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经济增长-(2)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4.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增长率的差别,按收入 给各国排序会有很大的差别。
相对于其他国家,日本一直在上升、一直在下 降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阿根廷。
在1870年,英国是世界最富的国家,平均收入 比美国高20%左右,是加拿大的大约2倍:现 在,英国的平均收人大大低于这两个前殖民地 的平均收入。
在1990年阿根廷的收入是其南美邻国巴西的3 倍左右。现在,阿根廷与巴西的收入相同。
字的3%左右。
13
表:不同的增长经历
国别
时期
期初人均GDP 期末人均GDP 增长率(每年)
日本
1890~2000
巴西
1900~2000
墨西哥 1900~2000
加拿大 1870~2000
德国
1870~2000
中国
1900~2000
阿根廷 1900~2000
美国
1870~2000
印度
1900~2000
C7 6 5 4 3 2 1 0
4 5 线表明收入等
于消费
C=C(Y)
45。
6 8 10 12 14
Y
线性消费曲线
C7 6 5 4 3 2 1 0
4 5 线表明收入等
于消费
C=a+bY
45。
6 8 10 12 14
Y
3.3.2 消费函数
❖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2) 消费
(3)
(4)
边际消费倾向(MPC) 平均消费倾向(APC)
9110
1 .0 1
0 .8 9
10000
1 .0 0
0 .8 5
10850
0 .9 9
0 .7 5
11600
0 .9 7
0 .6 4
12240
0 .9 4
0 .5 9
12830
0 .9 2
0 .5 3
13360
0 .8 9
消费曲线
(2) 储蓄
(3)
(4)
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储蓄倾向(APS)
110
0 .0 1
是描述两个状态变动量的指标,即经济增长水平。其表 达式为:
Gt
Yt Yt1 Yt1
4
上半年GDP增长10.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18日发布消息称,经过
初步核算,我国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 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 个百分点。
5
经济增长——一个经济为其居民提供经济产 品能力的长期上升。
36
案例分析:《曹冲称象》
我们在计算经济总产出时,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
直接计算总产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时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难以区别。但是,有了这个恒等式,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容易的 方法 —— 收入法与支出法来进行统计。
3.4.1 宏观均衡的概念——三部门经济








厂商
政府
① 支付报酬 ② 消费支出
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社 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相互调适的基础上。
6
对经济增长的估计效果
收入增加10%将引起婴儿死亡率下降6% 收入增加将有效减少贫困现象,例如: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与贫困现象
人均收入 的变化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
1984-96 1997-99
+76% -12%
支付报酬
厂商
家庭
消费支出
注入 (投资)
金融市场
漏出 (储蓄)
34
3.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从支出角度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
❖消费(Consumption) ❖投资(Investment) ❖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 ❖净出口(Net Export)
Y C I G NX
元。而1990年是18258美元。增长率是每年 1.76%。
16
这意味着,如果人均实际GDP从2244美元开始, 120年中每年增长1.76%;那么,最后就是18258美 元。
当然人均实际GDP,并不是每年正好增长1.76%, 而是围绕长期趋势存在短期波动,1.76%的增长率 代表在许多年中人均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

⑤ 征 税
转 移 支 付
家庭
④ 投资
③ 储蓄
金融市场
38
3.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AE
AE
支出等于收入
支出决定收入
收入=100 100
支出=100
IU<0
IU>0
100
Y
100
Y
3.3.2 消费函数
消费是指公众愿意和能够购买商品和劳
❖家庭财产状况
❖商品价格水平
乎30倍。 1987年普通墨西哥人的实际收入,是普通美国人
1870年的水平。 1987年普通印度人的实际收入,是一个世纪之前
普通美国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15
2.该表的最后一栏表示,每个国家的增长率。 增长率衡量,在正常的一 年中,人均实际GDP
增长有多快。 例如,在美同1870年的人均实际GDP是2244美
17
3.表中的国家按其增长率,从最快到最慢排序。 日本在最上端,它的增长率为每年3%。一百
年前,日本并不是一个富国,日本的平均收人 只比墨西哥略高一些,而且远远落后于阿根廷。
18
换一个方式说,日本1890年的收入,接近于 巴基斯坦1987年的收入。但是,由于惊人的 增长速度,日本今天是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平 均收入和美国一样。在这个表的最下面是孟加 拉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它根本没有任何增 长。
❖消费信贷状况
❖利率水平
❖消费者年龄构成
❖收入分配状况
❖季节与气候
❖消费者偏好
❖社会制度及风俗习惯
3.3.2 消费函数
表示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C=f(Y)=a+bY
某家庭消费表
(1) 收入
A 9000 B 10000 C 11000 D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印度尼西亚 1900~2000
英国
1870~2000
巴基斯坦 1900~2000
1孟4加拉国 1900~2000
1 256美元 650 968
1 984 1 825
598 1 915 3 347
564 743 4 107 616 520
26 460美元 7 320 8 810 27 330 25 010 3 940 12 090 34 260 2 390 2 840 23 550
第9篇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
1
第3章 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
3.1 各国的经济增长 3.2 生产率的重要性 3.3 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 3.4 公共政策与经济增长
3
经济增长:经济社会的总产出的增加。 实际GDP,度量一个经济的总产出水平,是状态指标。 实际GDP的增长率,度量一个经济的总产出增长速度,
-25% +65%
9
经济增长的特征: 1.按人口计算,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 2.生产率本身增长的程度也是很高的 3.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
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材料 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
25
3.2.2 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
1. 就业人数和年龄——性别构成 2.包括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 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4.资本存量大小 5.资源配置 6.规模的节约 7.知识的进展
26
在上述因素中,可以分为两类:生产要素本身的 增长,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实例,见下表。
❖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APC C Y
MP CCdC Y dY
3.3.2 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 ❖ 收入增加,储蓄增加 ❖ 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
SS(Y)
S a ( 1 b ) Y
某家庭储蓄表
(1) 收入
A 9000 B 10000 C 11000 D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1 960 1 652
2.81% 2.45 2.23 2.04 2.03 1.90 1.86 1.81 1.45 1.35 1.35 1.16 1.16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对于上表的简单说明
人均实际GDP数据表明,各国生活水平差别很大。 例如,美国的人均收人是中国的10倍,印度的几
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
10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收入与贫困数据 2000
% of population living on $2 per day or less
100 Madagascar
90 India
80
Nepal
70
Bangladesh
60 Kenya
50
China
Botswana
40 30 20 10
70规则,有助于理解增长率和复利计算的影 响。
22
3.2 生产率的重要性
23
3.2.1 生产函数与新古典增长理论
设Y代表总产出,则宏观生产函数 Y=AKαLβ,做适当变换后可得:
YαKβLA Y K LA 设规模报酬不变,且没有技术进步,则式右最 后一项技术进步比率 A/A=0。这样,总产出 的增长率,是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加权总和。
27
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索洛剩余
索洛剩余——总产出的实际增长和根据要素投入增加 而预测的增长之间的差距
美国产出和投入的增长(1889-1957)
Y
K L
Y
K
L
1889-1919 3.9
2.6
1919-1957 3.2
1.1
剩余 A A
1.3 2.1
28
在1889-1919年,美国国民总产值的年度增加率 中,约有2/3源于较多的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 率提高的贡献占1/3。
5.这些数据表明,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并不能保 证它们将来也是最富的,而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也不是注定永远处于贫穷状态。
但是,用什么因素来解释长期中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有些国家快速增长,而另一国家落后了 呢?
这些正是我们以下要论述的问题。
21
70规则
根据70规则,如果某个变量每年按X%增加, 在将近 70/X 年以后该变量翻一番。
美国 日本 德国 墨西哥 巴西 俄罗斯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
人均收入(美圆)
28740 23400 21300 8120 6240 4190 3570 3450 1650 1590 1050
880
上表说明,1997年,世界上12个人口最多 国家的人均收入。
美国以人均收入28740美圆列在首位。 尼日利亚人均收入为880美圆——是美国数
24
如果放松上面假设,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则
上式各项的涵义就是: 总产出增长率=(劳动力权重×劳动力增长率)+
(资本权重×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速率 也即: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可以分解为:劳动和资本
的贡献,与技术进步速率的贡献。 技术进步速率,也叫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它是在
所有要素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方法改进导致的总产出 的增长率;也就是社会从相同的生产要素中获得更多 产出时,全要素的增长率。
在1919-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占2/3, 而要素投入的增加贡献为1/3。
原因: 1.技术革新 2.管理改进 3.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29
3.3 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
30
主要内容
宏观均衡的概念 消费函数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 乘数原理
31
3.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宏观均衡 ❖ 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 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
35
案例分析:《曹冲称象》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小时候非常聪明。一天,孙权派人 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群臣有无 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答。突然,曹冲开口道: “把大象放到一条大船上,把船身水浸到的位置刻下印 痕,然后再把很多石头装到船上,使水又浸到刚才的记 号。这时,把石头一块块称一下,再进行汇总,石头的 总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了大喜过望,自此对 曹冲越加钟爱。
0 $0
Peru Thailand
Mexico
Brazil Russian Chile Federation
$5,000
$10,000
S. Korea
$15,000
$20,000
Income per capita in dollars
11
1997年, 世界上 12个人 口最多的 国家的人 均收入
国别
Y总产 总 出支 总 出收入
32
3.3.1 宏观均衡的概念——两部门经济
家庭部门
33
(1)提供生产要素
要素市场
(2)支付报酬
(3)购买产品
产品劳务市场
(4)商品提供
企业部门
3.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漏出(leakage):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 于消费。
注入(injection):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