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复习试题(四)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复习(四)
一、选择题 1.
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2. 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地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下面叙 述不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 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 “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4•“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创作背景取自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5.
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祖祖
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 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
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B .土地改革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6. 某学校历史兴趣收集到“一颗白菜重 250斤,一个萝卜千斤重”等奇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遵循了客观规律 B .解放了思想
C .违背了客观规律
D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 成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青藏、川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共同纲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亩
④新藏、
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8•“安庆胡玉美酱园厂”是我省著名的名牌老店,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它走的道路应是 A.股份制 B .公私合营 C .独立经营 D .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9 •穿越时空,你于1954年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你可能亲历的活动是 A. 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确立的促进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是
A.民族自由联盟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大杂居、小聚居
11.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 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政治体制改革不成功,文革悲剧可能重新发生”,下列出现的流行语中不属于 那个疯狂年代的是 A.大字报
B .破四旧
C .造反有理
D.
一大二公
12.今年,某人六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
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 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 .《走进新时代》
C.《北京欢迎您》
D .《学习雷锋好榜样》
13. 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 20世纪五六十 出现
图中B 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4.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
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岌
Kttffi
A.大跃进一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A.开天辟地 B •遵义会议 C • ^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召开
16.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这里的“圈”及“座座城”是指
A 香港特别行政区
B .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 .经济特区
D
.沿海开放地区
1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词中歌颂 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 .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 .刘少奇和邓小平
18.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19. 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15. 为了搞好期末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
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90年的奋斗历程。
其中
t
当珮主 t
倩埔折
f
t
1921
1933 年
1949 年
1978 年
L5
W
③
甲国共产党成豈|
]
岔人Ki 壬审;
CO i. Hk 凹-YC
20. 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A . “863 ”计划
B
.“希望工程” C. “科教兴国”战略
D •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 组合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1. 新中国建设史上涌现了许多 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
请写出下列叙述所指人物的名字。
(1) 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庆石油会战中工人们称他是“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重大的决策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决策。
(1)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78年-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做出的重大决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开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决定。
三、 辨析改错(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3.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并加以改正。
【](1)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 中国完全统一。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955年4月,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 ,中国代表周恩来
在会上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6分,共24分)。
24•《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它对中国也深深地关注。
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共12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画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字。
(1)《时代》周刊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把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2分)面对当时中国发生的天翻地
覆的的变化,体现美国政府利益的《时代》周刊是什么态度?(2分)
材料二:这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周恩来第三次(共6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左上角
写着:“中国人来了” 。
(2 )你认为“中国人来了”寓意着什么?请为
A. 中国人来美国旅游了
B. 中国人来美国投资了
C•中国重返联合国了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材料三:邓小平九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小平又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
(3)结合当时中国的情况,说说邓小平为什么代表着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2 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图B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4 分)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一一《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2分)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2分)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
1995至2000 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 I"'」J次。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3分)
五、活动探究题(14分)
26•八年级某班同学以“中国近现代外交”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
材料一: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
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周恩来
(1)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根本原因何在?(2分)
材料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
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美国记者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会议?(2分)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 分)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2分)
材料三:“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
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
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一一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3)小明在网页中把右图3材料三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个的标题。
(2分)
(4)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
问帖,请你回帖答复其具体指什么?(2分)
(5)回想过去,关注当今,瞻望未来,你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与发展有什么感触或体会?(2分)
、组合列举(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1. (1)邓稼先(2)王进喜(3)焦裕禄(4)袁隆平
22.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改革开放(3)上海浦东新区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X] (1 )完全统一改为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X】(2)土地改革改为三大改造
[X]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为“求同存异”
[X] (4)香港改为台湾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小题8分,第2小题16分,共24分)。
24. (1)原因:新中国即将建立(或者:共产党即将获胜、国民党即将失败、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
即将获胜、毛泽东将统治中国、国共关系发生逆转等等,任何一句话有这个意思即可得2分)态度:震惊(敌视、意外、无可奈何等,有相似意思即可得2分)
(2)C•中国重返联合国了(2分)
(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或者:邓小平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中
国打开了国门、邓小平领导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等均可,2分)
25. (1)香港特别行政区(2分)澳门特别行政区(2分)
(2)“一国两制”(2分)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3)变化:由交往隔绝到广泛交流。
(2分)
(4)看法: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
综合国力提高,“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国际社会的的支持、全国人民的支持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3分)
五、活动探究(14分)
26. (1)根本原因:国力衰弱。
(2分)
(2)万隆会议(2分);求同存异(2分);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大问
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2分)
(3)“历史性的握手” (2分)
(4)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5)旧中国外交是屈辱的,新中国外交是日趋成熟的,决定外交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弱国无外交”。
或: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或: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
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智慧谋略;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是开展外交的坚实后盾;外交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又是妥协的艺术,要有“宽容大度”的气质。
外交同国家领导人正确决策分不
开。
(围绕外交,符合题意即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