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氰胺:又称蜜胺,分子式为C3H6N6,结构式为其生产过程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总反应
三聚氰胺的生产有高、低、常压3种流程,分别简述如下:
高压法:高压法用尿素,同时加入少量氨一起在压力6.0MPa~30.0MPa,380℃左右高温高压下进行不用催化剂的液相反应,反应速度很快,生成液体三聚氰胺。
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新日产法、阿莱德法和蒙特埃迪生法。
低压法:低压法以硅胶、氧化铝及少量其他催化剂为混合催化剂在380℃~450℃温度,压力低于1.0MPa条件下在气相中进行反应。
主要有DSM法。
常压法:常压法在0MPa~0.07MPa,温度390℃~400℃,在Al2O3为催化剂作用下,气相反应制得三聚氰胺,代表性的方法为巴斯夫法和林茨法。
几种方法比较而言以巴斯夫法和DSM法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三聚氰胺生产技术。
三聚氰胺主要作为有机合成单体,与甲醛缩合制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即蜜胺树脂),该树脂属氨基树酯,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比脲醛树脂硬度更高,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耐电弧性,阻燃性更好,且具有高光泽等性能,是模塑料、涂料、粘合剂、建材层压板、造纸、纺织、皮革及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在我国方兴未艾(见图1)。
由其改性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应用更加广泛。
图1 三聚氰胺的用途
种用于合成三聚氰胺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三聚氰胺的催化剂及其制
造方法,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将结构式为[H↓
[z]][Al↓[2-x]H↓[x]][Si↓
[4-y]Al↓[y]]O↓[12]的市售
铝硅氧化物与市售氧化铝放入捏合机中,在捏合
过程中,加入水或酸溶液,采用压力喷雾造粒、
喷动床造粒机造粒或采用挤条破碎过筛的工艺
造粒,经烘干、过筛、活化处理后,得到合成三
聚氰胺的催化剂;结构式为[H↓[z]][Al
↓[2-x]H↓[x]][Si↓[4-y]A
l↓[y]]O↓[12]的市售铝硅氧化物中
X=0.15-0.2,Y=0.05-0.1,
Z=X+Y。
本发明催化剂具有高强度低磨耗
率、催化剂反应温度低、催化剂对原料尿素具有
较大的承载量、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付产物少、
诱导期短等优点。
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因此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甲醇的生产,主要是合成法,尚有少量从木材干馏作为副产回收。
合成的化学反应式为:
H2 + CO →CH3OH
合成甲醇可以固体(如煤、焦炭)液体(如原油、重油、轻油)或气体(如天然气及其他可燃性气体)为原料,经造气净化(脱硫)变换,除去二氧化碳,配制成一定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
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选用不同的工艺条件。
单产甲醇(分高压法低压和中压法),或与合成氨联产甲醇(联醇法)。
将合成后的粗甲醇,经预精馏脱除甲醚,精馏而得成品甲醇。
高压法为BASF最先实现工业合成的方法,但因其能耗大,加工复杂,材质要求苛刻,产品中副产物多,今后将由ICI低压和中压法及Lurgi低压和中压法取代。
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
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
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
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2008年02月15日星期五11:07
氢气的工业制法之一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
工业上制取氢气,依据原料、设备和成本情况,以及对氢气纯度的要求,可分别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制取。
①电解
法将直流电通过铂电极(或其它惰性材料)通入水中,在阴极可以得到氢气,纯度高达99.5~99.8%: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和烧碱时,也同时得到副产品氢气:
②水煤气转化法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层制得水煤气:
然后将水煤气跟水蒸气混合,以氧化铁为催化剂,使水煤气中的CO 转化为CO2:
二氧气化碳溶于水,通过加压水洗即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③烃类裂解法碳氢化合物经过高温裂解,裂解气中含有大量氢气,经过低温冷冻系统,可得到90%的氢气。
如甲烷裂解:
④烃类蒸气转化法碳氢化合物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作用,可以得到主要含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一种混合气体,例如:
用分子筛吸附法或水煤气转化法除去CO,可得到纯净的氢气。
天然气、油田气和炼厂气(石油炼制厂的副产气体)等都可用烃类裂解法和烃类蒸气转化法得到氢气。
氢气的工业制法之二
工业上制取氢气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电解水法在电解槽中,电解25%NaOH溶液,温度控制在
80~85℃,在阴极上析出氢气,在阳极上析出氧气。
在阴极上4H++4e===2H2
在阳极上4OH-====2H2O+O2+4e
因为H+和OH-来自H2O的电离,所以电解H2O的反应是:
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氢气,含杂质很少,其纯度为99.7%~99.8%。
(2)电解食盐水法在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的饱和溶液,温度控制在70~80℃,除得到氯气和氢氧化钠外,同时可制得氢气。
主要反应如下:
在阳极上2Cl-====Cl2+2e
在阴极上2H++2e====H2
在阴极附近积集了OH-离子和Na+离子。
(3)水煤气转化法先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无烟煤或焦炭,制得水煤气:
再将水煤气与过量水蒸气混合,在450~55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并增加了混合气体中氢气的含量。
最后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加压(12~30大气压),经过水洗
或用氨水吸收以除去二氧化碳,而分离出氢气。
(4)从天然气、炼厂气(石油炼制厂的副产气体)、油田气等气体燃料中获得氢气。
在这些燃料气体中都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蒸气或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例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甲烷含量在95%以上)和水蒸气在800~1000℃时以镍为催化剂,即可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又如,在炼厂气中含有氢气和甲烷9~40%,其它碳氢化合物91~60%,在高温下,借催化剂的作用,将氧气和过量的炼厂气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可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
从上述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分离出氢气的方法,与水煤气转化法相同。
铜系催化剂,并开发了低压合成甲醇工艺,简称ICl低压法;1971年德国鲁奇公司开发了另一种低压合成法,简称鲁奇低压法;低压法具有成本低的经济优势,采用活性好的铜系催化剂使反应温度也有所降低。
目前生产甲酵的原料已逐步大规模地转向石油和天然气,在天然气产地可将甲烷和氧气按9:1的体积比混合,在200℃和1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通过铜制管道反应制得甲醇,反应式:2CH4+O2 = 2CH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