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 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排螺旋 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滕录霞;周庆春;梁金花;陈雄钊;冯雪平;张远鸿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在肾动脉狭窄( R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因患高血压怀疑 RAS患者32例,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对肾动脉重建,测量肾动脉最窄处内径宽度( d0)和狭窄段两端正常内径宽度( d1、d2);依据公式(d1+d2-2d0)/(d1+d2)×100%,对RAS进行诊断。

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肾动脉血管轴位图像及血管造影后处理图像,并能够清晰显示双侧肾动脉数目、走行、变异、钙化等情况。

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反映 RAS,是疑似 RAS 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4(012)004
【总页数】2页(P391-392)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肾动脉狭窄;高血压;血管造影
【作者】滕录霞;周庆春;梁金花;陈雄钊;冯雪平;张远鸿
【作者单位】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529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肾动脉狭窄(RAS)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其诊断对治疗意义重大。

虽然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RAS检查的“金标准”[1],但因其具有创伤性,患者一般难以接受。

多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薄层、检查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随着CT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无创性血管造影的主要手段。

本研究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在R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月因患高血压怀疑RAS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3(25~68)岁。

1.2 检查方法采用东芝Activion 16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为从胸主动脉与腹动脉移行处至腹主动脉分叉。

扫描参数:准直0.5 mm,螺距15 mm,层厚0.5 mm,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200 mAs,旋转时间0.75 s。

采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注射液,浓度300 mgI/ml,剂量1.3~1.5 ml/kg,推注速度
2.0 ~4.0 ml/s。

采用东芝自动跟踪技术,监控层面设于胸主动脉与腹动脉移行处,设定阈值为120 Hu。

一旦血管中CT值达到设定阈值时即启动扫描。

扫描原始资
料应用东芝CT工作站血管成像软件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等技术处理。

1.3 肾动脉分级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生,在肾动脉血管造影上测量肾动
脉最窄处内径宽度(d0)和狭窄段两端正常内径宽度(d1、d2);依据公式(d1+d2-
2d0)/(d1+d2)×100%,对肾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诊断。

Ⅰ级:无狭窄,管腔狭
窄度0%;Ⅱ级:轻度狭窄,管腔狭窄度1% ~50%;Ⅲ级:中度狭窄,管腔狭窄度
51% ~75%;Ⅳ级:重度狭窄,管腔狭窄度76% ~99%;Ⅴ级:肾动脉闭塞,管腔狭
窄度100%。

2 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肾动脉血管轴位图像及血管造影后处理图像,并能够清晰
显示双侧肾动脉数目、走行、变异、钙化等情况。

32例患者共64条肾动脉,肾
动脉壁钙化8条。

32例患者中,Ⅰ级5例,双侧肾动脉均无狭窄;Ⅱ级16例,双
侧RAS 2例,单纯左侧RAS 8例,单纯右侧RAS 6例;Ⅲ级8例,双侧RAS 1例,单纯左侧RAS 5例,单纯右侧RAS 2例;Ⅳ级2例,单纯左侧RAS 1例,单纯右
侧RAS 1例;Ⅴ级1例,为单纯右侧RAS。

3 讨论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RAS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2]。

在多排螺旋CT临床应用之前,DSA是RAS的常规检查,既能准确发现血管狭窄段,又能根据狭窄情况给予相应的介入治疗。

但DSA因其具有创伤性、费用高、技术操作复杂等诸多原因,在临床筛查中一直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在诊断中不仅能显示血管不同断面图像,而且也能清晰显示血管壁钙化、附壁血栓等病变,已逐渐成为血管狭窄的首选筛查方法[3]。

多排螺旋CT采用薄层、高速、大范围检查,同时结合造影血管跟踪技术,可有效获取肾动脉图像。

同时,通过VR、MPR、CPR后处理技术显示肾动脉的正常解剖、变异、分支及与肾周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4],经过准确测量肾动脉内径的宽度对RAS做出诊断。

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VR显示血管较完整,具有信息损失少、解剖清晰、立体感强等特点。

同时可多方位观察,与DSA显示相近[5]。

本组32例患者中,VR图像较完整,能够清晰显示肾动脉及其分支走行。

同时,32例患者均应用MPR、CPR后处理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

CPR
是通过血管中心沿肾动脉走向逐步划线所产生的图像,其能在一幅图像中显示整条肾动脉走行,且可通过旋转整个图像,由多个角度对肾动脉进行观察,对于血管内径宽度的测量非常有利。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显示血管本身的同时也有利于对血管周边组织的观察,这是其他检查所无法达到的。

本组患者中,Ⅲ~Ⅳ级10例患者均做了DSA检查,二者符合率100%,与文献报告相符[6]。

此外,因
DSA在管腔狭窄度<50%的RAS准确度不高,单一平面的二维图像无法立体显示肾动脉的三维结构,故在钙化斑的显示上易出现漏诊。

而多排螺旋CT对血管壁的钙化敏感,能较准确地诊断出钙化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外,通过CPR技术也可将疑似RAS段的血管拉直,在同一平面对肾动脉进行分析、测量,均能准确计算 RAS[7]。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反映RAS,是疑似RAS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参考文献】
[1]Fraioli F,Catalano C,Bertoletti L,et al.Muhidetector-row CT angiography of renalartery stenosis in 50 consecutive patients:prospect iveinterobserver comparison with DSA[J].Radiol Med,2006,
111(3):459-468.
[2]陈燕浩,金朝林,张树桐,等.64层螺旋CT的CTA和DSA在肾动脉狭窄研究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8,23(4):414-416.
[3]余元新,梁长虹,张忠林,等.多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5,14(2):96-98.
[4]崔敏毅,李子平,冯仕庭,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5):626-629.
[5]Jurgen KW,Wildemuth S,Pfammatter T,et al.Aortoiliac and renal arteries prospective i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 of contrast enhanced three dimensional MR angiography and multi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 [J].Radiology,2003,226(3):798-811.
[6]Bae KT.Test-bolus versus bolus-tracking techniques for CT angiographic timing[J].Radiology,2005,236(1):369-370.
[7]李伟,李锦蓉,兰勇,等.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53-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