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路上的温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上的温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上学路上》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第三个主题。
教材中展示了很多图片,呈现了多种不同的上学方式,本课则从学生每天的上学道路入手,帮助学生知道大家通过不同的道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到学校。
在了解上学路的同时,渗透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
引发学生感受社会工作者和家人对他们默默付出的辛劳和爱,激发孩子感恩之心。
使孩子在路上充分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本课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了相关话题,旨在帮助学生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渗透感恩教育,通过观察上学路上的感人瞬间,懂得珍惜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上学,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是陌生的,多数孩子还习惯于在父母家人的揽翼下生活,对上学放学这一常见且重要的过程缺少相关的经验,对所经历的路线、方式等也欠缺观察和了解。
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对浅显的交通安全常识略有了解,因为家庭观念的差异,孩子的安全意识差异显著,大多没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观念。
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热情的,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引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上学路上的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2.能够理解和体会上学路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家人的关爱,知道社会对学生的关爱,体会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温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长和社会对自己的成长付出关心和呵护。
2.学会感恩,对于他人的工作怀有感激之情,并将这份感激付诸于行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并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
1.能够理解和体会上学路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家人的关爱,知道社会对学生的关爱,体会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温暖。
2.学会感恩,对于他人的工作怀有感激之情,并将这份感激付诸于行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学生:和父母一起回忆上学路上快乐的事(说的话做的事)【教学过程】
课前,教室内放音乐《上学歌》老师带领学生从场外走进教室,绕桌一周后有次序坐下。
2-3分钟
师:大家都坐好了咱们开始上课吧?
我们唱着《上学歌》从温暖的家高高兴兴地来到可爱的学校,在上学的路上会遇到了哪些快乐的有趣的事呢?(简笔画板书家和学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设计旨在通过听着欢快的上学歌,将学生带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怎样来到学校的,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
活动一:听故事说快乐
师: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看看安安在上学路上都遇到了哪些高兴的事!
插入动图和声音。
教师读故事安安的上学路,故事听完了,那个小朋友起来说一说,安安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说。
评价:你听得真仔细,真认真,你真会倾听。
师:走在上学的路上安安是多么的快乐呀!(板书快乐)
(设计意图: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本环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并从中感受到上学路上的有趣和快乐。
)
活动二:说说我的上学路
师:你的上学路上都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快乐的事呢?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都说完了吗?下面呀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上学路。
(课件出示)
生回答,预设
(生1:我每天上学都是和小朋友们走着来上学,在路上我们边走边玩,我感到很高兴也很快乐。
评价:一起上学真快乐!
生2:每天我爸爸和我一起来上学,在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爸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事,我感到很快乐。
)评价:有家长的陪伴非常的幸福!
生3:爷爷在上学路上给我讲笑话,我感到很快乐。
评价:一路欢声笑语到学校,你的上学路一定能够很快乐。
生4:在路上妈妈和我一起学习,背古诗。
评价:这真是个好的学习方法,大家一定要试一试呀!
生5:每次上学,妈妈都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把我送达大门口,看着我走进校园,也不舍得离开。
问,为什么妈妈要看着你走进校园才离开呢?评价:妈妈拉着你的手,你一定感到很温暖也很安全。
)小结:在大家的上学的路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温暖。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的上学路上,家长都为你做过哪些让你感到温暖的事呢?(板书温暖)
(生1:有一天下雨了,妈妈和我一起打伞来上学,我看到妈妈把伞给了我,我很快乐,也很感动。
评价:妈妈的爱最让人感到温暖。
生2:上学路上,奶奶叮嘱我要多喝水,要注意安全,要好好学习,我听了感到很温暖。
评价:虽然奶奶在不停的叮嘱,但是这背后体现了对你的爱。
生3:爷爷为了送我上学,怕我下雨淋着,给他的三轮车做了一
个棚子。
评价:这个小小的举动,让你的上学路更加的温暖。
生4:在上学的路上,奶奶怕我冷,就把她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我感到很温暖也很感动。
)
小结:(课件图片和音乐)上学路上,妈妈为你整理红领巾,这小小的动作里,充满了她对你的爱,家人一声声的叮嘱,体现了对你的关心,天冷了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你穿,让你温暖,雨雪天为你打伞,冒着雨雪送你上学。
有了家人的爱和关心,让我们的上学路充满了温暖。
(板书家人)
(设计意图:上学路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时利用这些资源,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指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事物。
也让学生领会上学路上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
)活动三:他为什么不高兴
师:我们小朋友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来上学,但是呀,今天早上我在校门口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大家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课件出示三个场景)
场景1:录音,奶奶的唠叨。
场景2:图片加泡泡语。
爷爷拉着手不放。
场景3:配图教师讲故事。
在和妈妈一起上学的路上遇见了一个买彩色小鸡的,五颜六色的小鸡多可爱呀,可是妈妈却不让我看,直接带着我去上学了。
我真不高兴。
谁能劝一劝他,让他们高兴起来呀?
学生回答。
引导出体现唠叨背后的爱、紧紧拉着手的关心,通
过学生的说体现出来。
师:奶奶的唠叨,爷爷紧紧拉着的手还有妈妈的阻拦都是对我们的关心和爱呀!下面让我们背上小书包,自己走一走去上学吧!我们一起欣赏儿歌。
(课件播放上学歌)律动
(设计意图:在学生每天的上学路上,相同的道路,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本环节通过讨论他为什么不高兴,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引领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家人的温暖与关爱,学会感恩。
)
活动四:猜猜他是谁?
师:刚才走在上学的路上你还看到了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他是谁吧?
课件出示被部分遮挡的图片,教师介绍。
每介绍完一个,请生猜一猜。
(图片有交警叔叔、志愿者、公交司机、门卫爷爷、校长)生每猜出一个请一人说一说。
(警察,他在干什么呀?门卫爷爷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回答贴板书
师总结,在家长、交警叔叔,公交车司机、志愿者、保安的关爱下,我们的上学路更安全,更温暖。
(板书安全温暖)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地方的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吗?
课件出示山区小朋友的上学路,(图片、录音。
我是湖北省白杨坪乡的小学生刘雅琪,我们家和学校之间隔着一条的小河,我每天需
要淌水过河上学,每到夏天,河水会变得很深,水流很急,非常危险,我们的老师每天把我们一个个背过河,有了老师我们就不再害怕了。
)师:老师温暖的后背就是他们的上学路。
(板书老师)咱们再来看另一个小朋友的上学路,看看这幅图,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出示溜索图片)这个叫做溜索,这就是云南布腊村小朋友们的上学路,他们每天都是用这样溜索来渡过汹涌的怒江,到达河对岸的学校。
这样过河很危险。
这里没有桥,他们多么希望有一座能够平安上学的桥啊(出示图画七彩桥)。
南京电视台的叔叔阿姨知道他们的愿望后,做了一期节目,倡议人们一起来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愿望,社会上的人们纷纷伸出援手,捐了很多钱,帮助布腊村的孩子们建了一座爱心桥,这样布腊村里孩子们就能够安全的上学了。
师:看,他们们的笑容多么灿烂呀!是谁帮他们建起了这条安全温暖的上学路呀?
生说。
社会上一些不认识的人。
小结:是呀,短短的一条上学路,有着家长和社会上这么多人的关爱,这真是一条快乐的上学路、温暖的上学路、幸福的上学路呀!(设计意图: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本环节除了引领学生关注自己上学路上其他人带给自己的关爱和温暖外,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不同的上学路线,不同的生活世界,通过观察和感悟不同上学路上的感人瞬间,知道社会对学生们上学路的关爱,懂得珍惜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
活动五:我来演一演
师: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同学们我们一起背上书包回家吧?
课件出示放学时老师送孩子出校门的图片。
路过为了我们上学的秩序辛苦一天的门卫爷爷,你应该向他们说什么?或我们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
教师介绍,老师送大家安全的走出了校门,临走时你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
到了接送点。
师扮成老爷爷的样子。
接过学生的书包,说孩子书包挺重的,还是让我来给你背吧,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到了十字路口,遇到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
我们应该说什么?
总结:平安快乐的上学路,除了家人与社会的关爱与呵护,还有一个不会说话的交警也在呵护着我们的安全。
(出示交通信号灯与交通标志)你都认识他们吗?今天放学后,在放学路上好好观察,和家长一起聊一聊它们的作用,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交通信号标志。
(设计意图:活动的目的在与明理和导行,本环节通过创设情境,通过我来演一演的方式,在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引导他们的行为,将德行的教化真正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