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策略
摘要:教师应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其掌握的知识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多文本,思考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提取和归纳有用的信息,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
2017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谈到:“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但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向学生传授“适应考试”的知识和阅读某篇文章的阅读方法,学生语文素提高有限。
另一方面教师过于关注自己的“讲”,在界定课题时,忽视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发展,未能将学生转变成课堂中的主体,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核心素养。
一丶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群文阅读能弥补教学盲区
在大力提倡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为使学生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横向浏览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实用课
文本;纵向观看中国古代经典、现当代中国作品、外国作家作品。
群文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界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群文阅读能显著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阅读过程也是一个思考文本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多个文本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通过比对和整合,发现文中事物之间的隐性联系,从而使学生逐渐开放个人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进一步发散思维。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他们可以在几篇文章中自由地阅读,大胆地对多文本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感受,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三)群文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在书上努力,在作文上休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表现,阅读积累到一定的厚度,写作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和段落式文章阅读相比,群文阅读更多元、更全面、更丰富,更多的积累写作素材,更多的学习写作技能,更多的增长见识,提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丶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提高高中学生群文阅读的相关策略
(一)教师应利用教科书选文,寻找和确定议题
在大力提倡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想要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不错的偿试。
群文阅读教学的难点在于确定议题,有意义的议题是开展群文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在群文阅读中仔细研读教材的课文,根据他们的文章内容、文本特点,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找出能有效的讨论话题,并逐渐唤起学生阅读和研究各种课文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多文本的“共通点”,这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选择议题,然后为整体感受多文本做好相应的铺垫。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内容,没有相关议题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参考教材的选文,寻找和界定议题,使议题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清晰地讨论方向,逐步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部编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单元,老师们根据课本上的几篇选文,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议题——“青春”。
首先,让学生们走进熟知的郭沫若,闻一多等名家,让他们知道名家们青春的感受和抱负是什么。
其次,用“青春绽放”这个议题让学生们讨论“青年的意义”,研究教材的哪些选文与议题相对应,包括《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和《致云雀》。
最后,深入学习所选群文的含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促进文化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整合多篇文本,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读议题
一旦确定了议题,教师就必须在教科书中选择一些合适的文本,这些文本不仅要反映议题,而且具有内在的意义,但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保证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因此,教师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基本技能上,在选择一组文本时,要注意所选文本之间的映射和相关性,并尽可能地强调两者之间的“互换性”,让学生通过努力丰富和归纳课文中看似零碎的信息,形成对文本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确定了“自然情怀”这一议题之后,老师选择了现代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引导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方式,思考“如何通过风景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
分析不同篇章景的内容、“感觉”,以及景与感觉的结合方式。
通过文章中出现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将风景与情完美融合,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自然情怀”,形成新的思维和认知,从而强化创造性思维,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通过自我思考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是知识形成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表达空间和机会,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参与议题的讨论和形成议题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本观,提高对各种文本的认知水平。
教师应把培养核心素养作为与学生“共同阅读”的目标,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课文的理解;通过阅读与倾听,加强语文课的良性互动,并与学生一起完成文本意义的解读,达成共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一起朗诵课文,以获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将学生分为四组,学习任务分为四个:造型、色调、修辞、装饰,小组认领任务并合作完成。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交换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谈论自己喜欢的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如在头脑中创造一个个活泼具体的形象,进行深入的对比阅读。
通过想象再现三篇文章所创造的各种的美,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种美,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潜能。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式产生深刻的理解。
在这三篇群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文本中的“风景之美”和“情感现实”,深入挖掘“情景交融”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其掌握的知识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多文本,思考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提取和归纳有用的信息,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角,认清自己在群文阅读中的重要位置,主动就阅读内容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深化自己的认知,从而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学习特性,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明确学生的阅读需求,明确群文阅读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玉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23):43-44.
[2]韩慧贤.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J].名师在线,2021(18):64-65.
[3]侯保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考试周刊,2021(46):31-32.
[4]陈亚娥.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5):19-20.
[5]曾霞.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