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心理缺氧”怎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职场人“心理缺氧”怎调节
作者:张玫
来源:《人生与伴侣》2014年第15期
氧气,对于人类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当一个人的心灵失去氧气,人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在职场中,我们的工作始终都是周而复始的,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不爱说话。

面对工作也感到说不出的倦怠,甚至不愿和同事朋友沟通,一遇到繁琐的问题便容易暴躁。

无法改观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感到内心憋闷,透不过气来。

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心理缺氧”。

以“厌职、厌倦和心理危机”为主要症状的“患病”人群常感到身体疲劳、心理倦怠、
情绪低落,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有种强烈的危机感。

那么,是哪些原因抽走了我们心灵的“氧气”呢?
首先,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压抑的人际氛围,成为“心理缺氧”的重要原因。

其次,当面对竞争时,国人骨子里的忍耐力,让我们不断承受压力而忽视了对压力的释放。

工作和生活的比重急剧失衡,也会导致情绪上的“耗竭”,造成“心理缺氧”。

再次,“自我欺骗”心理使人们对不愿面对的事在潜意识中采取逃避心理,并从大脑中找出似乎“合理”的理由做借口。

当你“心理缺氧”时不妨试试以下调节方法: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提升上,爭取成为无法被取代的人。

外界因素无法改变,但自己却是可以提高的。

很多人的焦虑其实是来自“本领恐慌”,不妨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充电,上些提升兴趣能力的培训班或心灵辅导课是不错的选择;其次,要用定力克服生活“瓶颈”期。

感到“心理缺氧”,往往是生活遇到“瓶颈”的时候。

要正面去解决问题,不能逃避。

每当度过一个“瓶颈”期,内心会得到更快的成长。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会;再次,要学会享受家庭温情和自我调整。

“心理缺氧”的人,大多是将醒着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

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公务,抽空和家人去郊游、看场电影,或找朋友打场球、聊聊天……都会给心灵带来氧气,让情绪得到放松。

(摘自《江南保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