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主题5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检测题鲁科版选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5 生物资源农产品化学加工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此题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油脂说法正确是( )
①是纯洁物②是高级脂肪酸③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④可以使溴水退色⑤摄入过量油脂易引起多种疾病,所以最好不吃油脂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
答案:D
2.糖类、脂肪与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三大营养物质,以下表达正确是( )
答案:B
3.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品中含有一定量丙烯酰胺()。
食品中过量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食品平安问题。
关于丙烯酰胺有以下表达: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响生成高分子化合物,③只有4种同分异构体,④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
其中正确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4.单位质量以下成分食物中,在人体内氧化释放出能量最多是( )
解析:每克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所产生能量约是糖类或蛋白质产生能量2倍多。
答案:B
5.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
A.多糖是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方式,通过分子内脱水而结合成
B.淀粉与纤维素都是重要多糖,它们通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多糖在性质上跟单糖、双糖不同,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复原性
SO4作用下水解最后生成葡萄糖与果糖
2
解析:多糖不是单糖通过分子内脱水结合而成,是通过分子间脱水结合而成;淀粉、纤维素通式虽然都是(C6H10O5)n,但因n数值不同,淀粉、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在稀H2SO4作用下水解最后只生成葡萄糖。
答案:C
6.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
以下有关玉米说法不正确是( )
A.玉米主要含淀粉,还含有少量蛋白质与油脂
C.玉米秸秆、穗轴只能作为燃料利用
D.现在玉米直接食用消费量日益下降,用做工业原料数量急剧增加
解析:玉米主要含淀粉,但还有少量蛋白质、油脂等营养成分;随着化学工业开展,玉米秸秆、穗轴还得到了更加广泛应用。
答案:C
7.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常常遇到某些问题涉及化学知识。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微观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
B.马铃薯切开后外表很快变为蓝色,这是其中I-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I2,I2遇淀粉作用造成
C.医院里检验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就是利用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响
D.用“玉米酿造酒〞原理是玉米中淀粉在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响
答案:D
8.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蛋白质,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展水解,最后产物只有一种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④
D.③
解析:淀粉、纤维素水解最终只得到葡萄糖,而蔗糖水解得到两种单糖,蛋白质水解可得到多种氨基酸。
答案:B
9.以下物质中,能水解且最终产物为两种物质是 ( )
解析:A项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项水解最终产物为油酸与甘油;C项为单糖不水解;D项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答案:B
10.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
发生加成反响
2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D.煤可与水蒸气反响制成水煤气,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与H2
答案:B
11.以下说法正确是( )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蚕丝、羊毛与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与多糖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食物对人体安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答案:A
12.某广告称某种品牌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你认为以下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判断错误是( )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大量食用
B.该八宝粥未加糖,但含糖类
C.该八宝粥不等于没糖类,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广告商宣传,应询问医生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此题共5个小题,共52分)
13.(8分)
如下图,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A在不同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与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响。
A、B、C都可以被强复原剂复原成为D(C6H14O6)。
,相关物质被氧化难易次序是:RCHO 最易,R—CH2OH次之,最难。
请在以下空格中填写A、B、C、D构造简式。
A,B,
C,D。
答案:HOCH2(CHOH)4CHO
HOCH2(CHOH)4COOH HOOC(CHOH)4COOH
HOCH2(CHOH)4CH2OH
14.(12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响。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测: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方案: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
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性质,判断以下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响是。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含量产生影响呢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与放置一周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 mL蓝色碘淀粉溶液试管,分别往其中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新鲜西红
柿汁液
放置一周西红
柿汁液
滴
数
1220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是。
②西红柿在食用时一般采取生吃或炒熟,不宜采用高温煎炒。
据此请你推测维生素C除了具有复原性外可能还具有性质是、
解析:(2)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假设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那么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假设石蕊试液不变色,那么证明维生素C无酸性。
(3)由于维生素C具有酸性,维生素C溶液中H+可以被金属镁置换出来生成H2,也可以与NaOH发生中与反响。
(4)①由题意知,由于维生素C具有强复原性,能将I2复原为I-,当复原等量I2时,需要新鲜西红柿汁液少,说明维生素C含量高。
②由题意知,西红柿食用时一般采用生吃或加食醋凉拌,说明维生素C在低温与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高温时维生素C易分解。
答案:(2)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3)AC
(4)①新鲜西红柿②在低温与酸性条件下稳定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15.(12分)Ⅰ.某天然油脂A分子式为C57H106O6,1摩尔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摩尔甘油、1摩尔不饱与脂肪酸B与2摩尔直链饱与脂肪酸C。
经测定B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导学号52710094)
(1)写出B分子式:。
(2)写出C构造简式:;
C名称是。
(3)写出含5个碳原子C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构造简式:。
Ⅱ.RCH CHR'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 RCH CHR'RCOOH+
R'COOH
常利用该反响产物反推含碳碳双键化合物构造。
在催化剂存在下,1摩尔不饱与脂肪酸B与1摩尔氢气反响后经处理得到D与E混合物,D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
当D与E混合物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得到如下四种产物:
①HOOC—(CH2)10—COOH
②CH3—(CH2)7—COOH
③HOOC—(CH2)7—COOH
④CH3—(CH2)4—COOH
(4)写出D与E构造简式:
D;
E。
(5)写出B构造简式:
(6)写出天然油脂A一种可能构造简式:。
解析:Ⅰ.根据题意可设B分子式为(C9H16O)n,因为B相对分子质量为280,所以n=2,B分子式为C18H32O2,因为
C57H106O6+3H2O C3H8O3(甘油)+C18H32O2(B)+2C,因此C为
C18H36O2,又由C为直链饱与脂肪酸,可得C为
CH3—(CH2)16—COOH(硬脂酸)。
含5个C原子硬脂酸同系物即
C4H9COOH,因为丁基(—C4H9)有CH3CH2CH2CH2—、、
、四种同分异构体,所以C4H9—COOH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Ⅱ.根据题意由于B为C17H31COOH,所以可知B分子含2个碳碳双键,1 mol B与1 mol H2反响产物D、E构造简式为C17H33COOH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那么可表示为,根据提供信息,处理后应生成R1—COOH、
HOOC—R2—COOH两局部产物,对照产物R1—为CH3—(CH2)7—或CH3—(CH2)4—;R2为—(CH2)10—或—(CH2)7—,所以D、E构造简式分别为CH3—(CH2)7—CH CH—(CH2)7—COOH,CH3—(CH2)4—CH CH—(CH2)10—COOH。
由此可推出A、B构造简式。
答案:(1)C18H32O2(2)CH3—(CH2)16—COOH 硬脂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3)CH3CH2CH2CH2COOH
(CH3)3CCOOH
(4)CH3(CH2)7—CH CH—(CH2)7—COOH
CH3(CH2)4—CH CH—(CH2)10— COOH
(5)CH3(CH2)4CH CHCH2CH CH(CH2)7COOH
(6)
或
16.(12分)人们每天都要摄入大量淀粉类物质,以维持机体营养均衡。
这是因为淀粉在酶作用下或在酸性环境下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导学号52710095)
(C6H10O5)n+n H2O n C6H12O6
(1)实验证明,人在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情况下,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病症。
而当一个人多食少动使得摄入糖类过多时,又会导致肥胖。
试由此推导葡萄糖在人体内变化:
(2)由玉米可生产燃料乙醇,其生产过程如下图:
玉米→粉碎→水解→发酵→过滤→a→乙醇
CO2废渣
①粉碎玉米目是。
②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与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与液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首先答复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③步骤a操作是。
④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化学反响可用下式表示:
(C6H10O5)n+n H2O n C6H12O6
C6H12O62C2H5OH+2CO2↑
根据上述反响式,可以算出100 kg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
kg。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答案:(1)葡萄糖在人体内有三种变化:①C6H12O6CO2↑+H2O+能量;②C6H12O6肝糖元、肌糖元;③C6H12O6脂肪。
(2)①加快反响速率②不正确。
因为最终溶液变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但不能说淀粉完全没有水解不正确。
淀粉水解液呈酸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响,因此不能推断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正确。
有银镜现象,因此可以推断淀粉已水解③C
17.(10分)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最高植物性食物。
某大豆样品中蛋白质含氮量为16.8%,现欲测定豆浆中蛋白质水溶液浓度,做了如下实验: (导学号52710096)
①取该蛋白质溶液0.50 mL,用含催化剂热硫酸处理,使蛋白质中有机氮全部转变为N;
②然后用强碱溶液处理,并用10.00 mL 0.020 mol·L-1盐酸吸收逸出全部氨气;
③再用0.010 mol·L-1NaOH溶液中与未反响盐酸,消耗NaOH溶液
5.00 mL。
求每毫升该蛋白质溶液含有多少毫克蛋白质
解析:上述反响过程可表示为:蛋白质N NH3HCl滴定完全。
(有剩余)
依据上述反响过程,存在关系式:
m(N) 10×10-3×0.02-5×10-3×0.01 mol
解得:m(N)=0.002 1 g;
那么0.50 mL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质量:m(蛋白质)==0.012 5 g;那么每毫升该蛋白质溶液含有蛋白质:=25.0 mg·mL-1。
答案:25.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