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中条码技术的应用研究(江门市中心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中条码技术的应用研究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中条码技术的应用研究
谭伟锋①
①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529030,广东省江门市北街海傍街23号
摘 要 目的 探索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LIS 系统通讯中条码技术的应用。
方法 通过分析实验室仪器通讯的协议结构、数据包,了解通讯协议及双向通讯技术,同时将条码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结论 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条码技术的应用提高了LIS 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 双向通讯、条码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
1 1 引言引言引言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的发展,数字信息已经涵盖医院的每个部门,作为医疗过程中提供临床诊断、治疗依据的实验室,在各级医疗系统中都提高了重视的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院检验科的仪器多,工作量大,所以LIS 系统必须支持从标本接受、预处理到检验报告的整个检验工
作流程,能够与自动化检验仪器连接,控制检验仪器的工作并采集检验结果[1]。
条码在实验室仪器
自动化中成为很重要的工具,同时条码的应用降低了临床实验室标本的差错率[2]。
尽管我院很早就应用了LIS 系统, 但以前是单向通讯方式的系统,这个系统中条形码没有使用及双向传输的功能。
LIS 系统和实验室仪器存在一个关键环节:联机接口,即计算机与实验室仪器的通信。
通过分析实验室仪器与计算机的通讯,以条码作为关键信息载体,实现实验室仪器与计算机的双向通讯。
通过引入双向条码技术应用我院检验信息系统有了质的变化,减少差错、提高效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2 2 双向通讯分析双向通讯分析双向通讯分析
现在实验室网络结构是将各数字实验室仪器通过RJ45网络接口(TCP/IP 协议)或RS232串口和
LIS 系统终端连接,终端负责数据采集并上传至服务器[3] 。
2.1 2.1 协议数据包结构协议数据包结构
协议数据包结构 协议数据包是协议传输的最小单元。
每次传输,无论数据量的大小,都要满足构建完整协议数据包的要求。
完整的一个数据包有三个层次的数据信息组成(图略):
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也称之为消息(Message),即一条消息中包含多个消息段(Segment),每个消息段又分为多个字段(Field),一个字段可能分为多个组件(Component),组件又可能分为多个子组件(Sub Component)。
消息段、字段、组件、子组件内容按照分隔符划分。
2.2 2.2 协议通讯协议通讯协议通讯过程过程过程 首先是通讯握手过程,客户端(仪器)发起连接ORU(Observational Results Unsolicited),和服务器端(LIS 终端)建立通信通道;服务器端对接收到的ORU^R01 消息确认ACK (Acknowledgment)。
客户端发送数据流,服务器端如果接收到MS(起始字段),开始接收样本数据,直到接收到ME (结束字段),解析MS(描述字段)到ME 之间数据得到一个样本数据;如果接收到非MS 开头的数据,则为无效数据,直接抛弃;如果超时,则断开连接。
如果是双向通讯,客户端发送工作单查询信息:ORM(General Order Message),工作单属于是Order 信息,基本上与Order 相关的动作都使用这种消息类型,例如创建一个新的order、取消一个order 等等,这里是客户端请求LIS 重新填写order 消息。
服务器端接收并分析数据,对ORM^O01 消息的确认;服务器端回传信息ORR(General Order Response Message),这里返回order(即工作单)的完整信息。
通讯结束,断开连接。
2.3 2.3 基于条码技术的双向通讯基于条码技术的双向通讯
基于条码技术的双向通讯 工作人员通过实验室仪器的用户界面(GUI),设定仪器参数并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实现了检验项目请求、检验结果传送等交互[4]。
工作人员完成样本的筛检、上机后,
便开始了仪器与计算机的通信过程, 数据的通信流程如下面的顺序进行。
2.3.1 2.3.1 实验室仪器向实验室仪器向LIS 查询检验项目
查询检验项目 装有检验样本的检验架连续不断地由加载器送进仪器检验, 通过仪器上的条码扫描枪读取样本ID 以后,以此为关键字向LIS 终端发送工作单查询信息(ORM),查询样本的检验项目。
用户可在GUI 设置等待时限,如果超时则仪器认为查询失败,仪器进行下一样本查询。
2.3.2 2.3.2 LIS LIS 终端向仪器返回检验项目
终端向仪器返回检验项目 LIS 终端接受到请求后,LIS 系统根据样本ID 从医嘱信息查询该病人的检验收费项目,通过字典对照查到该病人需要做的检验项目;LIS 终端查询到检验项目后回传信息(ORR),即返回工作单的完整信息。
2.3.3 2.3.3 仪器向仪器向LIS 发送检验结果发送检验结果 根据从LIS 获取的检验项目信息,仪器控制中心将样本送交检验单元进行检验。
检验完成后,仪器将检验结果按顺序向LIS 终端发送一个完整的信息(Message),该信息包含多个消息段(Segment)即检验项目结果。
LIS 系统通过提取消息段中多个字段(Field),然后和字典比较,得出该病人的检验结果。
3 3 条码在双向通讯中的应用条码在双向通讯中的应用条码在双向通讯中的应用
条码是一个高效的设别工具,利用条码作为关键信息载体,条码在实验室仪器自动化中起到很
重要的作用[5]。
3.1 3.1 住院病人条码管理处理流程住院病人条码管理处理流程住院病人条码管理处理流程
● 由临床医生在病区医生工作站上开医嘱,完成检验项目申请,保存时记录申请时间、医生、病人、项目等;
● 由病区护士确认医生开列的医嘱,生成并打印条形码标签;护士通知病人作标本采集前准备(留标本说明及注意事项),并按提示将条形码标签贴在相应的试管上(注意贴上标签后条码要竖贴并保持平整),确认时记录确认时间及确认人;
● 医嘱执行处理(护士抽血或留标本),核对条码试管为病人采集标本,然后及时在系统中将该批标本作执行确认,记录采集时间、采集人。
并及时将标本送检验科。
● 检验科标本接收,逐个扫描标本条形码,确认接收;记录接收时间、接收人;标本处理分检中心根据检查的项目对标本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标本及时进行退回处理,由病区护士重新生成条形码,重新采集标本;
● 标本上机及发报告:标本上机或手工检验前,先对样本编号并打印当日工作清单(包括样本编号、病人信息、检验项目等信息),检验医师根据工作清单进行处理。
当手工项目时,出结果后,检验医师根据样本编号调出申请单信息,输入结果后出报告;当不具备双向通讯的检验仪器处理时,检验医师根据样本编号,在相对应的架号上输入ID(样本编号)并编写工单;对于具备双向通讯的检验仪器处理,检验医师只需将贴有条码的试管直接上架,仪器将取得条码编号作为仪器上样本ID,通过仪器与LIS 系统的双向通讯,可将所做标本的项目列表发送到仪器上,在做好向LIS 系统传送结果,系统将根据ID 找到该标本的样本编号,使结果与病人信息加以对应。
3.2 3.2 门诊病人标本条形码处理流程门诊病人标本条形码处理流程门诊病人标本条形码处理流程
● 由门诊医生在医生工作站上开处方,完成检验项目申请,保存时记录申请时间、医生、病人、项目等;未收费的处方可以修改、删除。
● 病人到收费处交费,由门诊收费处确认收费打印发票,如果有化验项目,此时一并打印条码(可预先设置,自动组合项目合并打印)。
● 病人根据条码上的提示信息去相关窗口留取标本,通过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将条码纸中第一联贴于待检验的标本上(第二联留做取报告单)。
● 检验科标本接收,不合格的标本及时进行退回处理,并通知病人前来重留标本;合格标本同住院流程。
● 标本上机及发报告:与住院流程同。
4 4 总结总结总结
随着实验室仪器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很多仪器都具备条码阅读功能,结合LIS 系统的双向通讯功能,使得LIS 系统功能更加完善。
通过我院的实际应用,相关工作人员的使用反馈,条码技术的应用使得LIS 系统更加有效率,既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减少工作中的差错。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
[2] RANDALL TH,DONNA JP,MT(ASCP)puter-Assisted Bar-Coding System Significantly Reduces Clinical Laboratory Specimen Identification Errors in a Pediatric Oncology Hospital [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8,2:219-224.
[3] 郭幽燕,韩向非,李昕.医院联机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10:227-229.
[4] 陈铁英,贺嘉嘉,高育林.基于ASTM 的检验仪器双向通信控制的研究与实现[J].医学信息,2008,21(5):577-580.
[5] Bruce Wray.Bar Codes as a Powerful Automation Tool./articles.asp?id=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