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过关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过关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2.实验室检验氧气应该选用( )
A. pH试纸
B. 澄清石灰水
C. 酚酞溶液
D. 带火星的木条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装药品
B. 制备
C. 收集
D. 验满
4.构建知识网络,是同学们做笔记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关于氧气部分知识网络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某些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化合物反应,因此,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B. 从如图中氧气化学性质可以推知氧气具有助燃,供给呼吸等用途
C. 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D. Ⅰ、Ⅱ类反应都发生了氧化反应,均放出热量.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C.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D.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完全相同
B.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等变化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
C. 通常情况下水中含有氧气
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8.(2021•苏州)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 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 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9.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二氧化锰的质量
C. 钾元素的质量
D. 氯化钾的质量
10.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不需要用酒精灯加热
C. 排水法收集O2时,一定到产生连续性气泡时再收集
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集满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12.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即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①采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13.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14.该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⑦⑥
B. ②③①④⑤⑥⑦
C. ④②①③⑤⑦⑥
D. ④①
②⑤③⑥⑦
二、填空题
16.氧气瓶潜水员必备的物品,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木柴燃烧也需要氧气,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作________。
17.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数字)
________ 接________ 、________ 接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实验前,如何检查上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3)此连接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用来制备另一种干燥的化合物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18.请写出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________ 价,变为反应后的________ 价.
19.我们在实验室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都需要在集气瓶的底部留少量的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0.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C操作中为了使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D操作中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_______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
21.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一: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如表是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物质镁条含碳量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请你分析并回答: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写出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铁燃烧时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与________ 有关.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00 约600
铁1535 2750 约1800
钠97.8 883 约1400
查阅资料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断,钠在燃烧时________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22.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中常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分析:①怎样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__.你怎样证明这些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________.
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硫在燃烧匙中的状态是________态,实验完毕,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说明瓶内压强减小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温度下降所致,你认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在集气瓶中没有燃烧起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只要回答一种)
23.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示意图
①A中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②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4.(1)用如图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 (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
(2)若将如图的装置倒立过来,这时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 (填字母),检验收集满的办法是________ ;
(3)若给如图中集气瓶将水装满,此刻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 (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
2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试管口塞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________ 收集.
2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2)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
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汽车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根据哪些事实可证明空气中含有下列物质:
①二氧化碳:________②水蒸气:________ .
27.有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按下表做实验,请根据现象判断A、B、C、D四种气体分别是以上哪种气体,把答案写在表格的最后一栏“你的判断”里。
气体气味颜色伸入燃着的木条倒入澄清石灰水你的判断
A 无无熄灭无变化________
B 无无仍燃烧,无明显变化无变化________
C 无无熄灭变浑浊________
D 无无仍燃烧,且燃烧更旺无变化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1分)
28.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制备氧气,实验完毕应先________,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9.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_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 .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__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 .
30.根据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
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仪器装置]a.写出标有序号
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b.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为
________。
c.指出上图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
(3)[问题探究]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对药品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不到氧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反思]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
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