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嫩茎异常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笋嫩茎异常及其防治
采笋期间常出现笋变色、畸形、空心、开裂、苦味、硬化、锈斑、散头等成为次品或等外品,降低产量产值。
一、白芦笋变色
主要是嫩茎受光照所致,与土壤质地、湿度、温度和松土、培土松紧有关。
沙质土和粘重土地块变色重;土温高、干旱、培土松,嫩茎鲜度差,变色重;采笋后受光照变色重。
为防止笋变色,应选用沙质壤土或壤土栽培,管理要精细,使土壤细碎均匀疏松,水分适中,培土松紧一致。
二、畸形笋
主要是施肥不当,土壤粘重,坷垃(土块)多,嫩茎抽生时遭受虫害、培土松紧不一致、土壤中混有砖石块等因素造成,应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对策。
三、空心笋
由于偏施氮肥,缺乏磷钾肥,地下茎贮存养分少,嫩茎抽生时因养分缺乏而空心。
四、嫩茎开裂
又叫炸裂。
由于土壤中缺乏磷钾肥,又遇干旱,再突然浇水或降雨所致。
应注意增施磷钾肥,采笋期间应保证土壤水分供应,防止忽干忽湿。
炸裂严重地块可每667m2用1kg卤(盐),对水500倍浇灌,也可用腌制蔬菜中的水与盐混合液及其它肉食品腌渍中的水与调味品(剂)混合液稀释浇灌。
五、笋茎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