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更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更有趣
作者:洪文蔚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09期
[摘要] 培智生活数学对智障学生来说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智障学生由于先天性智力缺陷,具有思维直观、反应迟钝等特点,对数学这门学科毫无兴趣,导致教师难以驾驭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发现培智生活数学课堂要融入有趣味的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补偿缺陷,陶冶情操,让培智数学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 生活数学;课堂;有趣;智障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080-02
智障学生由于其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低,对数学的学习一般会感到十分困难,常常表现出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注意力极不稳定、学习效果差等特点。
因此,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趣性是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培智学校数学教师的一向追求。
那么,怎样才能让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教学更有趣呢?在教学中,笔者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让培智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就显得很重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严密的学科,它以其高度的概括性,使学生对它敬而远之。
智障孩子由于脑机能损伤导致智力低下,在学习过程中反应迟钝,特别是对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会更吃力。
那么,如何激发智障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产生“想学”的动机呢?笔者在制作课件中应用优美的声音、艳丽的色彩、形象的画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补偿反应迟钝的缺陷,同时把他们多种器官调动起来,让他们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字2的认识》时,课前先放一段活泼有趣的音乐让学生轻松下来,然后用课件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小河,河面上出现一群小鸭,游来游去,加上背景音乐,这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小鸭的外形,引出数字“2”的认识教学,“2”像小鸭,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画面,使智障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概括能力,有效地弥补了缺陷。
又如我在执教的“8的乘法口诀”,将“快乐学习”贯彻始终。
首先通过设置孩子喜欢的猜谜形式展现生动形象的大螃蟹,并观察得出一只螃蟹有8条腿,然后利用表格和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几个8,并分别计算出1只螃蟹、2只螃蟹、3只螃蟹、直至8只螃蟹腿的条数,同时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扶到放,让学生从直观的图片
中,从以往知识的迁移中,顺利地列出了乘法算式,并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找到了这些口诀的特点。
接下来,我又将教学内容有机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展示电影院里8人一排的座位、家里的八仙桌,让学生看图列式,并利用口诀计算出得数。
最后还设置了许多有趣的绕口令,转盘转转转、开飞机、摘苹果等,让学生在轻松有序的活动中“玩转”数学,让生活数学更加有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所以,要让智障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
智障学生的发育本来就很迟缓,思维方式只滞留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
生活数学课本提供的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单一的数字,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在多媒体技术参与下的数学教学则不然,它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如可爱的形象、简单的情节、卡通人物等创设教学情境,这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不仅为智障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将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智障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例如,在执教“认识整百数”时,通过玩转多媒体和计数器,将冷冰冰的数字变成了直观的、可触摸的、可感知的具体形象,不仅帮学生理解了数的意义,也一步步建构了数的组成,培养了数感。
首先通过展示运动会上的一组图片和报名表上的一些数据,聚焦课堂,自然过渡到学习内容。
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一,十个一、十个十、十个百,让学生经历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直至一千。
就是在这样的数数过程中,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同时培养了数感,正确建构了一千的表象。
在读数和写数环节中,计数器则展示出它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让学生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使“拨、读、写一体化”,真正让学生感悟数学。
在设置练习上,笔者也挖掘得比较深,不仅考虑了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意义,还通过目测黄豆的数量,渗透了学生估数的本领,并联系我们学校的操场图,让学生说说跑几圈大概是多少米,跑500米、1000米大约要跑几圈,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从平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合理利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这不但可以帮助弱智儿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弥补其智力方面的缺陷,从而缩短与正常儿童在学习上的差距,使其愉快、轻松、有效地学习数学。
在教学应用题时,让学生尽情“游戏”,在游戏中进入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内心思维活动的开展,既能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又能使他们乐于解题。
在教学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在选择应用题情节时从培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培智学生能理解、感兴趣并
密切贴近其生活实际的内容。
脱离培智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源于培智学生实际生活的情节,培智学生才能感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欲望。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新授课程中的情景表演灵活运用到做习题上呢?然后再加以自编故事,激发兴趣,孩子肯定会喜欢,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我让培智学生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对于“厚薄比较并排序”的教学,我准备从练习题中提到的大象、小熊、小山羊、小狗、小松鼠头饰及厚薄不同的面包,让培智学生按练习册书上同一内容中小动物一样排队,我与孩子进行情景表演,表演之后再讲述故事(自编),然后让培智学生做习题。
经过表演和讲述故事,培智学生果然兴趣陡增,课堂气氛活跃,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培智学生学会了习题,且有几名平时要教师监督才肯做习题的培智学生居然自己主动要求参加表演。
于是,我发练习册及附图上卡片给学生,请他们喂练习册上的小动物吃面包时,孩子们按照情景表演时的方法,按厚薄不同依次从正方向及逆方向排序喂小动物吃面包,我巡视发现,全班学生都会做这一习题,都能从不同方向(正逆)有顺序按厚薄排序,教学效果好,学生做练习题不再枯燥,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要因“生”选材,为学生精心烹饪出好玩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让学生在“好玩”中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数学知识的建构、数学思维的训练,使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相信只要立足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数学内涵,并赋予其趣味性,让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更有趣,使培智生活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