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中职《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147
· ·亿千米。

可用数学基本图形来说明的地理概念也很多,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过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黄金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

2.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计算
主要涉及到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

以时间的计算为例,2014年四川地理高考第1题:“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时差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题干上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是A 选项:1日17时30分。

再比如关于等值线的计算,2014年四川地理高考第7题和第13题,第7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13题考查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特征,两题均考查了学生从等高线中获取地理知识并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计算问题广泛存在于平时地理学习和高考中。

因此,关于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和气温垂直递减率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在近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3.用数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及地理规律
对于平时一些看似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解释,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例如,解释并证明地球上所有点的角速度相同,而任意点线速度是赤道上点的线速度和该点纬度的余弦值的乘积;解释热力环流的成因;解释高空盛行西风的原因和摩擦层风的成因。

以上这些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均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推导证明。

二、对高中教师和高中学生的几点建议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建议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它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均与地理学科间关系密切。

因此,在地理教学当中如果能适当地,巧妙地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知识去解决高中地理教学的某些问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当地应用其它学科知识来进行地理教学时,高中地理教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平时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还必须弄清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寻找到各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知识间的结合点。

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地理教学时首先具备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意识,因而在备课时才能不仅以地理单学科知识去备课,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其它学科知识去解决地理教学当中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多联系其它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构成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

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学科和数学学科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讲解地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降低教学难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清楚知道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在各章节的分布特征,把握好数学知识在各章节中教学地作用。

此外,教师要把握好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主次关系,一定要清楚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地理知识才是主要的,不能颠倒两者的主次位置。

要不然学生也不能真正的学好地理并理解地理学习的意义。

2.高中地理学生学习建议
虽然地理学科偏重于文科,但近年来高考地理普遍存在偏重自然地理的现象,而自然地理知识考点多数考查了学生对于数学读图分析能力在地理知识中的灵活应用程度。

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必须知道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相关储备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学好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因此,要学好高中地理,高中学生须从地理教材的知识当中去找出其它学科知识比如数学知识,将其应用在地理知识中以更好地思考并解决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这样既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好地理,也能促进地理学科和其它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此外,数学知识在地理中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并不是抽象无用的,而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常见的地理现象,从而达到最好的地理教学效果。

虽说地理学科和数学学科有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不是所有的教学难点重点都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的。

学生在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的一定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不能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的也一定不要去强制使用。

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可以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地理。

参考文献:
[1] 齐淑艳. 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 高振军. 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2).
[3] 刘复刚,王晓红.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数学方法[J].高师理科学刊,2004(11).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I.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II.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III.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PBL 教学法在中职《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葛璐璐
(黑龙江省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摘要】PBL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首创。

在中职《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PBL 教学法的具体过程包括:教师设计病例并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学习;各组成员课堂发言、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PBL 教学法 病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7-02PBL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讲述、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是是受体,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而与传统填鸭式的讲授法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转而成为指导者。

PBL 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了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学生以此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以中职《病理学》课程第六章常见疾病中的风湿病为例,说明PBL 教学法在中职《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PBL 教学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教师设计病例并提出问题病例:腿痛的小婷。

小婷,女,16岁,学生,因发热、游
走性关节痛、出红斑3天而入院。

入院前6天开始发热、畏寒、体温达39.5℃,但不规则。

伴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大量出汗和心慌等。

入院前5天出现双膝、踝关节发热、肿痛、行走困难。

入院前3天,四肢内侧和躯干出现红斑。

患者三年前曾有类似发病。

体检39℃,脉搏138次/分,血压正常。

双下肢内侧和躯干见环状红斑。

心脏听诊二尖瓣区可听到三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

血沉50mm/1h,抗“O”为700单位,咽喉拭子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问题:1.该患者患有何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2.该病病因为何?3.该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4.该病的临床表
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148
· ·现是什么?5.哪些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了该疾病?
二、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学习
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我校每班约有四十名学生,八个学生一组,将学生分为五组。

然后各分配一个问题给每组学生,刚好上述五个问题分配给五个小组。

之后,小组成员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认真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内容,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知识载体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事实上,在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之间会经历讨论、辩论、反复思索、广泛查阅、反复论证的复杂过程;同时也会经历互相探讨,互相解答疑惑的互助过程。

这些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式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其应变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得每一位小组成员在探索学习过程中都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最后小组成员对问题提出解答,形成发言提纲。

三、各组成员课堂发言、讨论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会有偷懒、倦怠的状态,对学习不够投入,对应用PBL 教学法的学习活动也会消极对待。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采取小组竞赛式的发言、讨论方式。

每一小组由一位成员代表全体成员发言,回答之前教师布置的问题,教师最后对其进行打分评价。

而这位小组代表不是由小组成员推选,而是由教师随机指定某位成员来完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
小组的八名成员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完成好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才能在课堂发言、讨论阶段有杰出表现,才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

在这一阶段,各组成员代表相继发言,运用自学过的知识阐述问题的答案。

之后同学们围绕着问题和答案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引导。

通过这些探讨、争论,学生们最终不仅找寻到了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非常深入和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
在第三阶段各组成员课堂发言、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上述五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及其因果关系。

然后教师对各组成员的发言和讨论进行客观地点评与打分,并对本次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并指出优缺点,以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总之,PBL 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探索学习、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真正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锻炼了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此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上述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将为学生今后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顾兴东
(吉林省舒兰市第十六中学 132600)
【摘要】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整合的分式辅助教师和学生数学教学,在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学习数学的模式、转变学生学习的方法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8-02如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具有几何作图、视频音频播放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实践后的想法与同仁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方式 1.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数学教学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或补充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特征进行常规的运算、作图、列表及模拟一个动态过程等,从而达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一课时,列表和作图这两步比较繁琐,非常费时间,教师几乎很难分出更多一点时间去讲解函数的性质,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则可以很快给出函数值和画出函数图像。

在这种应用中,把多媒体计算机与电视、投影仪、幻灯机等其它信息技术设备与教学一起使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计算机辅助学生数学学习
在练习训练中,可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出示,计算机会及时给予评判和指导,对于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计算机会自动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辅导,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快形成技能技巧。

计算机辅助学生学习这一过程,主要摆脱了传统的教师控制教学的局面,消除教师主观影响,真实地检测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免教师从事繁杂的工作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创造。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1)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激发对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参与活动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让数学生活化,形象化,让学生将生活认识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与认知这条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2)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授、板书的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使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运动变换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中,运用信息技术,把复杂图形中的三角形进行平移或旋转或翻折,学生比较容易找出其中对应关系,解决了全等三角形的这个教学难点。

同时,在图案设计中,利用网络资源,我们给学生呈现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能力,学生们创设了许多具有创意图案和有价值的作品。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建构学习数学的模式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也要根据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在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数学知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模式,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增强对数学知识应用和迁移。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达到了数学学习的真正的目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促使了数学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借助网络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研究,进而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这种研究性学习,为了使学生探索与合作学习,就要对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的积极的方式与方法。

例如在远程教育信息网的开通和校园网的建成,在教室里,学生不仅能听到本班老师的讲课,而且还能听到全国各地许多名师的讲课,打破了“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充了教学知识量,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

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