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以来中国“历史周期律”的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的故事。这个现象是在世界历史中是非常特殊,被很多学 者称之为“中国历史周期律”。
“中国历史周期律”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神秘化为“天 意”、“气数”或主要归结为统治者的道德或能力不足。前者 认为新王朝的诞生是“天意”“天助”、有“祥瑞”,而认为 旧王朝是“气数已尽”“天之所弃”。如:《反经》(卷四“霸 图”)讲“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皇 帝诏书的第一句话也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再如秦末 陈胜吴广起义的鱼腹帛书和“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东汉 末年黄巾起义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后者如《贞 观政要》中所写的:“太平之后必有大乱”,“古之帝王,有 兴有衰,犹朝之有暮……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 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 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前者因对现象无法解释而以迷信 的说法进行阐释,而后者以归纳法的方法指出了中国王朝周期 律的部分原因。
金观涛、刘青峰(1984)运用控制论、系统论以及数学 等工具来研究这一历史现象,提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 构”的看法 , 指出 : 超稳定系统一方面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另 一方面表现出周期性振荡。也就是说,这种系统巨大的稳定 性,是依靠它本身具有周期性崩溃调节机制而得以实现的。他 们指出 :“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和周期性改朝换代 , 这两 个重大历史现象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内部 具有特殊的调节机制 , 使它每隔二三百年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的 崩溃 ( 即震荡 ), 消灭或压抑不稳定因素并恢复旧结构。正是这 种特殊的调节机制 , 保持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延续状态 ,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具有悠久、辉煌和灿烂的历史,83 个朝代更迭,599 位帝王先后登场。从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到 1911 年清朝结束 , 在 2132 年间中国大地上一共存在过 62 个正式王朝,每个王朝 都会经历一个从诞生、成长、茁壮、衰老、死亡的周期,然后 就会有一次“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王朝更替周期律再现。各个 王朝的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其中压轴的清朝最长为 296 年 , 秦 朝最短为 15 年。每个王朝后期大多以战争的形式“城头变换 大王旗”实现王朝“兴替”而惨淡收场,但是秦制(其核心是 帝王制与中央集权)基本稳定并日趋精细化。 黑格尔说中国无历史,就是说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在两千 多年时间里 , 中国政治方面主要上演着王朝兴替的这样同一个
社会经纬
对宋以来中国“历史周期律”的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
谭 浩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本文从宋以来近千年的史实出发,通过构建“国力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历史周期律”问 题背后的主要原因及机制,并结合历史进一步分析了宋代以来中国王朝时期的政治得失,认为形成中国历史周期律的怪圈的关键 因素是政治问题,即国家处于王朝阶段的政治治理机制具有必然的不稳定性是导致历史周期律运行的核心原因。同时通过扩展分 析,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及社会现代化,打破历史周期律的若干建议:坚定执行交流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创新,形成不 断改革与创新的机制;倡导追求真理的教育和文化导向;鼓励工商业发展,全面深化市场机制建设;推进法治和民主政治建设;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优化国家各级公职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等。
史 云 贵(2012) 依 据 奥 尔 森 在《 国 家 兴 衰》(1993) 一 书中提出的“狭隘利益”(narrow interest)和“共容利益” (encompassing interest)的基本概念,认为,执政集团在位初 期更具有共容利益,但其共容利益往往会随着执政日久而流失; 当执政利益集团排除了共容利益,完全蜕化为自利的狭隘利益 集团时,其政治合法性就完全失去了,政权往往会被新的更具 有共容利益的代表性集团所取代。古今中外的王朝更替和国家 荣衰,都可以从中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年第 8 期
社会经纬Βιβλιοθήκη 使之呈现出社会结构的巨大稳定性”。换句话说 , 这种周期性 震荡或波动是由中国传统专制社会的基本制度和社会结构决定 的 , 是内生的。[2]
杜 树 章、 李 万 峰(2007) 运 用 系 统 动 力 学(( 即 SD— system dynamics, 由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的 福 瑞 斯 特 (J.W. Forrester) 教授于 1956 年提出)模型 , 对中国历史周期律进行 仿真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从西汉到清朝末年的人口、平均税率、 民官比等变量进行仿真模拟 , 并对中国历史周期律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 , 造成传统专制王朝兴衰更迭、治乱循环的根本原因 在于其系统结构 , 即源于皇权的官僚专制制度 ; 而走出历史周 期律的根本解是改变系统结构、建立有效约束官僚集团恶性膨 胀的制约机制。[3]
关键词:历史周期律;国力模型;治理机制;王朝政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7X(2019)08.0063-10
1945 年黄炎培在延安参观结束将要回重庆时,毛泽东问 黄炎培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 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 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 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 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 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回答黄炎培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1] 这个故事反 映了中国“历史周期律”的重要性和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前 期已有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周期律,本文拟运用统 计学方法结合史实对中国历史周期律的基本情况及成因进行 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对中国“历史周期律”问题的 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