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7T00:59:15.35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1期作者:金倪萍
[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金倪萍
兰溪市人民医院 3211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0例,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40例,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和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是积极的,能够很好的降低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程
度。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因为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并不稳定,再加之日常会出现感染、胰岛素使用不当等问题,就有可能会引发酮症酸中毒。
作为儿科较为严重的急症类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可能会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1]。
而大部分治疗期的患儿因为没有对应护理模式进行辅助,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问题。
为此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2~13岁,平均年龄为(5.6±1.2)岁。
观察组患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为(5.8±1.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进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按照患儿治疗情况为其进行生命体征检测、血糖测定、输液护理,输液护理需要为患儿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个用于扩容纠酸,用生理盐水20ml/kg进行滴注,另一个滴注小剂量胰岛素[2]。
1.2.2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之上实行人性化护理,护理内容:①防感染护理,在患儿呕吐或者出现身体强烈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呕吐物排泄,之后指导患儿以舒适的平卧位或者侧卧位休息,将枕头位置升高,防止口腔内的呕吐物进入到呼吸道。
清洁患儿口腔,除了早晨和休息之前的两次清洁,在呕吐物排泄之后要用清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每日对患儿的会阴部位进行清洁,防止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②用药护理:根据患儿个体情况指导和监督用药,一般治疗第一天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之后按照患儿的血糖水平来调节胰岛素的用量。
③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食谱,多食用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和盐分充足的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总比例最好控制在2:3:5[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选择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患儿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量,糖代谢出现紊乱,酮体开始在患儿的体内大量累积,一旦酮体的含量超过了患儿体内生理代谢的能力,血液中的酸碱值就会下降,进而出现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4]。
这是一种急症,需要及时治疗以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考虑到患儿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应的护理模式进行辅助。
人性化护理是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手段,它具备较好的针对性和全面护理水平,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也有很好的护理效果[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的就是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研究成果的对比中,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数据对比表明人行化护理能够很好的降低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娜娟.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效果及血糖指标分析[J]. 大健康,2021(11):125,127.
[2]顾晨娜.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效果及血糖指标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0,17(1):23.
[3]赵翠云.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作用及低血糖发生率评价[J]. 健康管理,2020(22):8.
[4]杨庆波,马梅.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2020,6(29):155-156.
[5]朱爱霞,耿怀营.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效果及血糖指标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9,2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