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法在医院护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而基础护理职能却日益忽略,相应的生活护理职能主要由 护工承担⑵。护工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陪护和日常生 活护理工作的人员,属于非卫生技术人员⑶。医院护工服务质 量将直接影响到病人安全。本研究选用FMEA法对医院护工管 理中薄弱环节予以识别,采取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 患,提高护工服务质量。
2结果
干预后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 RPN值均下降到95分以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 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见表1。
制定FMEA表,小组成员对每一失效模式的严重性(S)、 可侦测程度(D)和可能性(0)打分,均采用1T0分10个等级 计分,最后计算风险指数(RPN), RPN=SxDx0o在医疗领域 内,当RPN>125分时,被认为应当立即采取改进措施⑺。将RPN 值从高到低排序,以此决定问题的轻重缓急,RPN分高者采取 优先改进措施。最后根据各FMEA成员评分计算出平均值作为 最终的RPN值。6个月后FMEA成员再次对医院护工管理的各项 失效模式进行干预后评估。
1.2.3.4创新开展护工整体循环陪护服务模式 医院将一个病区的护工组成小组,实行12小时倒班制, 每组设小组长一名,负责小组护工工作安排及质量督查。护 工实行倒班制,可以节约护工人力资源,提高护工服务的效率 回。在团队中每个护工既职责分明又团结协作,组长随时督导 检查,服务质量较前有了明显提高,医患都很满意。实行新模 式后,护工不再24小时吃住洗都在医院,护工私人物品不再堆 放在病区,病区环境更整洁。 1.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干预前后各 风险指数评分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按a=0.05的检验 水准,P<0.05表明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措施有效。
法
1.1 一般资料医院核定床位500张,长期在院护工有50 人,均分布在医院的12个病区。护工管理由临管办总负责、病 区护士长及护工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FMEA法,FMEA法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安全管理 影响很大,全球著名医院评审机构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 员会(JACH0),在2001年时推荐使用FMEA法作为医疗机构前 瞻性风险的评估工具⑷。FMEA法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团队性 的特点间。它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造,以杜绝或减少缺 陷的发生,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间。 1.2.1组建FMEA小组,查找失效模式 医院组建FMEA小组,由临管办负责人任组长,各科护士 长及护工管理中心主管为组员。FMEA成员针对医院护工管理 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查找出潜在的8个 失效模式,并找出相应的失效风险因素。 1.2.2风险评估
S
干预前干预后
院感防护意识差
培训不到位
6
4
生活护理知识缺乏
培训不到位
8
6
生活护理技能缺乏
培训不到位
6
5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到位 缺乏有效监管
7
6
护工私人物品乱堆放
护工24h在院
6
4
单独做护理技术操作 岗位职责不明确
7
5
护工不愿陪护重病人
工作量大
5
4
t值
3.668
P值
0.003
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o结论:运用FMEA法很好地识别出了医院护
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实施预见性的管控措施,使护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FMEA法;医院护工;护工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临床护理工作难 以满足患者需求,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繁忙, 由家属长期照料患者已不现实⑴。现阶段护士的职能不断扩
20 学术研讨
CHINA RURAL HEALTH
FM EA法在医院护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马云娟殷燕萍张玉萍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11 )
【摘要】目的:探索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提高医院护工服务质
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护工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 ,制定 和执行干预措施,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比干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评分 ,采用 SPSS17. 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后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均低于
1.2.3制定改进措施 1.2.3.1制定护工岗位职责减少安全隐患 医院制定了护工岗位职责,规定护工不得单独从事护理 技术操作。护工负责病人的“三短、六洁”:头发短、胡须短、 指(趾)甲短;被服、身体皮肤、头发、口腔、会阴、引流管周 围清洁。护工和护士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极大地减少了 护理安全隐患。 1.2.3.2加强岗前岗中培训提髙护工职业素质 目前护工整体呈现高年龄、低学历现状,知识储备与技 能水平有限,难以符合社会居民较高的护理需求闯。为提高护 工职业素质,新护工上岗前要经过3天的岗前知识技能培训: 包括岗位职责、生活护理技能等,再上岗带教一周:由技能好 的老护工一对一带教。考核合格后才能单独上岗。护士长对 新护工进行为期2周的跟踪指导。医院每月会请护士长对护工 进行护理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院感防护知识的培训等。 1.2.3.3运用360度考核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医院制定了护工工作质量考核表、满意度调查表、护工 管理考核办法等。对照标准,护工管理中心主管及各科护士
马云娟(1978-),女,江苏帯州人,临管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管护师、高级健康管理师,本科,研究方向是医院卫生管理。 殷燕萍、张玉萍,护士长。
!019.08 I中国农村卫生• 201 9年第15期
学术研讨 21
CHINA RURAL HEALTH
表1医院护工管理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
潜在风险因素
D
干预前 干预后
4
4
7
5
7
4
6
3
6
3
5
4
8
2
5
3
4.410
0.001
0
干预前 干预后
5
3
6
3
6
4
6
3
5
3
5
2
7
3
4
2
6.594
0.000
RPN
干预肓『干预后
120
48
336
90
252
80
288
45
210
54
150
32
392
30
100
24
4.747
0.002
(长)每日巡查,临管办不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护工服务满 意度调查,听取医护患多方的意见建议。通过运用360度考核 法从医护患多个视角对护工服务进行考评,更好地提升了护 工服务质量。
2结果
干预后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 RPN值均下降到95分以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 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见表1。
制定FMEA表,小组成员对每一失效模式的严重性(S)、 可侦测程度(D)和可能性(0)打分,均采用1T0分10个等级 计分,最后计算风险指数(RPN), RPN=SxDx0o在医疗领域 内,当RPN>125分时,被认为应当立即采取改进措施⑺。将RPN 值从高到低排序,以此决定问题的轻重缓急,RPN分高者采取 优先改进措施。最后根据各FMEA成员评分计算出平均值作为 最终的RPN值。6个月后FMEA成员再次对医院护工管理的各项 失效模式进行干预后评估。
1.2.3.4创新开展护工整体循环陪护服务模式 医院将一个病区的护工组成小组,实行12小时倒班制, 每组设小组长一名,负责小组护工工作安排及质量督查。护 工实行倒班制,可以节约护工人力资源,提高护工服务的效率 回。在团队中每个护工既职责分明又团结协作,组长随时督导 检查,服务质量较前有了明显提高,医患都很满意。实行新模 式后,护工不再24小时吃住洗都在医院,护工私人物品不再堆 放在病区,病区环境更整洁。 1.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干预前后各 风险指数评分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按a=0.05的检验 水准,P<0.05表明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措施有效。
法
1.1 一般资料医院核定床位500张,长期在院护工有50 人,均分布在医院的12个病区。护工管理由临管办总负责、病 区护士长及护工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FMEA法,FMEA法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安全管理 影响很大,全球著名医院评审机构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 员会(JACH0),在2001年时推荐使用FMEA法作为医疗机构前 瞻性风险的评估工具⑷。FMEA法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团队性 的特点间。它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造,以杜绝或减少缺 陷的发生,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间。 1.2.1组建FMEA小组,查找失效模式 医院组建FMEA小组,由临管办负责人任组长,各科护士 长及护工管理中心主管为组员。FMEA成员针对医院护工管理 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查找出潜在的8个 失效模式,并找出相应的失效风险因素。 1.2.2风险评估
S
干预前干预后
院感防护意识差
培训不到位
6
4
生活护理知识缺乏
培训不到位
8
6
生活护理技能缺乏
培训不到位
6
5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到位 缺乏有效监管
7
6
护工私人物品乱堆放
护工24h在院
6
4
单独做护理技术操作 岗位职责不明确
7
5
护工不愿陪护重病人
工作量大
5
4
t值
3.668
P值
0.003
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o结论:运用FMEA法很好地识别出了医院护
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实施预见性的管控措施,使护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FMEA法;医院护工;护工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临床护理工作难 以满足患者需求,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繁忙, 由家属长期照料患者已不现实⑴。现阶段护士的职能不断扩
20 学术研讨
CHINA RURAL HEALTH
FM EA法在医院护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马云娟殷燕萍张玉萍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11 )
【摘要】目的:探索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提高医院护工服务质
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护工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 ,制定 和执行干预措施,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比干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评分 ,采用 SPSS17. 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后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均低于
1.2.3制定改进措施 1.2.3.1制定护工岗位职责减少安全隐患 医院制定了护工岗位职责,规定护工不得单独从事护理 技术操作。护工负责病人的“三短、六洁”:头发短、胡须短、 指(趾)甲短;被服、身体皮肤、头发、口腔、会阴、引流管周 围清洁。护工和护士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极大地减少了 护理安全隐患。 1.2.3.2加强岗前岗中培训提髙护工职业素质 目前护工整体呈现高年龄、低学历现状,知识储备与技 能水平有限,难以符合社会居民较高的护理需求闯。为提高护 工职业素质,新护工上岗前要经过3天的岗前知识技能培训: 包括岗位职责、生活护理技能等,再上岗带教一周:由技能好 的老护工一对一带教。考核合格后才能单独上岗。护士长对 新护工进行为期2周的跟踪指导。医院每月会请护士长对护工 进行护理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院感防护知识的培训等。 1.2.3.3运用360度考核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医院制定了护工工作质量考核表、满意度调查表、护工 管理考核办法等。对照标准,护工管理中心主管及各科护士
马云娟(1978-),女,江苏帯州人,临管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管护师、高级健康管理师,本科,研究方向是医院卫生管理。 殷燕萍、张玉萍,护士长。
!019.08 I中国农村卫生• 201 9年第15期
学术研讨 21
CHINA RURAL HEALTH
表1医院护工管理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
潜在风险因素
D
干预前 干预后
4
4
7
5
7
4
6
3
6
3
5
4
8
2
5
3
4.410
0.001
0
干预前 干预后
5
3
6
3
6
4
6
3
5
3
5
2
7
3
4
2
6.594
0.000
RPN
干预肓『干预后
120
48
336
90
252
80
288
45
210
54
150
32
392
30
100
24
4.747
0.002
(长)每日巡查,临管办不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护工服务满 意度调查,听取医护患多方的意见建议。通过运用360度考核 法从医护患多个视角对护工服务进行考评,更好地提升了护 工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