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内科-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讲义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又称过敏反应;
只发生于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
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
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再次)。
血管神经性水肿
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
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皮下黏膜下水肿;
好发于上唇;
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
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病因
食物
药物
感染
物理因素
动物及植物因素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临床表现
急性发病,症状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
好发于头面部疏松区。
患处皮肤或黏膜有瘙痒、灼热痛——肿胀——数小时或1~2日内逐渐消退。
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如肿胀发生在舌部可致巨舌,波及软腭可引起口腔功能障碍。
若肿胀发生在会厌处则影响呼吸,甚至导致窒息。
诊断及鉴别诊断
突发性局限性短暂的皮肤或黏膜无凹陷性水肿,局部无压痛,色泽正常或光亮潮红,或有复发史,常可追溯食物或药物史等因素。
与根尖周脓肿或蜂窝组织炎鉴别。
治疗
补充大量维生素C;
注射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
口服抗过敏药物;
较重者可用激素。
当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时应该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1000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氢化可的松静注;
口含冰块或喉部放置冰袋;
必要时要进行气管切开。
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多为Ⅰ型变态反应,主要抗体是IgE。
病因
抗生素类;
催眠与抗癫痫药;
中成药。
临床表现
口内:疱——糜烂、溃疡——渗出、疼痛。
皮肤病损好发于口唇周围。
皮肤:靶形红斑、疱性红斑。
固定药疹:病损出现在比较固定的位置。
诊断
有明确的用药史或曾有药物过敏史。
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口腔黏膜起疱,疱破溃形成糜烂面,边缘多比较整齐。
皮肤有红斑、疱疹及丘疹等病变。
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
鉴别诊断
多形渗出性红斑:靶形或虹膜状红斑。
有自限性,常复发。
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春、秋两季。
大面积糜烂,病损易出血。
疱疹性口炎:见于婴幼儿,潜伏期约一周,发烧38~39℃,全身反应较重,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和口周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
治疗
停药;
维生素C治疗;
抗过敏;
皮质激素治疗;
中药治疗;局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