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
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
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
动的效率。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习自学的兴趣。
1.设疑问难。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关键问
题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
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笔者强调学生要按照自
学指导,一边学习,一边思考。
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将相和》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为何不和?怎么又和好了呢?”抓住主
要的问题来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兴趣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2.入情入境。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对《鸟的天堂》《黄山松》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图片、课件,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朗读,
视听结合。
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获得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3.读写结合。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并设置
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巩固本课的学习。
如教《企鹅爸爸》一文,笔者先让他们通过读,找
到最让他们感动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在小组内读,再在班内赛读。
激发学生强烈
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
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心是最强的动力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
学生自学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笔者要求学生查资料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阅读中回答笔者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
看书,积极动脑思考。
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
老师要用心设计自学指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
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方法是最基础的保障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如《天窗》一文的教学,先精讲第二部分,让学生了解想象与天窗的关系,最后放手让学生
想象。
可见,学生对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已有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
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教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还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
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方法是能力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
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
所以,笔者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
去自学,读懂短文,还积极在班里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同学们能相互学习,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四、习惯是最恒久的动力
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经常对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
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意义,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
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
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精心培养并持之以恒,
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
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做摘抄或做笔记等。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着力
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写。
教《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一文时,突出抓好描写大海的变化及渔夫和老太婆的语言这两个重
点片段的教学。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老太婆提出哪些要求?大海有什么的变化。
学生通过朗
读课文,找出重点词句,小组讨论,深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思想溶在一起,逐步体会到老太
婆的贪得无厌。
通过教学,让学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明白贪得无厌只会失去一切,一无
所有,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读写人记事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通
过语言和环境的渲染来了解文章的内涵。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
所以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
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
此外,还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同学,让他们介绍自己的
做法,使同学“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