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首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首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09.04.28
•【字号】
•【施行日期】2009.04.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首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及扩权县(市)科技局,各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创新型试点企业: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一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目的
评估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展,总结试点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导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的范围是《关于确定首批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豫科[2007]127号)列出的首批30家试点企业中尚未被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和《关于确定河南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豫科[2008]91号)列出的第二批41家试点企业。
上述范围内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自愿参加评价。
三、评价指标
本次评价依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1)进行。
创新型企业评
价指标体系以考察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程度为核心,主要指标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量、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创新组织与管理等内容。
四、组织实施
(一)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本次评价工作。
(二)请各地方科技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负责受理和初审本地区企业的申请。
(三)主要步骤
1.企业自评估。
参加本次评价的企业填写《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见附件2),准备证明附件,按要求报送申请材料。
2.地方和部门初审。
各地方科技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分别复核所受理企业的申请材料,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进行初审,填报《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见附件3)。
3.联合工作组组织综合评审。
联合工作组组织评审专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分类处理的方法,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审。
4.审议确定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
5.联合发布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
五、企业申请材料报送要求
(一)请各有关企业、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登陆科技部网站(http:
//)在“通知公告”栏下载本通知正文及附件的电子版。
(二)请各有关企业在2009年5月15日前将纸质版《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及证明附件(分别装订成册)和《自评估报告》电子版送达地方科技局;省属企业可通过省国资委报送。
(三)请各地方科技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省国资委分别复核所受理企业的申
请材料,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进行初审,2009年5月20日前将填好的《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及《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和证明附件,送达省科技厅高新处,一式3份(光盘1份)。
六、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
本次评价工作完成后,将适时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对通过评价的企业授予“创新型企业”称号并授牌,未通过和未参加评价的企业继续开展试点工作。
联系方式:
省科技厅高新处谢田峰*************
E-mail:****************
地址:郑州市政三街4号(邮编450003)
附件1.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说明
附件2.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略)
附件3.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略)
二00九年四月二十八日附件1: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说明
一、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企业评价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五个评价指标包括: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
创新组织与管理
评价时,按企业规模和技术密集度分类评价
二、门槛条件的设置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申请评价创新型企业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①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按企业类别设置),②过去三年内须有发明专利申请,③过去三年内须推出过新产品(工艺、服务)。
三、指标解释
关于定量指标
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主要是指研发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本次评价采用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研发经费的统计口径。
研发经费包括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
包括用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研发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
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
研发经费外部支出是指报告期内本单位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R&D活动而支付给对方的经费。
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2.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与企业千名研发人员数量的比。
研究开发人员是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
务的辅助人员。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数是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截止到2008年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3.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主要是指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计算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新产品的统计口径。
新产品一般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对于提供相对单纯产品、工程或服务的企业,可计算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新增产品或提供的工程、服务收入占整个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对于个别无法统计的,请企业个案说明,将单独处理。
4.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是指企业年增加值与企业全体员工数量的比。
关于定性考察指标:创新组织与管理
主要考察企业研发支撑体系建设、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新管理与制度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以及获得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