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王甲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抗日名将王甲本
钱永兴
七十年前,云南文化名人唐仿寅曾经写下一首62行的长诗,其中几句为:“黄昏突围期拂晓,主力殿后己当先。
东安草木含悲泪,肉搏山口店生烟。
夺刀伤掌深到骨,遍体鳞伤血斑斑。
不识国史立传否?纵令有史也一般。
”英雄与日寇肉搏而死,唐先生悲痛不已、引吭高歌,认为应该名垂青史。
这位英雄是谁呢?他就是抗日英雄王甲本上将。
王甲本,字立基,1901年8月出生于云南平彝(今富源县),山城平彝风景秀丽,曾有诗云“四面之上环抱负,满城烟景荡胸怀。
南面一弯文曲水,四周九架贵人山。
”五岁时,聪慧懂事的王甲本跟随四爷王怀仁学习文化。
四爷是清末举人,精通文史礼学,熟读经书典籍。
王甲本在其启蒙教导下,熟读四书五经,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
1915年,王甲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曲靖一中),离家到曲靖读书。
这是一所刚刚创办两年的学校,校长是王甲本的同乡谢显琳先生,他任校长长达45年,空前绝后。
在三师,王甲本把学习重点放在国文、修身、历史等课程上。
他成绩优秀,很有思想,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凌云壮志,必成大器”。
值得一提的是,35年后另一位王氏青年也就读曲靖一中,他叫王祖训,2000年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1917年,王甲本的母亲病故,不久其父也因病离世。
家庭的变故让他被迫从三师辍学了,但他追逐梦想的脚步并未停止。
1918年,王甲本投笔从戎,弃文从武,经他干爹范石生介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昆明翠湖旁的讲武堂与后来的广州黄埔军校齐名,星光灿烂,将帅云集,还培育了朱德、叶剑英两位共和国元帅。
一年后王甲本从云南讲武堂毕业,进入滇军一军,开始了军旅生涯。
26年中,他身先士卒,英勇善战,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从排长始,逐级提升,抗战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第79军中将军长。
从1937年的淞沪会战到1944年的长衡会战,国军抗日共有22次大型会战,王甲本参战11场。
其中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他担任外围总指挥,沉着机智敢打敢拼,为会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硬战将军”。
王甲本的同窗好友,参谋处长赵子立为长沙大捷而作《渔家傲〃长沙三捷》,“垂头泣血水滔滔,军旗猎猎映山坳。
满地头颅将士血,换取了,湘江水碧麓山娇。
”
“严明纪律,赏罚必信”,王甲本十分推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从严治军,大力整顿军风军纪。
王甲本曾下达过“四杀”禁令:临阵逃避者杀!无故扰民者杀!官兵同赌者杀!奸淫妇女者杀!他也因此被仇恨者称作“王屠夫”。
1985年6月,王甲本的作战参谋在回忆文章中写到:“王甲本对违反军令和骚扰百姓的违法乱纪行为,均予严惩,以平民愤。
他亲切慈祥,笑起来,给人一种甜蜜的感觉,发起怒来,两眼一瞪,两眉一竖,令人不寒而栗,官兵们对他又爱又怕。
”
1942年1月5日,王甲本率部于浏阳河毙敌上千人,他集尸葬之,并立“倭寇万人冢”石碑。
王甲本葬敌之事传到日本,日本民众为之感动,公认王甲本之举体现了中华文明,没有让日军士兵抛尸荒野。
40年后,日本著名诗人高桑渡边还写下这样的文字,“五千年中华文明,二王一以贯之”,“二王”即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和王甲本。
1944年9月7日,日军偷袭79军军部,王甲本拚死战斗,用手枪击毙几名日军,又赤手空拳与日军肉搏。
他的头、颈、胸都被敌刀砍伤,两手血肉模糊,最后被敌人刺刀刺中腹部,壮烈牺牲于东安县冷水滩。
壮志未酬身先死,将军血洒冷水滩。
经历了无数惨烈的战役,他都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却在这么一次出人意料的遭遇战中壮烈殉国,让人扼腕长叹。
清点遗物时,王甲本除了一张带血的名片和三块现大洋,就只剩下750册平日阅读的书籍,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
在军中,王甲本是少有的清廉,他没有钱。
但家乡平彝1941年
筹建清溪中学(现富源一中)时,他却先后两次捐出一万零八百元大洋,而此时他在平彝的家人还住在破旧的房屋里。
他还为清溪中学题书“振铎树人”,边款:“邑人王甲本民国卅年于湖北军次”。
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得知他云南讲武堂学弟王甲本殉国的噩耗后悲痛不已,派专人前来吊唁并赠送挽联:“东安县里悲霞日玉霁亭边混共天”,横批:抗日民族英雄王甲本。
1944年11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部追认王甲本为陆军上将。
将军故乡平彝县的中安镇改名为“立基镇”,该镇的北大街被命名为“甲本街”,中安镇小学改名为“立基小学”。
遗憾的是,解放后又恢复原名至今,真是愧对先烈。
王甲本壮烈殉国60年后,他的同乡,美女散文家敖惠琼女士整整用了六年时间,执着专一的完成了31万字的《王甲本将军》,并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富源的民营企业家潘廷宏先生为王甲本塑像,其青铜雕像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将军手持战刀,腰系武装带,凝重、坚毅的目光俯看着群山云海;2009年2月,香港的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首次聚焦王甲本:刺刀杀日寇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硬战军长王甲本;今天,富源一中的施传礼老先生饱含深情为将军写诗:《七律〃吊王甲本将军》,“从军为国志图强,铁马金戈战犹酣。
淞沪抗日军威振,沅湘歼敌寇胆寒。
碧血飞溅沃疆土,赤胆搏击注国殇。
硬仗威名垂青史,长存浩气壮山河。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
...的两项是()(5分)()()A.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详略得当,叙述了王甲本将军的生前死后,体现了作者对将军的热
情歌颂以及英年早逝的扼腕叹息。
B.文中说到两个“二王”,一是王甲本、王祖训,二是王阳明、王甲本,他们三人都曾就
读曲靖一中,都是我们的骄傲。
C.文中引用赵子立的诗句,“满地头颅将士血,换取了,湘江水碧麓山娇”,是为了说明今
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D.从解放后中安镇恢复原名到民营企业家为王甲本塑像,以及直到2009年凤凰卫视首次聚
焦王甲本等事实,说明我们对那段历史还缺乏应有的尊重,说明很多人对王甲本将军还抱有偏见。
E.王甲本资助创办清溪中学,捐资一万零八百元大洋,而当时他在平彝的家人还住在破旧
的房屋里,说明他对家庭不负责任,关心不够。
(2)本传记首尾都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具体分析。
(6分)
答:。
(3)从文中看,王甲本将军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分条概括。
(6分)
答:。
(4)“甲本葬敌”,有人认为体现人道爱心,中华文明;也有人认为是王甲本是非不分,像农夫和蛇。
请结合文本以及当前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