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老人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它对于保障老人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近,我们对XX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共XX市委、XX市政府自2019年以来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XX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并多方筹措资金兴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了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目前我市部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面临入住率低、成本高、经营亏损等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给予扶持。
一、基本情况
(一)XX市老年人口情况。
据我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 2019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3万,占人口总数13%。
2019年5月,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9.46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6.4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由13%上升为13.65%。
XX市从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几年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到2020年XX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5万。
(二)XX市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全市目前共有养老服务机构8个,床位500张,床位数占全市老年人口
1.81%。
其中,乡镇敬老院82家,床位9140张、民办养老机构 41家,床位2260张、公办养老机构5家,床位1100张(另有在建项目5个,建成后将增加床位约2000张),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共建立了 64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医疗保健、康复健身、精神慰藉、情感沟通、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服务。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基本达到了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达到了30%。
初步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养老机构有关情况
(一)公办养老机构收费及运营情况——条件好,离家近,收费不高,一床难求。
XX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有职工27人,床位98张,公寓对入住的老人实行分级服务,分类管理。
在运作上比较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健全,拥有专业的医护服务人员,设施齐全,每个房间除配有床、桌椅橱柜外,还配有电视、电话、空调、电扇、太阳能淋浴,独立卫生间等。
公寓设有棋牌室、读报室、康复训练室、电脑室(3台电脑)、护士站、卡拉k 室、独立食堂等。
1998年开办以来,先后代养老人350余人次。
XX市康复医院老年公寓与XX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条件相当,2019年11月份通过江苏省示范性养老机构评审。
在收费管理上,以上两家公办养老机构经市物价部门核定了收费标准:床位费两人间435元/人·床·月, 四人间375元/人·床·月,护理费自理老人90元/人·月;半自理老人180元/人·月;全护理老人340元/人·月,另外伙食费300元/人·月(系由老年公寓根据市场物价水平自行确定),这样根据老人需护理程度不同,三项费用合计在825-1075元/人·月。
由于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收费不高,又地处中心城区,因而深受入住老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来两家入住率一直保持在100%。
目前均有上百号人在排队等候入住。
(二)民办养老机构收费及运营情况—大多数面临入住率低运营成本高经营亏损等问题,举步维艰。
1.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
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一般由其根据运营成本、参照市场行情自行确定收费标准,与当事人签定协议进行收费。
目前收费标准,条件比较好的:自理老人800-1000元/人·月,半自理老人950-1300元/人·月,全护理老人1500-1800元/人·月。
收费总体上高于公办养老机构。
条件比较差的:自理老人600-680元/人·月,半自理老人750-780元/人·月,全护理老人1100元/人·月。
收费总体上低于公办养老机构。
2.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XX市经批准的41家民办养老机构中大多数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入住率不高。
公办条件好的老年公寓是“一床难求”,而我们调查的几家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最高67%,低的仅33.3%。
某老年公寓论地点在县城、论条件二人间,除床、桌椅橱柜外,配有彩电、空调、太阳能热水器,条件如同宾馆,收费也不高,但经营几年来一直不景气,60张床位,入住老人一直在 15-20人,入住率最高时只有33.3%。
这与当地人的思想观念、经济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
从观念上看,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机构养老仍是所有养老选择中的“下策”。
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老人只有和儿孙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才是最好的。
有的子女,把送老人进养老院当做颜面扫地的事。
除非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子女又实在无法照顾,实在没有办法才把老人送进养老院。
从经济承受能力看,城市老年人大多有退休金,但平均只有1500元左右,老人虽有一定支付能力,但仍有看病花销等后顾之忧,而在农村,老人大多没有退休金,自身没有支付能力,有的老人即使想去养老院,也因自己没钱或子女不愿出钱而去不了。
另外,中国老人还有一个旧观念,就是尽可能将财产留给后代,而舍不得动用积蓄安享晚年。
二是民办养老院的运营成本高亏损面大。
我们调查的4家民办养老机构中,除一家目前保本微利,其余三家都亏损。
他们有的只能在低收费标准、低工资标准(服务人员)、低设施条件的“三低”状态下维持度日,靠自身积累根本无力改善现有条件,扩大规模。
在养老院运营成本中,主要是房租和人员工资。
公办养老机构有的是政府直接投资的,有的则是借用了母体上的一部分免费资源,(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则借用了社会福利院部分免费资源)没有进行完全的成本核算,所以成本压力相对较小。
而民办养老机构则不同,房屋、设备、人员开销等什么都得靠自已,海州一老年公寓经理告诉我们,他们每年房子租金3万,人员工资1500 元/人·月,5人每月7500元,每年9万,仅房租和人员工资这两项每年就是万元,前两年他亏了4、5万,近两年入住老人有所增加才亏得少些。
连云一老年公寓经理向我们反映他三年亏了近十万元,还惹了一场官司至今未了。
另一老年公寓经理则倒出了亏损四年而没转向的真正原因:因他们老年公寓房子是自己的,否则早就经营不下去了。
另外他们还有个
念想: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中年夫妇除了忙工作,还要面对四个老人一个孩子,他们难以用很多的精力来照料老人,将来到养老院的老人会越来越多,他们经营状况会好起来的。
三是规模小条件比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民办老年公寓,有的规模小:处在居民区内难以改扩建,床位少:除万家乐、福康、颐园、福乐几家老年公寓外,其它床位均在100张以下。
空间小:有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活动场所不够宽敞,设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
有的民办养老机构,房屋陈旧,卫生条件差,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四是部分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护理技术,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服务,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
我们调查的几家民营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多数是从社会上招收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证的不足50%。
有的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基本不具备专业管理护理知识。
养老服务工作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更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但由于民办养老机构条件差待遇低,因而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较大。
五是经营风险大。
几位老年公寓负责人在与我们交流时都谈到,他们最担心安全问题,因此一般不愿意收接收失能、失智老人。
接收完全不能自理老人,虽然双方签有协议,但民办养老机构仍担有较高风险。
XX区一老年公寓经理告诉我们,有的家属把养老院当成保险箱,老人来了就不能出任何问题。
这个也对,我们也应当尽最大努力做到这一点。
但老人有的视力差、听力也不好,腿脚又不便,时间长了不出一点点问题实在是很难做到。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还比较通情达理,但有的“就要你赔偿,要和你打官司。
而这种事情去打官司,法官还是偏向他们所谓弱势群体,即使你对,你有理,那你多少也得赔点钱。
所以我们做养老院风险很大。
”
六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XX市各级财政至今没有完全摆脱“吃饭财政”的窘境,使得各种支持和鼓励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市委、市政府从2019年至今,已出台五个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对养老机构除在税收、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减免和优惠外,还给予养老机构建设一次性床位补贴,补贴标准从2019年的新建的每张床位补贴00元,改扩建的每张床位补贴600元,提高到目前的3000元和1500元,并对达标的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