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溃疡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对比
郑灵春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医院 新龙 6268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方法:将8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分设泮托拉唑治疗组与奥美拉唑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分组分别予以对应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保持一致,但与奥美拉唑治疗组相比,泮托拉唑治疗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显著更高,6个月内的复发率也明显更低。

结论:在胃溃疡的治疗上,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并降低胃溃疡的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溃疡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疗效
Doi:10.3969/j
.issn.1671-8801.2016.06.129 【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107-01 胃溃疡是消化内科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如今越来越高,而且极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因此,研究、探讨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疗胃溃疡,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44例胃溃疡患者予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不仅保障了当前的疗效,同时还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从作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以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中抽取8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内科学》中的胃溃疡诊断标准经相关检查后确诊,主要的症状包括暖气反酸、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排除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脏器疾病及恶性病变者。

分设泮托拉唑治疗组与奥美拉唑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4例,分组后泮托拉唑治疗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52±2.86)
岁,平均病程(4.52±1.36)个月。

奥美拉唑治疗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63±2.93)岁,平均病程(4.48±1.32)
个月。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P>0.05),临床可比性充分。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营养支持以及禁食等,并给予其阿莫西林,口服,每天1次,每次1g。

然后根据分组,对泮托拉唑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40mg,连续用药4周;对奥美拉唑治疗组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20mg,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

治疗效果评价依据以下标准:患者胃溃疡的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溃疡及炎症消失,为治愈;患者胃溃疡的相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溃疡面积减少80%以上,炎症基本消除,为显效;患者胃溃疡的相关临床症状可见一定程度改善,溃疡面积减少50%~80%,炎症有一定程度减轻,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显效率加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由专门的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价、回访,并做好对应的记录与统计工作,确保观察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客观性。

然后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组治疗,泮托拉唑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5%。

奥美拉唑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0%。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基本保持一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8,P>0.05)。

另外,泮托拉唑治疗组6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心率加快、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63%,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

奥美拉唑治疗组5例出现了类似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
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保持一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0,P>0.05
)。

6个月后,
对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发现,泮托拉唑治疗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较奥美拉唑治疗组更高,同时复发率也更低,对比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参表1)。

表1 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复发率对比n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复发率泮托拉唑治疗组44 
81.81%(36例)9.09%(4例)奥美拉唑治疗组44 59.09%(26例)25.00%(11)例X2/5.46 3.94P/<0.05<0.053 讨论如今,胃溃疡已经成为了消化内科的多发病、高发病,患者人数群体非常之大,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下,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不健康、不规律所造成的。

胃溃疡多发生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目前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
1]。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均属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活化,奥美拉唑是第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其H+、-K+、-ATP酶和分泌性微管活性,从而控制和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蛋白酶活性。

同时其药效作用时间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控制和消除炎症,保护胃黏膜[2];泮托拉唑是奥美拉唑之后的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它能特异性地结合胞浆内的H+、-K+、-ATP酶系统位点,在最后一个产生环节将胃酸的分泌抑制住,从而有效的减少胃酸。

另外,目前还有研究显示,在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方面,泮托拉唑同样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这同样有利于胃溃疡的治疗[
3]。

从本文的研究来看,虽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可以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降低复发率,这对于胃溃疡的治疗而言,是更加具有价值意义的,因此泮托拉唑更加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张俊平.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7(04):800-801[2] 翟丽华,王启仪,沙卫红,等.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高危患者胃内pH的影响[J].新医学,2015,47(04):254-258[3] 彭连红,傅海燕.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
016,29(03):337-338肿瘤切除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哈 斯①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通辽 028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采用肿瘤切除联合米非司酮模式的优越性。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
均实施肿瘤切除术。

其中30
例另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归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差异性。

结果:仅采用手术切除的对照组月经更快恢复,阴道出血量更大。

随访一年内,对照组复发率为20%,观察组为3.33%,
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

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后配合使用米非司酮可显著改善阴道出血情况,降低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 肿瘤切除术 米非司酮 复发
Doi:10.3969/j
.issn.1671-8801.2016.06.130 【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107-02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
在临床上常见,多发生于育龄阶段的妇女。

通常子宫肌瘤采用手术方式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完全子宫7
01健康之路 2016年6月 第15卷 第6期 Health way June 2016 Volume 15 No.6①哈斯,女,硕士,主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