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的根本问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始终,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功能和规律。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深入研究、正确阐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立论之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意义(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实践性、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从现实人、具体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大小,都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阶级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并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继承、借鉴和吸纳。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就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坚持教育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和多样性之中的主导性的统一。
目的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集中显露。
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代替的功能。
导向功能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帮助人们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既作为一个目标来导向,也作为一个过程来实现。
目标导向是运用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进行导向,既要根据人们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使目标确立具有层次性和个性,又要根据人们向往的意向,启导高层次目标转化和追求,使目标转化和追求富有超越性。
行为规范导向,是按照道德、法纪的准则、要求进行导向。
包括道德规范导向和法纪规范导向两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揭示和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一般、普遍规律),是在一切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本质、必然的联系。
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多因素和复杂关系中的基本关系的反映。
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行并取得成效的根本依据。
首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揭示了一般思想(普遍、所有,包括感性、理性,正确、错误,思想成果与思想过程)形成发展的规律。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分析、研究思想意识、思绪过程的产生、发展、变化只能从社会存在中寻找根源,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思维活动,必须以实际生活为基础。
其次,能动反映论和灌输论,揭示了正确思想形成发展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必须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反对教条主义;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学习、自觉接受教育,并运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
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另一基本规律。
有思想政治教育上层建筑性质所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服从社会发展,就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就是促进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的发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