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漫画上色易犯之错误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纯色上色
一般这种上法出现在刚开始,或者说第一次上色的时候。
通常表现为用纯色来上色。
何为纯色?即是纯黄,纯红,纯蓝,纯绿,纯紫等等。
会出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儿时开始根深蒂固在我们脑子中的颜色感觉。
还记得小时候画画的情景吗?人的脸是黄色的,嘴是红色的,天是蓝色的,地是绿色的。
所以在第一次上色时,自然就把这些刻板的印象照搬了。
有学者说,大多数成人的绘画能力都停留在10岁。
从漫画上色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颜色的认知也是停留在儿时。
为什么?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当今教育不注重美术,没有培养大家对颜色的正确认识吧。
你或许会说这就是看到的颜色!那么,这真的是你看到的颜色吗?你有注意到在光线的照射下,在环境的影响下,颜色出现了变化吗?或许你是照着一副图来上色的,但你涂的颜色和那幅图完全不同!为什么?因为你还是按你脑子中对那个颜色的刻板印象来涂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眼睛真正看到的颜色来涂的。
当然,当你涂完后,你也意识到了不对劲,你可能不知道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你对颜色错误的认知,但你也隐约发现用纯色来涂是不对的。
二、颜色过淡,无法分出明暗
经历了第一次上色的失败后,你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大胆的涂颜色了,当然,此时你参考了些动漫彩图后,发现了物体是有明暗的。
于是利用PHOTOSHOP的功能,把笔刷的不透明度调淡,一点点,一层层的上色。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颜色不容易出现第一张图那样过“火”的现象,二是由于不懂明暗关系,这样涂薄薄一层就可以糊弄过去了。
你却不知道,这样做,只是涂了一层底色而已,根本就没涂暗部。
这个时候,你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白色。
你的印象中白色就是白色,没有其他颜色可以替代,所以你直接用了纯白色来涂。
那么暗部怎么办呢,你很快就发现了纯灰色。
是啊,两种都没有色彩倾向,正好配在一起。
你是那么想的。
而事实上是,在光线的照射下,是不存在纯白和纯灰的。
在色彩的世界里,所谓的白是相对的白,所谓的灰是相对的灰。
我建议你用PS中的吸管工具,找张有你认为白色和灰色的图,吸他的色,在拾色器里好好观察下他的位置,你自然就明白了。
除了高光使用纯白色,其他的白色都是利用颜色对比出来的。
三、缺乏对光线和物体结构的认识
通过几次练习后,你发现了渐变的用法,所以背景开始出现点层次,而不是单色了。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上色风格开始分化,一是偏动画风,一是偏写实风。
我们先来讲这张动画风。
这张图其实有很多错误。
首先光线没统一,你能看出这张图的光源是从左边过来,还是从右边过来的吗?你会说左边,因为脸部的阴影在右边。
但你发现没,两只眼睛的高光点不在一边,头发阴影在左边。
这都是在上色一开始没考虑到光源,而凭感觉乱来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一开始就把光源位置想好,上暗部时保持暗部位置一致就可以了。
其次是选色。
虽然你已经避免了选纯色,但你对颜色的理解还停留在自己刻板的印象里。
你不觉得这张鸣人的脸有点僵尸灰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觉?原因是用了接近纯灰的颜色来涂暗部。
问你为什么会选这个颜色当暗部呢?你也许会回答“因为光照不到的地方总觉得是蒙了一层灰色”。
是的,光照不到的地方的确比物体的固有色偏灰,但并不是纯灰啊!使用纯灰的缺点就是,使物体失去原有的色彩倾向,令画面阴沉,失去活力,怎能不像僵尸呢!
第三,暗部位置错误。
大家平时有没有好好观察过自己的脸,有没有注意过脸上的凹凸,你知不知道,其实颧骨是脸的一个转折处。
你可以平时看些动漫彩图,觉得脸的暗部就是随便涂那么一块颜色,其实都是按人的头部结构来的。
如果你能仔细看下人物头部的素描图,或者全身素描图,仔细观察下暗部的位置,
注意哪些明暗变化,你就能更好的理解暗部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你觉得看素描没意思,可以选些明暗分明的明星图片,在PS里去色成黑白图来观察。
头发也是,根本没有考虑头发的形状结构。
第四,刻板的高光。
或许你已多少意识到鼻子是人脸部最高处,也知道鼻梁比较亮,但这并不代表可以用一条僵硬的细直线来画高光。
第一,没有考虑鼻梁的形状,第二,没有考虑到鼻梁也有细微的明暗变化,第三,动画风格的明暗比较概括,即是说你没必要刻画得这么细,鼻头一个高光点足矣。
第五,被忽略的衣服。
其实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画,所以选择忽略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了解人体的结构。
现在让我们来讲讲第二种写实风。
其实很多人喜欢写实,更乐于彻底表现人物那细微的明暗变化。
但前提是你要有扎实的人物素描基础。
上图总结来说就是两点错误。
第一,对物体结构的了解不够。
上色时,你想的是“这里好像要深点,这里好像要亮点,这里该怎么办呢,不如涂浅点,混过去吧”。
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没有自信涂对每一个部分,那就像动画风一样,概括的把主要的明暗涂出来。
否则就是东一点颜色,西一坨颜色,物体结构特征没表现出来算了,整个画面彻底糊掉脏掉了。
第二,用色错误。
再一次强调,不要用纯灰色,纯黑色来涂暗部。
四、乱用滤镜,制造不必要的效果
随着你的不断练习,逐渐对PS的各项功能了解,你发现了滤镜,这个可以制造各种效果的“法宝”。
本来有着各种缺点的图,用了滤镜后,貌似比之前好看多了,貌似把这些缺点遮盖住了。
其实,那只是你的心理作用而已。
真正的高手,光用画的,就能画出自己想要的感觉了。
你可能说,有些动漫彩图也有用到滤镜啊,特别是光线。
是啊,那些图用了滤镜来突出光线,但那只是点缀,你有没有看到除光线外图片的精彩之处呢!你只看到了那些技巧,却忘了,如果你没把底子打好的话,那些技巧用了上去,也无法使你的图片增色,反而会让人觉得突兀。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忌用滤镜,好好的练习自己对明暗对色彩的认知度才是最重要,最基本的。
五、僵硬的套用一套颜色,忽略光线环境的变化
渐渐地,你也多少能够正确的使用颜色了,因为是经历了无数失败和实验后得到的一些颜色搭配,所以你可能会把这几个颜色搭配弄成个色板,每次上色,就从中吸色来上。
这的确是一个方法,但也是一种限制。
因为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颜色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上图,说明下,是黑夜的背景。
但人物的选色居然还是大白天的!其明暗对比度也是维持着大白天的强度。
或许你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因为不知道怎么改,所以还是明知故犯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找些不同环境光线的彩图来做参考。
看看别人是怎么用色的,多临摹,多练习。
色板什么的还是不需要了,因为用了色板,你就不动脑筋了。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这个时候用的色板,你觉得是对的。
但过了半年,你回过去看,就会发现都是错的!
大概就是这么几种常见错误。
我现在来讲下如何来评判自己的图是否有错误。
第一步、看光源。
看自己的明暗位置和光源是否相符。
第二步、看明暗对比度。
明暗对比度够不够,亮的地方有没有亮出来,暗的地方有没有暗下去。
第三步、看颜色搭配。
颜色是否合适。
第四步、看明暗形状。
明暗部形状是否符合物体的结构。
其实,说到底,会犯这些错误,还是因为没有素描和色彩基础。
当然,一些艺术生一开始也会犯这些错误,但他们的根本原因是对PS还不熟悉,一旦熟悉后,上色会出现质的飞跃。
而我们这些普通的爱好者如果不通过充实理论基础和刻苦练习,即是对PS了若指掌,但上色的能力还是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