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日生活即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一日生活即课程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与研究
XXXXXX
[内容摘要]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很显然,只有源自幼儿生活的幼儿教育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们试图通过:第一、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理解。
从幼儿课程生活化、幼儿教育综合化、幼儿发展整体化来分析理解。
第二、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园本化,把本土资源组合为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把五大领域统整为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在环境中渗透,从生活环境演绎出课程内容。
第三、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组织。
1、从时间的纵向上,合理设置幼儿一日活动。
2、从空间的横向上,积极创设幼儿区域活动。
3、从时空的交点上,适度把握幼儿生活环节。
来改革幼儿教育内容,改进幼儿教育方法,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使一个教育目标能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一次教育活动能指向
多个教育目标,最终达到一日生活科学化的要求,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一日生活课程
幼儿一日生活即课程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与研究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这里连续两处用“生活”,很显然,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研究的内容,利用幼儿的生活进行研究,为了幼儿的生活而研究,反复强调“生活”,就是要求幼儿教育必须关注幼儿生活,因为只有源自幼儿生活的幼儿教育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才能“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所以,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进行了优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具体研究。
优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就是按照幼儿课程的要求科学安
排幼儿一日生活,综合组织各方面教育内容,合理运用相应教育形式,使一个教育目标能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一次教育活动能指向多个教育目标,最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1、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了解
什么是“课程”?《中国百科全书》作了这样的定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按照这一定义来解释,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就是幼儿园课程。
从上述定义出发,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理解可以演绎为以下三项内涵:
1、幼儿课程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XXX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
程都是生活,统统生活都是课程”,由此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
有名幼儿教育家XXX先生认为“统统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历里选出来”,他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打仗,灿烂的玩具用品”都应作为幼儿教育的内容的主张,他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餐点”和“静息”都纳入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
活”;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因此,依照课程的要求来
设计幼儿一日生活,就是要在《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以广泛的视角开发和利用幼儿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寓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将各项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之中,以使幼儿园教育真正得当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达到生活性、综合性和兴趣性的要求。
2、教育内容综合化。
既然幼儿教育要生活化,那么,生活是综合的,所以教育也
包容了多范畴、多学科的知识,也包容了幼儿情绪立场和行为发展的机会。
因此,设计幼儿一日生活教育课程内容,将学科知识复原为活动和经历,并在活动和经历的层面上形成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内容体系。
容身于整体思考,综合幼儿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教育内容以高度整合,勉力淡化范畴特点,强化幼儿生活的综合特点,使五大范畴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增进幼儿情绪、立场、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幼儿发展整体化。
生命是整体的,生活是整体的,因此,幼儿的发展也必然是
整体的。
这就要求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幼儿教育也应当是整体的。
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构建,要从幼儿整体发展的需求出发,科学的、全面地统筹计划。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就是要对幼儿教育的各要素举行多样化、多条理的整合。
所以,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一方面是整合幼儿教育内容,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使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树立幼儿一日生活多活动、多环节的有机联系,达到系统化、综合化的要求。
观察、研究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及其构造形式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依照新《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多种活动和各个环节举行系统整合,树立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运行机制。
二、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内容
基于上述了解,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就是幼儿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园本化,把本土资源组合为课程内容。
幼儿园的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生活特点的综合主题教育网络。
并在上学期编印了“实验幼儿园园本化课程主题活动设计”文本集,在嘉兴市课程园本化钻研活动中交流。
2、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把五大范畴统整为课程内容。
随着新《纲要》的贯彻实
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单科教学已逐渐被课程整合所替代,按《纲要》的理念来总体设计幼儿园教育的大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把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等五大领域有机融合,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迅速。
在很多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在给活动内容进行定位时,发现他们既可以是语言又可以科学,因此,只有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定位,才是科学合理的。
如“水娃娃生病了”这一生成活动,其中有语言要求,让幼儿谈谈水娃娃为什么生病?生病以前的水娃娃是怎么样的?同时又有社会领域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用行动来帮助水娃娃,最后,有艺术的成分一起设计环保小标记。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各领域的内容相互融合,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在一个活动中得到发展提高。
预设的活动与生成的内容相结合,如“动物趣事”活动中,又生成了“有趣的蜜蜂”,来
补充到主题活动中。
又如:针对天气的突变,引发而生成的“雷雨的奥秘”这一内容,老师及时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引导幼儿去观察、探索,激发幼儿对周围各种物体和现象的兴趣,关注孩子们的“发现”,去帮助他们挖深“发现”,探究“发现”,从而在点滴中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以激发幼儿研究活动的兴趣。
教师经常转换角色,将自己的经验与幼儿的经验融合在一起,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生长点,有选择地从幼儿的经验、兴趣中引伸和扩展出新的主题及内容,不断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
可见,各课程内容的融合能进一步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3、课程内容在环境中渗透,从生活环境演绎出课程内容。
新《纲要》指出:“环境
瓜灯”、“中国结”、“灯笼”等传统的手工饰品,在中间楼道的墙上张贴一幅幅放大的具有平湖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照片等。
又如结合“环保教育”:在园门口的橱窗内张贴了“环保小知识”、“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环保小制作”等图片、照片、文字宣传展览;在底层专门设立了“环保”墙;楼道上开辟了绿色长廊、绿色通道,展示了我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创绿活动照
片和保护自然、回归生活的图片标语口号等。
使幼儿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活动室的安置一样表现了主题内容,各班均开展了“主题墙”的创设。
在“娃娃爱祖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安置了“东方雄鸡图”——中国地图,“可爱的故乡、可爱的祖国”展览,在师生共同收集、安置展览的过程中,在真实的、健康的情绪熏染下,幼儿熟了可爱的故乡,了解了祖国各地的特产,从而天然的激建议爱故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
如开展“奥运会”主题活动时,教室内安置了奥运金牌榜、各国国旗、天下风光等墙饰,整个教室洋溢着浓烈的奥运气氛和爱国热忱。
环保主题中,围绕“我家的节水妙招”构造幼儿开展会商,并举行绘画设计,老师把幼儿设计的各种“节水妙招”画展示在主题墙上,让幼儿欣赏交流,幼儿体验着成功的兴趣。
同时,各班创设丰富的活动角、材料展示区,便与幼儿根据主题的需要,随时操作,举行探索活动,使主题教育活动获得延伸,落到实处。
三、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组织
1、从时间的纵向上,合理设置幼儿一日活动。
传统的一日活动计划从研究内容、
积极的活动,没有谁坐在那里无事可干才是正常的。
只有还孩子自由的环境、自主的时间,才能促进孩子自主的发展。
如幼儿喝豆浆活动,其实是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不需要每个幼儿坐下来等老师倒豆浆喝,我们就让幼儿自由找一处空位置站着或坐着喝,讲话是难免的,允许他们讲话交流;再如:晨间活动与午餐后的活动都是一段较好的幼儿自我管理的相互交往的时间,我们放手让幼儿自由支配。
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首先还教师一个空间,使其自主地创造性地组织一日教育教学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给与幼儿更多自由探索和表现的机会,使教学过程更有实效。
其次,这样的改革还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幼儿生动活泼、自主有效的研究,有利于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