姿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轻吻着大地。

秋是收获的季节。

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

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

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

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我爱可爱的秋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___________)辛劳(______)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悦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起彼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和“﹏﹏”分别画上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用“”标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5.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选取了哪些植物、动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采用_____________结构方法来叙述的。

4. 课文片段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伶.俐(lín líng)似.的(sìshì)
2.根据选文内容连线。

光彩夺目的春天
如毛的小燕子
千条万条的图画
烂漫无比的柔柳
伶俐可爱的细雨
3.发挥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写一写各色的花。

春天里,花红得像。

春天里,花白得像。

春天里,花黄得像。

4.选文共有两句话,请概括这两句话的主要意思。

第1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系在风筝线上的……
周岩壁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我们偷偷________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
般仔细。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________了,再________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________在一起,悉心________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

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我们的心醉了。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把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短文中合适的位置。

弯系找拼烤
我们偷偷________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________了,再________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________在一起,悉心________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2.短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我们”________,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我们”
________。

3.短文画线句子连用四个“!”,表现了风筝的()
A.高 B.多 C.美
4.短文题目中的“……”省略的内容,最合适的是()
A.快乐B.风筝C.童年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群鸟学艺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

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

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上……。

”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凤凰接下去说:“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刚说到这里,乌鸦想:“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学会了。

”乌鸦得意地飞走了。

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

要想住得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

凤凰对小燕子说:“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

”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

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

1.画“—”的句子中“根基”的意思是()
A.树根 B.根本 C.基础 D.树基
2.短文中,谁搭的窝比小燕子差,但比其他鸟好呢?()
A.凤凰 B.乌鸦 C.猫头鹰 D.麻雀
3.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短文中(_______)搭的窝结实暖和,(________)只会找树杈,
(______)只会垒树枝和找树杈,什么窝也不会搭的是(_______)。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学本领要有(________),还要(________)、
(________)。

4.你觉得一开头猫头鹰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

有的一根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来花上就色彩缤纷。

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牌,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同系,那就大错特借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学着阳光。

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_____我问一位老农_____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_____他乐呵呵地说
_____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吗_____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

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

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

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累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般特别的劲儿。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3.用横线画出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
4.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外阅读。

筷子
①说起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到了商代,筷子称为“箸”(zhù),大约过了上百年后改为“筷”。

从读音和字形上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③使用筷子不只是能吃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好处呢!通过实验发现,用
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__多个关节和__多处肌肉。

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___________)进食方便,(___________)可以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增强脑力,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④中国的筷子原料各异、做工精细。

杭州天竺筷,是由佛教名山天竺山的
细白竹做成。

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选用上等毛竹或
优质楠木做原料,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

漆筷头上印有寓意吉祥的鸟
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

[ A ] 陕西省商洛地区生产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陕西省一项著名特产。

它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崖冬青木”为原料。

制作时,烙花艺人用300~500℃的电热钢火笔,在细细的筷子上绘出明快雅致的花纹。

[ B ]
⑤中国筷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 C ]现在,在国外凡吃中餐者,几乎都用筷子。

大家以学习使用筷子为乐趣。

许多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
愿带回几双中国筷子作为纪念。

小小的筷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递
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第③自然段的括号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3.短文中标出了[A][B][C]三个位置,如果把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____)。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就被一位加拿大记者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4.第③自然段中划“______”的语句能不能删去?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橘子,叫我带给你吃。

”只见那个橘子又大又圆,
黄澄澄的,味道肯定不错。

我剥了皮,掰下一瓣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

我想:这么好吃的橘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
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

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

我捂着腮帮子大声叫道:“哎呀,这橘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到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声喊叫:“还不酸?牙都疼了。

”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瓣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尝尝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时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

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

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那么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肯定——(______)将信将疑——(______)
2.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妙计”在文中是指“我”___。

“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从中体现了____。

4.给短文加个题目。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底世界
①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②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③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
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
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④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
的,还有
..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⑤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

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多用于形容浪很大。

(_______)
(2)偷偷地或背地里小声地说话。

(_______)
2.把海底动物和它们的活动特点相对应。

(只填写数字序号)
A.海参 B.梭子鱼 C.贝类 D.乌贼和章鱼
(1)巴在轮船底下旅行(________)
(2)靠肌肉伸缩爬行(________)
(3)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________)
(4)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________)
3.写出第③自然段的关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世界真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第④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围绕一个意思用上加点的字写几句话。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______又不敢讲。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③“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⑤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④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
______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
A.因为 B.但 C.果然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
第①句:男孩在想____。

第②句:列宁在想____。

第③句:男孩在想____。

第④句:列宁在想____。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⑤,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 阅读芳草地。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喜欢做一些“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比如闭着眼睛走路。

通常,我选择的是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小路,除了两旁的稻田,“会动”的东西可能只有草丛里近视的大青蛙和一碰就跳的蚱蜢,所以,绝对可以大胆地“瞎走”。

这时候,走在阳光里,你一定可以想象得出,那有多舒服!暖洋洋的太阳晒在湿湿的皮肤上,就像熨斗轻柔地熨烫着一件皱皱的衣服。

慢慢地,你可以感觉到毛孔畅快地舒张了起来,水汽微微地蒸发了,身上散发着一股新鲜的味道。

我仰着脸,闭着眼,沐浴在暖烘烘的阳光里。

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右两边伸开,马戏团里走钢索的小丑不是手里都有一支平衡杆吗?我假装自己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狮子正大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去,它好美餐一顿……
我正紧张地想着,忽然一个踉跄。

不好,我跌到哪里去了?脚下怎么软绵绵、湿答答的?
原来,我闯进了稻田里!“我的鞋!”我叫了起来,鞋陷进了烂泥团,失踪了!我焦急地弯下身子,在浑浊的泥水里摸,可摸了半天,什么也没有。

“你在这儿干什么?”种田的老伯从远处走来,朝着我喊。

“我,”我尴尬地看着自己的一双泥手,“在找我的鞋。


“你的鞋?怎么会掉到田里?”
“我……”怎么跟他说呀,我是因为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才闯进稻田里的呀!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暴——(______)放松——(______)
2.画“___”的句子_________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是指_________的游戏。

正当“我”玩得起劲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忽然一个踉跄,“我”闯进了_________,“我”的_________陷进了烂泥团,失踪了!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在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时,选择的是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小路,绝对可以大胆地“瞎走”。

(______)
(2)“我”在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时,差点从钢索上掉了下去,一头披着乱发的狮子正大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去,它好美餐一顿……(______)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当种田的老伯问“我”在这儿干什么时,“我”为什么会觉得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外阅读。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阻挡)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

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

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

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

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

他贪婪地观望着。

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

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永恒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选择括号利用的正确的词,用“√”标出来。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熊奶奶最喜欢美丽的鲜花和快乐的歌声,最害怕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春天来了,小兔、小松鼠和小山羊悄悄地在熊奶奶的窗下埋下一件礼物。

什么礼物呢?他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神秘地笑了,这是个秘密!当他们三个离开时,熊奶奶才从冬眠的睡梦中醒来……那些绿色的小芽芽不知不觉地长大了,会爬墙了,一直爬到了熊奶奶家的窗上,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熊奶奶惊喜地大叫起来:“快看啊,快看啊,我有绿色窗帘啦!”
(二)
它跟着风飞舞旋转起来,多么兴奋啊!最后它累了,在一块草地上停留下
来。

正好在草地上野餐的小兄妹发现了它。

妹妹高兴地对哥哥说:“哥哥,看,它可以做我们的野餐毯!”就这样,蓝色的窗帘陪着小主人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的风景,实现了最初的愿望。

而最让它感到幸福的是,它一直都在为别人带来快乐。

1.(边读边猜)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1)两个语段都是写______的故事:一个是______________,一个是
_______________。

它们都__________________。

(2)读到语段(一)中的第一个省略号,我能猜到省略的故事会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有关,关于第二个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我猜是和小兔他们三个送给熊奶奶的________有关。

语段(二)中让“蓝色的窗帘”感到最幸福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积累)上面的两个语段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请抄写下来,并说说你的体会。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

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

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

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