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练习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后练习(1)
1.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汐能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沿海
B.杭州湾以北全部属于基岩海岸,多天然良港
C.我国著名盐场均在北方
D.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海运发展最快
2.关于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B.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C.目前海洋还局限于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海洋农牧业、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新产业的开发未形成规模
D.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3.从塞得港出发环绕非洲大陆航行,必定经过()
A.厄加勒斯角B。
合恩角
C.塔斯马尼亚南角 D.大堡礁
4.奠定海洋科学基础的重大事件是( )
A.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
B.15世纪末新大陆的发现
C.1872~1876年环球综合海洋考察
D.20世纪80年代的大洋观测计划
5.《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 )
A.12海里B.26海里C.200海里D.300海里6.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范围是从海岸基点向外延伸至…()
A.12海里B.22海里C.200海里D.200千米7.2005年4月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
它将先后途经( )
A.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B。
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D。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潮汐能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杭州湾以北多为基岩海岸但也有淤泥质海岸;盐场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海运是对海洋空间资源最常见的利用方式.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大西洋与印度洋以厄加勒斯角为界。
4.答案:C
解析: 1872~1876年,人类第一次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基础。
5.答案:C
解析: “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200海里。
12海里为“领海”主权. 6.答案: A
7.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