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传阅读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正传阅读附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法正传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
祖父真,有清节高名。
建安初,天下饥馑,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
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气。
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
璋令正衔命。
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脆弱。
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
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
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
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
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
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
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先主乃厚待靖。
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
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幡然遨游不可复制,如何制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斯。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势必内有忧逼故耳,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
”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
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谥曰翼侯。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亮每奇正智术。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
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
(节选自《三国志?法正传》)
8.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资益州之殷富资:赞助
B.令幡然遨游不可复制制:节制
C.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还:撤退
D.亮每奇正智术奇:感到惊奇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脆弱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①先主乃厚待靖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不因此势以图巴、蜀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D.①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建安初年,天下饥馑,法正与同郡孟达一同入蜀投奔刘璋。
他既未受刘璋重用,又遭侨居蜀地的同村夫,说他品行不良,他郁郁不得志。
B.刘璋据说曹操要派兵进攻汉中的张鲁,发生了恐惧之心,他让法正受命出使荆州。
法正向刘备转告刘璋的用意后,又暗里向刘备献上了篡夺益州的计策,并被刘备采用。
C.法正擅自杀害了几个自己的人。
有人建议诸葛亮启奏刘备压抑法正,但诸葛亮认为法正辅佐刘备,献计篡夺了汉中,功劳卓著,又深受刘备爱好,并无参劾他。
D.诸葛亮和法正喜好和崇尚都有所不同,但在国家大义上都能扬长避短。
诸葛亮感叹刘备东征能够成行,并终究遭遇惨败,皆因没有法正的原因。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
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5分)
译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
(4分)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参考答案:
三、(9分)
8.A(资:依靠、凭仗)
9.D(A.介词,凭仗;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 B.副词,因此;副词,居然 C.介词,伺机,趁;介词,依据,按照 D.都表示润饰瓜葛)
10.C(法正献计篡夺汉中在此事以后)
11.(1)左将军出于国家的根本利益,举兵前来,旧情仍在,确切对您没有甚么歧视之意。
我认为您可以斟酌扭转策略,以便顾全您的家族。
(本——根本利益,1分。
薄——歧视、鄙薄,1分。
变化——扭转策略,1分。
大意2分)
(2)但是如今主公刚刚首创大业,又不能一户一户地向全国人说明,许靖的虚名传遍天下,如果不礼遇他,天下的人就会因此说主公是歧视贤才。
(户——名词作状语,1分。
礼——礼遇,1分。
贱——形作动,歧视,1分。
大意2分)
12.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 (4分,对1处给1分) 参考译文
法正字孝直,扶风郡郿县人。
祖父法真,有清廉气节和高尚的名声。
建安初年,天下发生饥馑,法正与同郡人孟达一同来到蜀地,投奔刘璋,过了良久,法正才被任命为新都县令,后来被召回成都,担负了代理军议校尉一职。
他既不受重用,又受到侨居蜀地的同村夫,说他品行不好,感到很不得志。
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相好,张松斟酌到跟随刘璋很难有所作为,往往暗自叹气。
后来刘璋据说曹操要派兵进攻汉中的张鲁,发生恐惧之心,张松因此便借机劝刘璋,迎请刘备入蜀,让刘备来讨伐张
鲁。
刘璋让法正受命出使荆州。
法正向刘备转告刘璋的用意后,又暗里向刘备献计说:“凭着将军的英才,应该应用刘璋的脆弱,迅速出兵;张松,是益州的重臣,可以让他在成都作为内应;然后将军便可以依靠益州的丰饶,凭仗天府之国的险要地势,来成绩复兴汉室的大业,实在是手到擒来。
”刘备赞成法正的主张,因此率军沿长江逆流而上,向西进兵,与刘璋相会于涪城。
随后刘备先北上到葭萌,接着就掉头南返,向刘璋发起了进攻。
等到刘备的戎行包抄了雒城,法正给刘璋写信说:“我虽蒙受了不忠的,但是我内心却认为自己并无孤负您的恩德,顾念君臣的名分义务,我实在是痛心疾首。
左将军出于国家的根本利益,举兵前来,旧情仍在,确切对您没有甚么鄙薄之意,我认为您可以斟酌扭转策略,以便顾全您的家族。
”
建安十九年,刘备进兵包抄成都,刘璋的蜀郡太守许靖筹备越城投降,因事情暴露未能胜利。
刘璋投降后,刘备因此看不起许靖,不肯重用他。
法正劝刘备说:“天下有许多只有虚名而无真实才华的人,像许靖就是这样。
但是如今主公刚刚首创大业,又不能一户一户地向全国人说明,许靖的虚名传遍天下,如果对他礼数不周,天下的人就会因此说主公是歧视贤才。
”刘备因此厚待许靖。
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领都城及左近地区,在内则是刘备的主要谋臣。
法正对他人一顿饭的恩德也要答谢,小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曾擅自处死过几个毁谤过他的人。
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太骄横,您应该禀告主公,按捺束缚他横行霸道的行动。
”诸葛亮答道:“主公从前在公安,北面害怕曹操的强盛,东面耽心孙权的要挟,近处又害怕孙夫人在身旁生变,在那个时候,真是进退两难。
法正辅佐匡助主公,使他得以展翅高飞再也不受人钳制,现在怎样能按捺法正,使他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呢!”诸葛亮又晓得刘备很爱好法正,因此才这样说。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劝刘备说:“曹操一战就迫使张鲁投降,平定了汉中,他没有乘这一有益情势攻取巴、蜀,却留下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自己匆忙率军北还,这其实不是他的智谋不够,气力不足,而是因为内部忧患强迫他这样做的,假设咱们发兵讨伐,必定会获得胜利。
”刘备赞成法正的计策,因此便率众将军进军汉中。
刘备命令黄忠居高临下,擂鼓呐喊着向夏侯渊发出袭击,大败夏侯渊戎行,并将夏侯渊等人斩首。
曹操领兵西征乌丸,据说是法正的计策,说:“我原本就晓得刘备不可能有这样的计策,必定是有人教他的。
”
刘备被拥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做了尚书令、护军将军。
第二年法正逝世,死时年仅四十五岁。
刘备为法正的死一连几日痛哭流泪。
追谥法正为翼侯。
诸葛亮与法正尽管喜好和崇尚不同,但都能从国家利益动身,彼此扬长避短。
诸葛亮往往对法正的智慧和谋略感到惊奇。
刘备称帝后,筹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雪耻。
许多大臣都劝谏禁止,刘备一律不听。
章武二年,蜀军战败,后退驻扎在白帝城。
诸葛亮感叹说:“法孝直如果在世,必定能够劝阻主上,使他不匆忙向东吴进兵;即便向东吴进兵,也不会受到如斯惨败。
”
断句语段参考翻译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
澭水骤然暴涨,楚国人不晓得,顺着标记夜间过河,淹死了一千多人,兵士惊吓的(惊呼声)如城上的房屋倒塌同样。
先前丈量时,是可以渡水的;但大军过河时,水位已涨高了,楚国人仍是按照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惨败的缘由。
现今的君主效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就象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