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嘉言对江医学的影响与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从其对旴江医学影响的方式、对旴江对旴江医学重医德思想的影响与贡献等方面加以论述。
其传。
而在旴江医家中,大概只有南昌的罗子尚为喻嘉言的亲授弟子。
1.2…授课讲学…在喻嘉言之前,中医的学习和传承基本采用师带徒的模式。
喻嘉言出家为僧时,熟知讲经说法的教学模式,他在中医的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并大开讲堂,广收门徒,向来自各地的求学者及同仁讲解“伤寒”“瘟病”等,成为中医历史上课堂教学的第一人,并培养了一大批如徐忠可、程云、陈骥等有成就的医家,为中医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3…著作…喻嘉言著作等身,除著有《寓意草》《医门法律》和《尚论篇》等著作外,他还撰有《伤寒尚论篇次仲景原文》《伤寒抉疑》等十余部有影响力的著作[1],这些著作对旴江医家影响较大,如清代南城的谢星焕、清代南丰的李铎等,其中谢星焕受其学术影响尤深并成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1.4…私淑或再传…喻嘉言的私淑或再传弟子较多,有影响力的如再传弟子清代著名医家尤在泾,其师
马俶亦私淑喻嘉言。
其中旴江医家中较著名的再传弟子为清代舒驰远,江西进贤人,因获交喻嘉言的弟子罗子尚,得《尚论篇》,读后大悟,自此专以《伤寒论》为宗,是继喻嘉言之后又一温热派大家。
火神派宗师郑钦安在《伤寒恒论》中,所引伤寒论条文悉遵舒驰远《伤寒集注》;近代伤寒大家汪莲石,在学术上崇尚舒驰远之《伤寒集注》,后来培养出恽铁樵、丁甘仁等誉满全国的中医名家[2]。
1.5…间接影响…受喻嘉言间接影响的医家很多,如孟河医派开创者费伯雄,因其师王九峰为喻嘉言之弟子,故孟河医派的诸多医家受喻嘉言学术思想影响较大。
旴江医家如张佩宜,祖籍江苏镇江,年轻时即师从扬州名医李宏远学医,后又在扬州小茅山攻读医书,期间学习均以孟河医派为主,赴江西南昌行医后与同道创办“神州医学会”,在江西医药界位列“四大金刚”之一[3],其重脾胃思想亦受喻嘉言影响。
2…喻嘉言对旴江医学学术思想的影响与贡献
2.1…开启旴江医家重《内经》《伤寒》之风…喻嘉言非常重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
他在《医门法律》中发挥《内经》精气理论,“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创立“大气论”,深刻地揭示了气的运动变化规律[4]。
喻嘉言还结合《内经》“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等认识,辨析《内经》“秋伤于湿”之不足,创立“秋燥论”,对秋燥为病及其治疗颇有卓见,可谓对燥症认识深刻之大家。
他创立的清燥救肺汤,成为秋燥治疗之经典名方。
后世叶天士的“燥自上受”、张锡纯的“大气下陷”之证的认识多源于喻嘉言。
喻嘉言对《伤寒论》的研究独树一帜,他提倡
* 作者简介:王茂泓,男,博士,主任中医师。
E-mail:***************。
伤寒三纲鼎立说,并认为《伤寒论》法中有法,方中有法,书中397条条文乃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
三纲鼎立说后来成为《伤寒论》研究中的重要学术流派。
喻嘉言临证擅用经方。
《寓意草》所载病案大部分为经方验案。
如以旋复代赭汤治愈呃逆、膈气,理中汤治愈痞块、溺水、疟疾、痢疾,以桃核承气汤加附子、肉桂治愈伤寒坏症两腿偻废等。
对秋燥伤肺的咳嗽、喘鸣、呕噎,常用他创制的名方清燥救肺汤,此方亦脱胎于仲景竹叶石膏汤。
由于喻嘉言的广泛影响,此后,旴江医学尤重《内经》《伤寒》。
如清代谢星焕,治崇李东垣、喻嘉言之学,熟读经典,善治疑难奇险、误治失治之症,并编纂成《得心集医案》,分伤寒、杂症等21门。
清代舒驰远在《伤寒论》注家中,尤其推崇喻嘉言之《尚论篇》,他所著《伤寒集注》多以《尚论篇》为基础。
民国时期临川李元馨对《伤寒》《金匮》等典籍攻研尤深,善用经方,治疗急重症疗效卓著。
其弟子虞胜清主编《金匮要略类编》等书。
现代医家临川傅再希熟读《内经》等经典著作,撰有《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专著,被誉为江西中医界的“活字典”。
现代医家姚国美、姚荷生家族,以《伤寒论》为学医津梁,重点深入,触类旁通,被誉为真正的“伤寒专家”……至此,旴江医家形成了重《内经》《伤寒》之风。
2.2…重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喻嘉言深受李东垣的影响,在内伤杂症的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倡导甘温建中、扶正固本的学术思想。
临床中非常重视脾胃,他师法仲景特别强调甘温建中。
在生理上,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谓“四气无土气不可,五脏无胃气不可”“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土为万物之母,万物之蕃茂,莫归根于土,人体生命活动无不与脾胃休戚相关”。
他既强调脾阳的重要性,也重视胃阴。
他认为“肾中真阳,阴精所载;胃中真阳,津液所胎。
”并非常重视胃津的护养。
如外感之后虚热应着重生胃中津液;阳明热盛者当急下存阴;秋燥伤肺者当甘寒柔润,肺胃兼顾。
他提出了“脾偏于阴,则和以甘热;胃偏于阳,则和以甘寒”等脾胃病的用药要点。
他关于胃津的学术思想补充和发展了李东垣的脾胃理论,对叶天士及后世的胃阴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5]。
对于虚劳损证的治疗,喻嘉言亦非常重视脾胃,认为损及脾胃者预后较差,明确提出“自上而下者,过于胃则不可治”“自下而上者,过于脾则不可治”。
叶天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发展了喻嘉言的学术思想[6]。
对于疑难病证,喻嘉言亦大多从脾胃论治。
如体系,在萌芽阶段都是喻嘉言提出来的。
喻嘉言根据伤寒三纲鼎立说,结合温病的临床实际,又提出并阐述了“温病三纲鼎立”,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温病的病因病机,他发展了《黄帝内经》伏邪之说,认为“阳分之邪浅而易疗,阴分之邪深而难愈。
”并跳出了伤寒圈子,开辟了温病养阴护液的先河。
民国吴锡磺《中西温热串解》“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名言,实源于此[7]。
喻嘉言温病三纲鼎立的学术思想,对旴江医家影响深远。
现代医家南昌万友生治学崇尚《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兼采上自《内经》《难经》,下及历代寒温各家学说之长,撰《伤寒知要》《寒温统一论》等书,倡导寒温统一。
南昌以姚国美为代表的“姚门医派”,世代相传十三代,名医辈出,虽以伤寒六经辨证为主,但也加入了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
3…喻嘉言对旴江医学临证思维方法的影响与贡献3.1…“先议病后用药”思维方法的影响…喻嘉言强调治病必先识病,他在《寓意草》强调“先议病,后用药”的诊疗程序,并自订议病格式。
这是对辨证论治思想的一种发挥。
他批评时医不重经典,
,旴江医家受如谢星焕、李铎不仅治学及思维方法深受喻嘉言的影响,而且在医案格式上也效仿喻嘉言。
谢星焕继《寓意草》之遗风,著《得心集医案》,载医案250例,包括大量疑难危重案,其论病议病切中肯綮,值得今人借鉴。
清南丰名医李铎终日应诊,医毕亦仿《寓意草》,将病者姓名、年纪、体质、脉证及酌用方药随笔记录,“并抒已见,增以议论”,如此数十年而不辍,积医案原稿20余卷,著成《医案偶存》。
3.3…订立医门戒律对旴江医学的影响…喻嘉言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津梁,参照佛学戒律制定中医临床规范,著成《医门法律》。
所谓法,是阐明治疗之术和运用之机。
乃穷源《内》《难》两经、深究《金匮》,注重色脉会参为其特点;所谓律,指出一般医生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容易发生的错误,而提出的禁例。
故《医门法律》既是一部论病析治之作,又是一部为临床医生诊疗立法、定律、纠偏之书。
《医门法律》对旴江医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清南城曾鼎少年习医,曾寄居喻嘉言禅息之所豫章白马庙,苦读喻嘉言著作,尤其醉心脉理,凡有客至,常试诊其脉,无病者亦诊之。
尝谓:“心熟平脉,乃识病脉也。
”如是八年,才开始出诊,疗病奇验颇多,声誉日起,著作亦颇丰。
4…喻嘉言对旴江医学重医德思想的影响与贡献4.1…济世救人,承佛学慈悲之怀…喻嘉言不仅医学理论精深,而且医德高尚,承佛学慈悲之怀,济世救人。
喻嘉言认为“医之为道大也,医之为任重也”,故为医者须怀活人济世之仁爱之心。
《寓意草》中记述了多例他为患者亲自煎汤喂药守护之案例,如“辨黄咫旭乃室膈气危症用缓治法而愈”案中,由于他“全神照应,药必亲调”,患者转危为安。
喻嘉言对待患者,不论富贵贫贱,皆怀恻隐之心,对穷苦患者尤其如是。
他不仅对贫穷患者送医给药,还经常在药包中默默夹带银两以行资助。
喻嘉言不仅提倡医德自律,感慨医之责任重大,还将佛门戒律借鉴于医门中,著《医门法律》严诫医家。
受其影响,后世的旴江医家常常心存仁义,廉洁纯良。
他们不仅“重医德”“不计酬报”“救人之急不避风雨”,而且“施药济人”“以济世为怀”。
谢星焕在南城、金溪一带行医40余年,对因疾求诊者,不论路途远近、白天黑夜,从不推辞,他每年从端午至重阳都自制“金不换正气丸”施药,受益者不计其数。
旴江医家姚国美,乃民国期间南昌名医,他对穷苦患者不仅不收诊金,甚至药费都解囊相助。
他还带头捐赠3年诊金募化重修佑民寺,并设门诊部为广大百姓治病送药,从事公益名声大噪,后来南昌城内有“请了姚国美,死了也不悔”的民谣流传。
4.2…以人为本,破“医不叩门”之规…古人很久以来就有医者三戒: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
尤其是“医不叩门”,基本成为医界之定规。
然而,喻嘉言以济世为怀,常常不顾医者叩门之尴尬,一心赴救。
在《寓意草》“直叙顾明二郎三郎布痘为宵小所误”案中,一位顾公子发水痘,前医误诊,喻嘉言发现后告知家长,家长不信,他反复游说,并写信“其辞激切,不避嫌疑”,连送信的书童都说他不觉得羞辱吗,他回答“余岂不自爱”,但有能救活人的机会,怎么能不去争取呢?
受其影响,后世旴江医家常常不顾个人安危,力排众议,救治危重患者。
如民国抚州名医李元馨治一霍乱患者,腹痛吐泻多日,肢厥脉停。
诸医皆考虑虚寒而投以理中、四逆辈无效而束手无策。
患者昏迷不省濒于不治。
李元馨则诊断为真热假寒,热深厥深、热结旁流,力主大承气汤攻下。
其家属坚决反对,经其反复说理,最后以大黄甘草汤不时灌服而瘥。
清朝抚州崇仁名医陈立,晚年(下转第22页)
,
,
报), 2015, 30(8):2 828-2 831.
[9]高晓娟, 赵丹, 赵建军, 等.甘草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 2017, 23(2):193-198.
[10]刘吉刚,董桂英.桂枝汤临证应用分析[J].北京中医药, 2015,
34(8):645-646.
[11]李慧明, 冯莎.从营卫失调探讨风水的病机与治疗[J].河南中医,
2013, 33(2):159-161.
[12]孙理军.《内经》水肿病发生机制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 38(6):8-11.
[13]李敬孝, 王加志.风水辨治规律浅析[J].中医药学报, 2004,
32(1):1-2.
[14]汪艳.浅议风水[J].四川中医, 2014, 32(8):28-29.
[15]王慧如, 陈子杰, 梁艳, 等.浅析秦伯未治疗水肿六法[J].中医学报,
2017, 32(229):964-967。
[16]高明慧, 李冉, 宋慧荣, 等.麻黄、附子古今配伍应用[J].河南中医,
2019, 39(3):329-331.
[17]张天星, 贺娟.“越婢汤”方义考辨[J].北京中医药大学报, 2015,
38(9):591-593.
[18]吴斌, 刘英锋.从六经病机览视水饮辨治规律[J].环球中医药,
2013, 6(12):908-910.
[19]赵蓬, 张柏林.张柏林治疗水肿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 2016,
35(7):649-650.
[20]刘永刚.张仲景“从表求治”思想探析[J].江苏中医药, 2015,
47(4):8-9.
[21]黄燕峰, 魏连波.《金匮要略》治肾十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
志, 2015, 16(12):1 106-1 108.
[22]鲍艳举, 花宝金.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无阳”辨析[J].江西中医药,
2007, 38(291):19-20.
(收稿日期:2020-03-08)编辑:宋超
精通中医,他不仅“以救死扶伤,济人为本”,治病
不计酬报,一心赴救,而且离世时一贫如洗。
4.3…开门办学,传道授业无保留…喻嘉言晚年认识到中医教育的重要性,他开始致力于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并著成《寓意草》,收录了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病案60余则。
每案记述患者发病情况、症状体征、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分析病因病机,毫无保留阐明治法方药,还以设问的方式,讨论其关键和疑难所在。
此外,他还开门办学,广收门徒,讲解自己的临证心得、学术精粹,传道授业毫无保留。
受他影响,后世的旴江医家传道授业大多毫无保留。
民国时期,旴江医学虽遭摧残,但旴江医家仍奋起努力,传道授业毫不懈怠。
1913年文霞甫在南昌组织创立了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1925 年姚国美先生积极要求振兴中医事业,发起组织成立南昌神州医学会,后在此基础上又成立江西国医专修院;1931年吴琢之发起创办中央国医馆江西分馆;1948 年许寿仁在南昌发起成立江西中医学校。
这些医家开启了旴江流域培养中医人才及传承中医药的辉煌事业。
综上所述,喻嘉言对旴江医学的影响深远,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
参考文献
[1]隋华, 韩喆, 战丽彬.喻嘉言生平考略[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1(3):11-13.
[2]舒驰远.舒驰远伤寒集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3]张小萍, 王茂泓.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M].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4]何晓晖, 陈明人, 简晖.旴江医学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65.
[5]何晓晖, 葛来安.旴江医家脾胃学术思想述略[J].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报, 2014, 26(5):1-4.
[6]阎星诗, 刘景超, 洪素幸.试述《寓意草》中喻嘉言的建中思想[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4(1):8-9.
[7]李今垣.喻嘉言的学术思想[J].天津中医药, 1987(6):33-34.[8]冯倩倩, 李丛.谈旴江医家学术思想的关联性—以谢星焕、李铎、
喻嘉言为例[J].江西中医药, 2016, 47(407):7-11.
(收稿日期:2019-05-01)编辑:李丛
(上接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