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汇成本计算公式及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汇成本计算公式及案例分析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
币(人民币)成本。
换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总成本”可换回单位外币的“净收入外汇”。
公式
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币)其中,出口外汇净收入为FOB净收入(扣除佣金、运保费等劳务费用后的外汇净收入)。
一般在实际操作中用下面公式换汇成本=不含税金额*(1+增值税率-退税税率)/报关金额。
用途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与外汇净收入成反比。
利用这一关系,换汇成本常用于考核出口商品的经营成果,主要作用为:
(1)通过不同种类出口商品换汇成本高低的比较,作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扭亏增盈"的依据之一。
(2)同一种类的出口商品,比较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换汇成本的高低,作为选择出口市场的依据之一。
(3)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公司,出口同一种类商品的换汇成本的高低,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
(4)同一种类出口商品,比较不同时期的同期换汇成本,以便比较换汇成本的增减情况。
换汇成本过低的原因是企业购进原材料的价格过低,而售价高,盈利过多。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
人民币总成本包括:收购商品成本运费,保险费,银行费用,综合资用等,经扣除出口退税金额(如果出口商品属于退税补贴商品〕后的人民币总支出。
换汇成本计算公式为:换汇成本=兑换前实际兑换金额-兑换后实际兑换金额。
一、汇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汇率是一种表示两种货币之间相对价值的比率。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经济因素(如利率、通胀率、政策等)的影响而波动。
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的汇率每天都在不断变化。
二、实际兑换金额的计算
实际兑换金额是指兑换后得到的最终货币的金额。
它等于需兑换的基准货币金额乘以兑换汇率。
例如,如果需将10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汇率为6.5,那么实际兑换金额为
100*6.5=650人民币。
三、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
换汇成本可以通过计算兑换前后实际兑换金额的差值来确定。
换汇成本计算公式为:换汇成本=兑换前实际兑换金额-兑换后实际兑换金额。
假设需将1000欧元兑换成美元,在兑换前的汇率为1欧元兑换1.2美元,兑换后的汇率为1欧元兑换1.1美元。
根据公式计算换汇成本:兑换前实际兑换金额=1000*1.2=1200美元,兑换后实际兑换金额=1000*1.1=1100美元,换汇成本=1200-1100=100美元。
拓展知识
一、汇率类型和计算方法
汇率可以分为实时汇率和即期汇率。
实时汇率是根据即时市场供求情况确定的汇率,而即期汇率是在交易过程中确定的、固定的汇率。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汇率是实时汇率。
汇率的计算方法可以是直接报价法、间接报价法或交叉报价法,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和相对位置来计算汇率。
二、换汇服务费
在实际换汇中,金融机构通常会收取一定的换汇服务费。
这个费用可能是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或固定金额的费用。
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可按实际兑换金额减去换汇服务费来考虑服
务费所带来的影响。
三、汇率波动风险的应对
由于汇率的波动性,换汇成本也可能受到影响。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可以采取一些对冲风险的策略,如设立外汇储备、使用远期外汇合约或货币掉期合约等工具来管理汇率风险。
最近人民币大幅贬值,截止六月底,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跌破7.2关口。
虽然美元汇率一直在攀升,但对于国内的出口企业倒是利好的,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促进中国产品出口。
▲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在这里,说一说出口企业的换汇成本,在实际业务中,有些外贸企业会收到税务机关提示换汇成本过高或过低,出现这种情况不多,可能大家对这个指标会有点陌生,这里展开说明一下。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币(人民币)成本。
也可以理解为,商品出口后净收入每1美元所耗费的人民币成本。
举个例子,比如近期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7.2(1:7.2),也就是一美元相当于7.2元人民币。
假如一单它的换汇成本
是8,那也就是1美元收了7.2元人民币,却卖了8元人民币的货物出去,那这一单就亏损了0.8元;如果一单的换汇成本是6,那也就是我们收进来1美元相当于7.2元人民币,卖出去了6元人民币的货物,那么这一单就盈利1.2元。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如果换汇成本高于当前的汇率就会亏本,如果换汇成本低于当前的汇率就是盈利的。
换汇成本=实际采购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公式注意两点:
一、实际采购成本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商品的不含税收入,另一方面是退税率和征税率的差额。
二、外汇净收入,也就是FOB价,正常情况下出口中有佣金或者运保费之类的费用需要剔除。
举个例子,比如货物的含税金额也就是开票金额为11300元,商品税率是13%,不含税价格=11300/1.13=1万元,不含税的金额是1万元。
然后再看征税率和退税率的差额是多少?现在的征税率是13个点,如果退税率是10%的话,也就是退10个点的税,那么之间的差额就是3%。
刚才计算货物不含税的金额是1万元,征税率和退税率之间的差额是3%,那么这之间的差额就是1万×3=300元。
那出口总实际成本为:不含税价格10000+征税率和退税
率差额300元=10,300元。
出口外汇净收入,假如FOB价格一单收回来1800美元。
根据换汇成本的公式:实际采购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也就是10,300÷1800=5.722
那这一单的换汇成本就是5.722。
根据刚才举例当前的汇率是7.2,换汇成本是5.722,低于汇率,也就是说这一单是盈利的。
可以说,换汇成本是衡量外贸出口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本的一个参考标准。
在申报退税时,税局控制的换汇成本一般在5~8之间,有一些地区可能是5~7或者是5~6.5之间,但这个不是绝对的,如果汇率有波动会调整。
如果换汇成本过高,超过了换汇成本合理范围,可能会引起税务部门的关注。
因为外贸公司的退税是按照进项发票的金额和退税率来计算的,如果换汇成本过高的话,就有涉嫌故意高额开票骗取退税的嫌疑。
如果换汇成本比较低,说明利润很高,一般除了品牌溢价和垄断性产品外,企业出口普通商品的盈利还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暴利的概率较低,如果确实过低,则企业自身可以分析具体原因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