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工程标签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工程标签规范
2002-XX-XX发布2002-XX-XX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
言 ......................................................... ............................................................. . (3)
1 范围 4
2 术语和定义 4
3 电缆工程标签介绍 4
3.1 工程标签 4
3.2 组成 4
3.3 标签材料 4
3.4 标签种类及结构 4
3.5 标签的排版效果图 6
3.6 标签内容的字体和方向8
3.6.1 采用专用笔手写的方式8
3.6.2 采用打印机打印的方式9
3.7 标签的粘贴10
3.8 标签和备用标签配置12
4 电缆工程标签的内容12
4.1 告警外接电缆的工程标签13
4.2 网线的工程标签14
4.3 光纤的工程标签15
4.4 中继电缆的工程标签17
4.5 用户电缆的工程标签19
4.6电源线的工程标签20
4.6.1直流电源线的工程标签20
4.6.2交流电源线的工程标签21
5 附录A 22
6 附录B 23
7 参考文献24
前言
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
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
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代替DKBA3292-2002.06 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作为各产品安装手册工程标签内容的指导文件
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
1、标签的排版更改
2、标签的填写内容更改
3、增加标签的打印方式
4、删除无线产品的天馈线部分的内容
本规范由中试结构造型设计中心电缆设计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中试结构造型设计中心电缆设计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
电缆设计部:魏立新(08318)、吴国祥(18066)、来宝荣(14357)、涂修宇(16155)、王俊宁(17614)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
总体技术办:曾祥森(03810)
光网络产品技术支援管理部:袁宙祥(25237)、马骥(11239)、袁海涛(29709)、蒙方明(19015)
传输系统设计部:刘军强(12182)
固网产品技术支援管理部:何平洋(03721)、刘勇军(04789)无线产品技术支援管理部:赵赐(24768)、万高峰(17693)
工程管理部:喻伟(06700)、郭鹏(06061)
电缆设计部:邱俊峰(20045)、朱庆贵(07406)、汪冠政(26020)、
黄胜强(29890)
本规范批准部门:中试结构造型设计中心
本规范所替代的历次修订情况和修订专家为:
规范号主要起草专家主要评审专家
DKBA3292-2002.06 王俊宁(17614) 喻伟(06700)、梁宏
(07441)、人员较多、其
余请见前一版本规范DKBA3292-2002.11 王俊宁(17614) 见上面所列评审专家人
员
电缆工程标签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外部电缆/光纤在工程安装时的使用,对标签的粘贴方式、标签内容、格式等均作了规定;工程标签按照电源线和信号线分为两种,信号线包括告警外接电缆、网线、光纤、中继电缆、用户电缆等,电源线包括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安装手册中电缆工程标签内容的拟制,本规范综合了各产品的最大需求,因此允许各产品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对标签的填写内容部分进行更改。
对于某些产品的独立需求,如室外电缆、天馈线、加载电缆等,如果不能从本规范中借用,可以参考本规范或者单独拟制适用规范,并以本规范为基础。
规范中信号线标签适用于直径为2.0~12.5mm的电缆,标识牌线扣适合于直径在22mm以下的电源电缆;满足规范归档时的各产品需求,当有更大外径电缆的需求时则需要申请同系列标签,由电缆设计部相关设计人员负责。
2术语和定义
DDF:数字配线架
ODF:光纤配线架
MDF:总配线架(或称用户配线架)
PDF:电源分配架
MN、B、C、D:参见本规范第五节附录A
3电缆工程标签介绍
.1 工程标签
工程标签是现场安装及之后维护时使用的一种识别标识。
.2 组成
我司的工程标签主要包括两部分:机柜工程标签和电缆工程标签;机柜工程标签主要标识机柜所在的位置和各种特别的提示,电缆工程标签主要是为了保证安装电缆时的条理化、正确性及以后维护检查时的方便。
本规范仅适用于电缆工程标签。
.3 标签材料
标签纸材料具有如下特点:
1、标签厚度0.09mm
2、面材颜色亚白本色
3、材料为PET(聚酯的缩写:Polyester)
4、使用温度范围:-29~149℃
5、兼容激光打印和专用笔手写,材质通过了UL和CSA认证
.4 标签种类及结构
工程标签按照电源线和信号线分为两种,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方便识别电源线和信号线,二、减少标签种类,方便成套选型;编码分别如下:
电源线标签编码:29041061,配套使用的标识牌线扣编码:21200708;
信号线标签编码:29041060;
标签结构:电源线采用带有标识牌的线扣,标签纸粘贴在线扣的标识牌上,标识牌四周为0.2mm*0.6mm的凸起(双面对称),中间区域
用来粘贴标签,见图3.4-1;信号线采用固定尺寸的刀型结构,目的是适合于各种线径的电缆/光纤,见图3.4-2;
图3.4-1 电源线标签
图3.4-2 信号线标签
标签上分隔线的作用是更加清晰地明确电缆位置信息,如机柜号和插框号之间有一个分隔线,插框号和板位号之间有一个分隔线,其他信息类同;分隔线尺寸如图示,大小为1.5mm*0.6mm ,颜色为PANTONE 656c (浅兰色)。
信号线标签上刀刻印的作用是标签粘贴时方便折叠,尺寸如图所示。
两种标签上均有一英文单词“TO :”(
信号线标签在图示方向看是
倒写的),用来表示标签所在电缆的对端位置信息。
.5 标签的排版效果图
信号线标签排版为标准A4纸结构,包括30PCS单张标签纸;电源线标签排版为标准A5纸结构,包括60PCS单张标签纸。
缩图分别见图3.5-1、图3.5-2:
图3.5-1 信号线标签排版效果图
.6 标签内容的字体和方向
.1 采用专用笔手写的方式
字体:为了字迹的识别和一致美观性,要求现场手写字尽量符合标准字体模板(宋体)的要求,对于海外用户,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字体;字的大小根据数字或字母的数量灵活处理,字体模板如表
3.6.1-1。
当填写含有汉字的位置信息时,要求汉字大小适中、清晰可辨认、整齐美观。
表3.6.1-1 标准字体模板
书写方向:电源线标签书写方向与标签上自带的“TO:”字样方向相同;信号线标签较复杂,图示说明,见图3.6.1-1:
写效果较差,同时书写时注意不要将圆珠油涂抹在标签纸上,避免造成脏污),专用笔作为一个物料随合同发货,应该象其他物料一样妥善保管)。
注:公司配发的标签笔为黑色双头油性笔,双头表示笔的一端为大头(笔上有标识为“细”),另一端为小头(笔上有标识为“极细”),在书写标签时请使用小头(即“极细”端)。
.1 采用打印机打印的方式
标签打印必须使用打印模板,模板的来源可从以下两个途径获得:
1、在公司技术支持网站上下载:
/default.asp
2、向办事处求助
模板采用Microsoft Word制作,使用时有以下要求:
1、根据现场安装电缆的位置信息,直接在模板上进行印字内容的更改,而模板上字符的居中设置、方向、字体等原定规格不允许作任何改动;一般情况下字符大小不必改变,只有在内容较多无法布下时允许采用“字符缩放”功能,前提条件是保证打印内容的的清晰、可读性。
当需要将两个空格合并时,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一、恢复表格结构(如果模板显示了虚框则忽略此步骤):“编辑”→“全选”;“格式”→“边框和底纹。
”→“边框”→“全部”→“确定”;
二、合并表格:“拖动光标选择需要合并的框格”→“表格”→“合并单元格”;
然后在原内容基础上进行更改即可,如果两个空格还是不够用,允许采用多行的格式。
2、必须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机型号不限制,因此在正式打印标
签之前,需要进行页面设置及试打印,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一、用两面空白的普通打印纸试打,将其覆盖在将用于打印的整版标签纸上,对比页面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打印前,首先正确设置打印机属性,如“纸张尺寸”、“方向”等信息;打印时如果出现下面的框图时,请直接点击“是”继续打印。
二、如果位置准确,就可以直接采用标签纸打印了;如果位置不准确,请根据对比的差距进行页面设置的多次调节和试打印,直到位置准确为止。
页面设置的调节方法:“文件”→“页面设置。
”→“页边距”;其中“装订位置”选择“边”,页眉页脚均为“0”,然后调节“上”、“下”、“左”、“右”的数值即可。
三、页面设置确定后,请保存,方便以后的使用。
3、对打印好的标签,有以下三个要求:
一、打印内容全部覆盖在标签上,不应有任何内容被印在标签的底纸上。
二、每个空格的内容尽量居中,单行的打印内容不应覆盖分隔线
和“TO:”字样。
三、当第一项内容较多允许空格被合并且多行打印时,请调节打印内容的位置使之尽量不要覆盖标签上自带的“TO:”字样,方法:用“空格”键使打印内容后移直到下一行,这样即可避开与“TO:”重合。
4、无论采用哪种型号的打印机,都必须一张一张的手动送纸,不能由打印机自己连续送纸,避免卡纸(标签材质由两层组成且经过印刷、刀模切割等多工序处理,不同于普通打印纸),送纸时,根据打印机的不同,请正确放纸以保证打印内容位置的准确。
.2 标签的粘贴
首先完成整版标签内容的手工填写或者打印,然后揭下、粘贴在电缆或者标识牌线扣上;下面分别说明两种标签的粘贴方法。
电源线标签:
将标签纸从整版标签材料上揭下来,粘贴在线扣的标识牌上(只粘贴其中一面即可);粘贴时注意尽量粘贴在标识牌的四方形凹槽内(粘贴在哪一面不作规定、由现场根据操作习惯自行确定,但是同一机房内需保持粘贴面的统一);线扣默认绑扎位置在距离插头2cm处,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如:标签位置应避开电缆弯曲或其他影响电缆安装的位置。
电缆两端均需要绑扎线扣,线扣在电缆上绑扎后标识牌一律朝向右侧或上侧,见图3.7-1:即,在线扣绑扎处,当电缆垂直布放时标识牌朝向右,当电缆水平布放时标识牌朝向上,并保证粘贴标签的一面朝向外侧。
一、确定标签粘贴位置
标签默认粘贴位置在距离插头2cm处,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如:标签位置应避开电缆弯曲或其他影响电缆安装的位置。
电缆两端均需要粘贴标签。
图3.7-2 信号线标签粘贴方法
按图3.7-2中“1-标签与电缆定位示意图”所示,将标签与电缆定位。
标签在电缆上粘贴后长条形文字区域一律朝向右侧或下侧,即:在标签粘贴处,当电缆垂直布放时标签朝向右,当电缆水平布放时标签朝向下,朝向下时,粘贴方法相当于图3.7-2中三个图形分别顺时针旋转90度(下面两个步骤中对于电缆水平布放情况不再说明)。
二、折叠局部
向右环绕电缆折叠标签局部,并粘贴,注意使粘贴面在电缆的中心面,局部折叠后的形状,如图3.7-2中“2-局部折叠后标签形状示意图”所示。
粘贴后局部不一定完全和文字区域重合,根据电缆外径的不同有的会比文字区域短,这是因为局部长度是根据单芯同轴电缆的外径2.6mm设计的,当使用在大线径电缆上时剩余的不同长度的局部区域被
折在标签里面,从外面只能看到整齐的文字区域。
三、折叠标签
沿虚线向上折叠标签并粘贴,粘贴后形状如图3.7-3中“3-粘贴完成后标签形状示意图”所示。
.1 标签和备用标签配置
电缆工程标签发放由成套部门根据所发外部电缆/光纤的数量、及需备用的比例进行成套。
其中电源线标签和标识牌线扣(编码21200708)不必按二者之间固定比例发货,因为电源线标签考虑打印排版的需求,导致A5版面中包含了60pcs单个标签,而实际需求可能远远小于这一数量。
备用标签:信号线标签和电源线标签均需以版面为单位给予备用,防止打印过程中因卡纸、打印位置不准确或者打印错误等多种原因导致现场缺料;标识牌线扣也需要备用;备用数量均由各产品自行决定。
2电缆工程标签的内容
电源线标签仅粘贴在线扣标识牌的一面,内容为电缆对端位置信息(即:体现标签上自带的“TO:”字样的含义),即仅填写标签所在电缆侧的对端设备、控制柜、分线盒或插座的位置信息。
信号线标签粘贴后有两个面,标签两面内容分别标识了电缆两端所连端口的位置信息,两端的标签内容完全相同(个别电缆除外,如告警外接电缆只需在列头柜端粘贴标签注明接入端子是哪一个设备使用
即可);对于多芯电缆(光纤同理):无分支端,只需粘贴一个标签,其本端位置信息为整条电缆的位置信息;有分支端时,在第一个分支上粘贴标签,其本端位置信息为第一个分支电缆的位置信息,对端位置信息采用同样的原则。
信号线标签内容需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电缆所在位置的本端内容写在区域乢中;电缆所在位置的对端内容写在区域俖中,即右下角带有倒写“TO:”字样的标签区域中;区域僟为粘贴标签时将被折叠的局部,见图4.1所示。
粘贴后,标签在电缆上的形状如图4.2所示,从设备的电缆出线端看,标签的长条形写字内容部分均在电缆右侧,字迹朝上的一面(即露在外面能直接看到的一面,也就是带“TO:”字样的一面)内容为电缆所在位置的对端位置信息,背面为电缆所在本端的位置信息;因此一根电缆两端的标签,区域乢和区域俖中内容刚好相反,即在某一侧的本端内容,在另一侧时被称为对端内容。
图4.2
.1 告警外接电缆的工程标签
告警外接电缆接至用户列头柜,在列头柜上应使用标签注明接入端子是哪一个设备使用;而设备侧没有特殊要求时可不粘贴工程标签,此时标签内容仅填写在区域俖中。
告警外接电缆标签内容如表4.1-1所示。
表4.1-1 告警外接电缆标签内容
告警电缆标签的内容较少,此时仅需要写字区域的一部分即可,这种情况在现场可灵活处理,但是建议和其他电缆保持一致的文字区域长度,而不要剪掉多余的没有文字的区域,见图4.1-1。
举例如下图所示:
种HUB到服务器、座席之间的网线等。
机柜插框单板的网口电缆标签两面内容如表4.2-1所示。
增值服务产品用到的各种HUB到服务器、HUB到路由器、座席之间的网线或者其他类用途,标签内容根据现场实际应用环境确定;如某HUB 到服务器的连接,HUB端应注明此电缆所在HUB的机柜号、插框号以及在HUB上的序列号等,服务器端应注明服务器所在机柜号、插框号或者独立放置时的具体位置;HUB到座席之间的网线,座席端网线上标签应注明所在网口端序号。
其中机柜号、插框序号的定义和表4.2-1中定义相同,如果HUB是独立放置即没有机柜或插框时,也应注明此HUB所在的能识别的位置信息,HUB上的序列号、座席端网口序号以及独立放置的服务器位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表4.2-1 插框单板的网线标签内容
02列的机柜,第3个插框、第12个网口的位置。
.1 光纤的工程标签
适用于机柜插框或者盒式设备中单板光口连接器光纤上。
光纤标签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设备之间即站间的连接,标签分别粘贴在电缆两端,标识该电缆在两端设备侧的位置信息;另一种是设备到ODF架之间即站内的连接,标签分别粘贴在电缆两端,标识该电缆在设备侧和在ODF架上的位置信息。
设备之间即站间的光纤标签内容如表4.3-1所示:
表4.3-1 站间光纤标签内容
A
设备到ODF架即站内的光纤标签内容如表4.3-2所示:
表4.3-2 站内光纤标签内容
收端的位置。
.1中继电缆的工程标签
中继电缆标签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设备之间即站间的连接,如中继板到内置传输、中继板到中继板的连接,标签分别粘贴在电缆两端,标识该电缆在两端设备侧的位置信息,或者在同一设备中两块中继板上的位置信息;另一种是设备到DDF架之间即站内的连接,标签分别粘贴在电缆两端,标识该电缆在设备侧和在DDF架上的位置信息。
这里所说中继电缆包括75欧E1电缆、120欧E1,100欧T1电缆、34M、45M、140M、155M电缆、120欧转75欧中继电缆、时钟电缆等。
设备间即站间的电缆标签内容如表4.4-1所示:
表4.4-1 站间的中继电缆标签内容
接到机房中第D排、02列的机柜、第1个插框、第1个板位、第1个中继端口、接收端的位置。
设备到DDF架即站内连接的中继电缆标签内容如表4.4-2所示:表4.4-2 站内中继电缆标签内容
接光网络设备)、接收端的位置。
.1用户电缆的工程标签
标签粘贴在用户电缆的两端,标识该电缆在设备侧和在MDF架上的位置信息。
标签两面内容如表4.5-1所示:
表4.5-1 用户电缆标签内容
举例粘贴在我司设备端电缆上的标签,如图4.5-1所示:
到机房中第G排、01列的MDF架上、第01行、第01列端子的位置。
.1电源线的工程标签
.1 直流电源线的工程标签
适用于机柜直流供电时的直流电源线上,包括-48V、PGND、BGND 等,用于粘贴在直流电源线两端;这里所说直流电源线包括电源线和保护地线。
直流电源线标签(仅粘贴在线扣标识牌的其中一面),内容如表4.6.1-1所示:
表4.6.1-1 电源线和地线标签内容
标签内容为电缆对端位置信息(即:体现标签上自带的“TO:”
字样的含义),本端位置信息一目了然因此可以不写,即仅填写标签所在电缆侧的对端设备、控制柜或分线盒的位置信息;粘贴时注意方向,线扣绑扎在电缆上要求有标签的一面朝向外侧,同一机柜中电缆标签上字体朝向相同。
注:上表中仅列出-48V电压供电时的标签内容,其他直流电压的填写内容类似(如24V、60V等)。
举例电源电缆两端线扣上标签内容,如图4.6.1-1所示:
配电柜侧电缆上标签内容为“B03--48V2”:说明此电源线为
-48V2,连接到机房第B排、03列负载柜。
说明:配电柜(或传输机房的电源列头柜)中,-48V接线排的每个端子上有数字标识,如上面举例的“A01/B08--48V2”中的08(或者标识为“8”)即端子上的数字标识。
PGND和BGND分别是一铜条,每个铜条上的接线端子相互短路所以不必区分,接在哪个端子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此时只需填写配电柜的行列,不必填写铜条上具体端子数,如负载柜侧电缆上标签内容为“A01-BGND”,则表明此电源线为BGND,连接到机房第A排01列配电柜中的BGND铜条,PGND同理。
.1 交流电源线的工程标签
适用于机柜交流供电时的交流电源线上,交流电源线的N、E、L三个单根线被绞合在一个护套内,所以用“AC”来表示交流电源线的信息,即电源线标签上只需要填写“AC”字样和机柜号即可。
交流电源线标签(仅粘贴在线扣标识牌的其中一面),内容如表4.6.2-1所示:
表4.6.2-1 交流电源线标签内容
标签内容为电缆对端位置信息(即:体现标签上自带的“TO:”字样的含义),本端位置信息一目了然因此可以不写,即仅填写标签所在电缆侧的对端设备、插座的位置信息,粘贴时注意方向,线扣绑扎在电缆上后要求有标签的一面朝向外侧,同一机柜中电缆标签上字体朝向相同。
举例电源电缆两端线扣上标签内容,如图4.6.2-1所示:
房第B排、01列负载柜。
1附录A
乢 MN:机柜号一般情况下用MN表示即可,但是当机柜背靠背安装需要说明机柜正面的朝向时,机柜号用MNO表示,其中MN同上述说明,“O”是朝向,用A或B表示。
② MN:当机柜没有或不能用行列号标识,或者因用户规范要求此处需填写设备名称、或其他可识别标识时,允许占用前两个空格填写设备名称或其他要求的较长的内容,连续的黑色打印内容或油性笔填写的内容将会覆盖或者弱化浅兰色的分隔线(这是分隔线颜色设置为浅兰色的目的之一),其他内容依次后移,空格不够用时可以将最后面原为两个空格的内容合并在一个空格内。
对于ODF、DDF或MDF等的MN同上。
③ B:无论默认发货插框是从下到上还是从上到下、或者其他放置原则,此规范中的插框位置号均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为原则;例如:某机柜最大配置为5个插框,当需求仅有3个且被随意放置在最上面两个和最下面一个时,则插框位置号分别为01、04、05,中间空着的两个插框位置用于扩容(这种布放原则目前公司是不允许的,仅举例为方便理解顺序号的排列)。
④ C:无论默认发货单板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或者其他放置原则,此规范中的物理板位号均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为原则;例如:某插框最大配置为12块单板,当需求仅有5块且被随意放置在最左面两块、最右面三块时,则物理板位号分别为01、02、10、11、12,中间空着的板位用于扩容;
上述均为纵向插板的说明,当采用横向插板时,顺序原则为从上到下。
当插框多于一层且多层均出线缆时,则按照先上后下,再从左到
右的顺序原则,举例:上下两层分别最大可插12块单板,上层最左面顺排2块板,下层最右面顺排3块板,则物理板位号分别为01、02、22、23、24。
当机柜前后插板且前后单板都出线缆时,允许在标签上作前后的标识,其他规则不变。
当设备是背板(或称母板)出线时,物理板位号取背板前面对应的单板的序号,此时需注意前面单板的物理板位号为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应背板是从右到左的顺序;例如:固网某产品背板出线,某插框最大配置为10块单板,从机柜前面看,在插框最左面顺序两块用户板,最右面顺序3块用户板,则对应背板出线的物理板位号分别为:01、02、08、09、10。
当信号端口没有或无法用板位标识时,如背板上面的扣板、某些光网络产品出线面板的情况,此时允许采用其他可识别标识,如采用端口丝印;若内容较多可以与后面端口的空格合并。
⑤ D:在此表示信号端口的序号,顺序原则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例如:某单板上有单列15个网口,最上面有两根网线、最下面有三根网线,则序号分别为01、02、13、14、15(横向插板时举例为单排15个网口,并从左到右的顺序)。
2附录B
1、标签内容填写、打印和粘贴过程中应保持标签纸面的清洁。
2、因所用标签纸为防潮防水材料,故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使用类似钢笔的水笔书写。
3、在上述两项说明的基础上,要求标签粘贴整齐、美观,因为新型标签成长条旗状,如果粘贴位置、方向混乱将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4、电源线的标识牌线扣绑扎要求线扣绑扎高度一致、标识牌方向一致。
5、机柜号(机柜行号除外)、插框位置号、物理板位号、电缆端口序号小于100时,均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即从01~99,当数字超过100时自动顺延为三位或更多位。
6、规范中对“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描述(不包括打印机设置中相关描述),都是针对粘贴标签的施工人员正在操作的位置而言。
3参考文献
制定本规范参考的一些文献,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