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二中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3章 健康与疾病 第3节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第5课时同步教案 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第3节〔第5课时〕祖国医学
一、设计思路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让学生学点中医中药知识,明白祖国医学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奉献,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平台,本节课的教学正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教师依据教材中提供的两那么有关中医中药的新闻,让学生感悟开展祖国医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了解中医中药的兴趣;通过教师制作的网页型课件“祖国医学〞和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药开展史、中医药常识、常见中草药及治疗方法、中医药故事、中医药人物及奉献等;最后通过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对收集的“祖国医学中常见中草药及治疗方法、我国中医药开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突出成就〞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展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体会到中医中药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常见中草药及治疗方法.
了解我国中医药开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突出成就。
初步学会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查找有关资料.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常见中草药及治疗方法、我国中医药开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突出成就的资料并进行整合和交流,从中感受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表达生命科学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中医药开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突出成就,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中医药开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突出成就。
难点: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并整理我国中医药开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突出成就的资料.
四、教学准备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包括Internet及朗超教学控制系统〔视各学校计算机专用机房的系统而定〕。
2.教师课前查阅资料,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型课件“祖国医学“,课件中设置:学习目标,中医药常识、中医药开展史、常见中草药及治疗方法、中医药故事、中医药人物及奉献、在线问答等栏目;并在其中设置超级链接,连接到相关的中医药网站,如:www。
pharmnet。
com。
cn/tcm/ 中国中药网,以方便学生查阅。
3.初中学生虽然初步具有电脑操作的根底,但熟练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对于少数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针对性训练,主要包括:搜索引擎的使用,对材料的复制和粘贴,网络交流的手段和技巧,以及Powerpoint的制作等等。
五、教学过程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考点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作息有规律,不抽烟喝酒
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C.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打扰他人
D.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
2.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①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②坚持体育锻炼③科学饮食④喝点酒,吸点烟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⑥随心所欲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3.2015年我国新交通法规定:首次饮酒驾驶罚款1000-2000元,扣12分,禁驾半年。
酒后驾车明显表象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驾驶员的()
A.脊髓、肝脏
B.眼睛、心脏
C.脑干、肺
D.大脑、小脑
4.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科学研究证明,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包括()
①尼古丁②焦油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绝对禁止吸毒
B.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C.饮酒过多会使脑处于麻痹状态
D.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生物的变异
[重难点一]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重点)
重点分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生物变异的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学生对于变异的感性认识比较多,例如学生的一些性状与父母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变异是在遗传过程中实现的。
有些学生会绝对地认为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的。
实际上,学生没有抓住概念的本质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环境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一些错误的概念予以纠正。
突破方案:
组织学生完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得出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同时与环境有关,遗传物质起到主要作用。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哪些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同学给予评判。
也可以通过一些习题,检测学生对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了解程度。
[重难点二] 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重点)
重点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变异后,对于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知道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名词,对于太空椒、杂交水稻等更多的是表面的了解。
书中介绍的选择繁育新品种、杂交育种、太空椒等技术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其中体现的科学道理学生是不清晰的。
按照教材中的设计,直接写出遗传育种的原理显然难度过大,教师可以借助于录像,通过问题层层铺垫,使学生不仅知道遗传育种的应用,同时还了解遗传育种的科学原理。
突破方案:
通过设计问题,例如选择繁育高产奶牛提出下列问题:培育高产奶牛的方法叫什么?选择什么性状的奶牛?这种性状由什么决定的?选择的含义是什么?选择繁育的局限性是什么?引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选择繁育只能利用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限变异,只能从已有的性状中选择变异,时间会比较长。
杂交育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而基因的结构没有改变。
而诱变育种中太空椒的介绍则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形象地描述出太空椒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对基因突
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明晰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突变。
[重难点三] 尝试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难点)
难点分析:
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明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
但是,学生在探究实验的学习中,比较多的注重了单一变量的训练。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属于数量性状,是通过一定量的数值表现不同品种花生的性状差异。
这个探究实验为训练学生处理分析数据,交流表达提供了机会,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有的学生认为不用测量就可以看出两个品种花生间的差异,这个实验的结论已经非常清晰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探究的完整性。
突破方案:
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从随机取样,到测量准确,从数据记录,到清晰表达等,思考清晰后,动手实验。
最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生物的性状由遗传物质决定,又与环境条件有关,理解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详见光盘内容
1.生物的变异
2.射线照射和药物处理变异
3.小麦杂交
4.绵羊变异
5.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6.遗传育种
7.杂交水稻和袁隆平
8.不同品种的菊花
9.不同品种的玉米
10.不同的马
11.繁育高产奶牛
12.小麦杂交
13.甜椒
14.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情境导入]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作遗传。
另一个孩子是单眼皮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作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作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图片导入] 用大屏幕展示各种各样的菊花、玉米果穗、苹果和同一块田地里长势不同的同种小麦的图片,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同种生物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哪种现象?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问题导入] 师: (出示有显著遗传特征的自己一家子的照片)猜猜照片上的四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一家人吧?
师:为什么你们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呢?
生:因为长得像。
男孩和爸爸像,女孩和妈妈像。
师:对了,这就是我的一家人,向大家介绍一下:爸爸、妈妈和弟弟。
这种子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在我们生物学上称为什么呢?
生:遗传。
师:我和妈妈是一模一样吗?我和弟弟呢?这种不同我们在生物学上称为什么呢?
生:变异。
1.变异的历史考查
人类今天对生物变异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的认识,是长期发展的结果。
生物机体存在变异,在中国先秦
时期的典籍中就有不少记载。
《庄子》一书中曾提到“种有几”。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观察到栽培中的大蒜与芜菁的变异,但原因不明。
他说:“大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其理难明”(《齐民要术·种蒜》)。
明朝的张谦德在其《朱砂鱼谱》中不仅看到家养金鱼的大量变异,而且提出一套通过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即:“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日积月累,“自然奇品悉备”。
这些都是零星的观察。
2.人为引导变异的方法
1物理方法:通过射线、辐射等直接使染色体变异。
2化学方法:通过某些化学药品,使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发生染色体变异。
3生物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在染色体上加或减去某个基因,使染色体突变。
.
3.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l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
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通过已进行的太空农业试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许多特性奥秘被揭示。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
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进行了10多次搭载,有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
由于植物种子体积小,携带方便,在选育新品种方面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已进行搭载的有粮食作物类: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绿豆、豌豆、高粱等;蔬菜类:西红柿、辣椒、黄瓜、甜菜、茄子、萝卜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等;花卉:万寿菊、鸡冠花、三色槿、龙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药:黄芪、甘草;树木种子:油松、白皮松及石刁柏,还有草坪种子。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太空黄瓜,藤壮瓜多,瓜体奇大,单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强。
特别是雌花开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
虽然它的皮厚了点,但瓜肉非常清凉爽口、汁多肉嫩。
地面上普通的青椒、番茄、黄瓜,上天转一遭回来,就摇身一变换了模样。
很多人都有些不放心,这些东西能吃吗?经科学家检测分析,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大家:经过太空育种的水稻依然是水稻,青椒依然是青椒,并无外来生物基因导人与整合,物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这就比如DNA 的基因排列是“l,2,3,4”,经太空育种后的基因排列是“1,3,4, 2”,只是排序发生变化。
而转基因植物里则有“5”进来,所以就出现了“土豆吃出牛肉味”,“猪肉吃出菠菜”味之说。
可见,太空育种与转基因有着根本的区别。
4.太空育种的安全性
地面上普通的青椒、番茄、黄瓜,上天转一遭回来,就摇身一变换了模样。
很多人都有些不放心,这些东西敢吃吗?经科学家检测分析,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大家:经过太空育种的水稻依然是水稻,青椒依然是青椒,并无外来生物基因导入与整合,物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这就比如DNA的基因排列是“1、2、3、4”,经太空育种后的基因排列是“1、3、4、2”,只是排序发生变化。
而转基因植物里则有“5”进来,所以就出现了"土豆吃出牛肉味","猪肉吃出菠菜味"之说。
可见,太空育种与转基因有着根本的区别。
明白了这个道理,当你看到经太空遨游后的黄瓜像胳膊一样粗,茄子如篮球一般大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美国曾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的番茄种子及果实进行化验分析,结论是:“无毒,可以食用。
”联合国的国际粮农组织、国际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联合认定:太空种子是安全种子,太空种子培育出的农作物是健康食品。
5.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诱变育种(induced mutation breeding)是指利用各种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便、育种周期短、效果好等特点,其在改良作物品种和创造新种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应用的先进育种方法之一,尤其是与杂交育种技术的结合,育种效果更为显著。
目前在育种上应用的诱变方法有物理诱变法、化学诱变法和空间诱变法等。
1物理诱变法
物理诱变法是指利用一些物理因素处理农作物种子、花粉、器官、植株,引起植物染色体发生畸变,诱发出新的可遗传变异,从中筛选出有利变异性状的后代,育成新的品种。
此方法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范围大、有利变异性状稳定快等优点。
电离辐射诱变,离子束注入诱变,激光诱变育种,微波诱变育种,磁诱变育种:
其中激光诱变育种开始于60年,美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研究较早。
我国激光诱变育种是从1972年开始的,由四川大学生物系首先进行激光油菜种子的诱变研究,之后相继育成了油菜、番茄、黄瓜、菜豆、蚕豆等激光诱变品种,至1995年,已育成42个农作物新品种。
激光诱变作为物理诱变的一种方式,其生物学效应直接来源于其产生的光、电、热、压力和磁效应的综合作用。
上述效应累积,使细胞DNA分子吸收、聚积能量并进行能量再分配,使细胞DNA 处于一种易于突变的状态,继而发生一系列的诸如断键、聚合、交联等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DNA 分子结枸的改变即DNA分子的损伤和突变,最终引起突变生物学属性变化。
目前,激光诱变育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农作物育种、微生物育种、家禽、鱼类、畜牧育种等
多个领域。
在大豆育种方面,安徽农业大学采用Ne激光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安激2号,高产、适应性范围广、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同时抗花叶病毒和孢囊线虫病,已推广种植面积达6万hm2,种植面积还在迅速扩大;采用有性杂交和激光红宝石辐照交替进行,选育出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菜用大青豆新品种AGO菜用大青豆(简称AGO),具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迟播、产量高和效益好等特性。
为有性杂交与诱变处理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张建东等发现C02激光不同功率密度和不同照射时间都对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产生影响。
2化学诱变育种
化学诱变育种是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作物突变,通过多世代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能利用的农作物品种,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诱变作用专一性强等特点,是一种迅速发展的育种途径。
它开始于20世纪初。
1943年Ochlker用脲烷处理月见草以后,化学药剂的诱变作用得到了肯定。
化学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
世界大豆化学诱变育种始于1957年,此后各国先后开展了此领域的研究。
我国于1958年开始大豆诱变研究,至今已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李占军等诱变育成大豆新品种“化诱5号”;于秀普等应用EMS附加平阳霉素(PYM)后处理大豆种子,经过累代选择培育的冀豆8号,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对育成大豆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产量的提高,而是逐渐转向其他品质方面的研究。
Hamond和Fehrt21 J研究指出,γ射线与化学诱变剂对降低亚麻酸含量有较好的效果。
Wil COX采用EMS处理获得了亚麻酸含量3%~4%的稳定突变体。
利用化学诱变剂EMS、NMU 或者ENU,Sebastian等分离出对磺脲类除草剂抗性增加的大豆新品种。
[教材P43想一想,议一议·参考答案]
金鱼身体的颜色、形状等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金鲫鱼体色发生变化是因为控制身体颜色的基因发生了变异。
人类为了观赏需要,利用杂交的方法,使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集中到金鱼后代身上并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这也属于生物的变异。
[教材P44探究·参考答案]
1.大、小花生果实的长度分别处于一定范围内;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的范围内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小花生果实的数量。
2.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
实的平均值。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基因不同引起的。
3.将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其果实将会变小;将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不一定,要看控制花生种子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
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
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
也可回答:不一定,如果大花生的大小是一种数量性状,则大花生中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有大有小,但平均值仍和原大花生品种相近(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话)。
[教材P46—47正文问题·参考答案]
1.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是不同的,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并进行繁育,后代还可能会出现变异,再从中选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而且产奶量还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易倒伏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了抗倒伏的基因和高产的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
3.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种子播种后经人工选育可得到新品种。
[教材P48练习·参考答案]
1.(1)×
(2)×
2.B
3.C
4.这种变异能够遗传。
由遗传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
使用化学试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产生可遗传变异。
5.举例:(1)转基因大豆可以抵抗除草剂——草甘膦,草甘膦会把普通大豆植株与杂草一起杀死;(2)高产优质转基因奶羊新品种——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克隆奶山羊的基因组中;(3)转基因超高产大豆新品种——转基因大豆94-8有三个特点:高抗病、抗逆、产量高,对大豆病毒、叶斑病、灰霉病抵抗力极强。
株高 1 m,主茎结荚密,节间短,单株结荚160个以上,最高达278个荚,平均亩产300 kg ,最高可达405 kg ;适应性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