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 阶段技能检测二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阶段技
能检测二
(总分值是103分)
文言文阅读局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题。
(19分)
李憙字季和,上HY铜鞮人也。
父佺,汉大鸿胪。
憙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管宁以贤良征,不行。
累辟三府,不就。
宣帝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
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HY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
憙固谏以为不可,轨不得已从之。
景帝辅政,命憙为大将HY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
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
〞帝甚重之。
转司马,寻拜右长史。
从讨贯丘俭还,迁御史中丞。
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
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伷为宁北将HY,镇邺,以憙为HY司。
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HY、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廉价出HY深化,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
于是请还,许之。
居家月余,拜刺史,累迁司隶校尉。
及魏帝告于晋,憙以本官行司徒事。
泰始初,封祁侯。
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HY讨之。
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
以憙清素贫俭,赐绢百匹。
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
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一共食,未尝私以王官。
及卒,追赠,谥曰成。
子赞嗣。
少子俭字仲约,历左积弩将HY、屯骑校尉。
俭子弘字世彦,少有清节,永嘉末,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 李憙传,有删改)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时憙母疾笃笃:严重。
B.时人称为知人知:识别。
C.及魏帝告于晋:让。
D.后虏果大纵逸逸:逃跑。
【解析】D项,逸:放纵。
【答案】D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憙正直无私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①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②憙固谏以为不可③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④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⑤辄以
廉价出HY深化,遂大克获⑥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解析】①因母亲病重越墙而回,④安抚百姓、镇守边疆有成绩,⑤出兵克敌。
三项都不能表现李憙正直无私。
【答案】B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李憙屡次被征召,坚决推辞,不肯就任,有一次郡县扶他登车上路,他半路从车上跳下来,回到家中。
B.李憙任并州别驾时,骁骑将HY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想让秦朗乘车至官署,李憙坚决劝谏认为不能那样。
C.李憙擅长识别和推荐人才,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他所推荐的乐安人孙璞,因为有道德而名声显扬。
D.凉州敌人入侵,李憙倡导起兵讨伐,结果未被采纳,后来凉州覆没,朝廷很懊悔没有听从李憙的意见。
【解析】A项,〞半路从车上跳下来〞有误,文中是〞窃逾泫氏城而徒还〞。
【答案】A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
(3分)
(2)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3分)
(3)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一共食。
(4分)
【答案例如】(1)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按照礼决定进仕或者退身。
(关键词有〞见〞“进退〞,语意)
(2)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缺乏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憙的提议。
(关键词有〞谓〞“竟〞,语意)
(3)李憙自从做官,虽然不是清廉得与众不同,然而家中没有积蓄,亲朋好友甚至一共享衣食。
(关键词有〞历〞
“异众〞“乃至〞,语意)
【参考译文】李憙字季和,上HY铜鞮人。
父亲李佺,是汉朝大鸿胪。
李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他广博地学习,精深地研究,与管宁因贤良被征召,不去。
他几次被征入三府,不去就任。
宣帝又征召李憙为太傅属,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郡县扶他登车上路。
当时李憙母亲病重,李憙于是偷偷翻越泫氏城墙徒步回家,于是赶上母亲的丧事,议论此事的人赞美他的志气节操。
后来李憙任并州别驾,当时骁骑将HY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尊敬他,让他乘车至官署。
李憙坚决劝谏认为不能那样,毕轨不得已依从了他。
景帝辅政时,任命李憙为大将HY从事中郞,李憙到任,被引见,景帝对李憙说:〞过去先公征用你而你不容许,如今我任命你你就来了,为什么呢〞李憙答复说:〞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按照礼决定进仕或者退身。
明公用法律来约束我,我害怕法律就来了。
〞景帝很器重他。
转任司马,不久官拜右长吏。
跟从讨伐贯丘俭回朝,升任御史中丞。
居官正直,不畏强权,百官因慑于其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
他推荐的乐安人孙璞,也因为有道德而显扬,当时的人称赞他能识别人才。
不久迁任大司马,因公事被免官。
司马伷为宁北将HY,镇守邺地,以李憙为HY司。
不久,李憙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加任扬威将HY、假节,兼任护羌校尉,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很有声望业绩。
羌人进犯边塞,李憙趁着这个时机,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化,于是获得大成功,因为功绩大免遭贬谪,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汉朝的冯奉世、甘延寿。
于是李憙恳求回京,朝廷容许了他。
他在家中住了一个多月,官拜刺史,(后)逐渐升任司隶校尉。
等到魏帝向晋让时,李憙以本官代理司徒的职务。
泰始初年,被封为祁侯。
当初,李憙任仆射时,凉州的敌人入侵边境,李憙倡导起兵讨伐他们。
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缺乏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憙的提议。
后来敌人果然极端放肆,凉州覆没,朝廷很懊悔。
因李憙清廉朴素贫困节省,朝廷赐绢百匹。
等到齐王司马攸出外镇守,李憙上书谏争,言辞很恳切。
李憙自从做官,虽然不是清廉得与众不同,然而家中没有积蓄,亲朋好友甚至一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员身份谋私。
等到(他)死后,(被)追赠为,谧号成。
(他的)儿子李赞继嗣。
(他的)小儿子李俭,字仲约,历任左积弩将HY、屯骑校尉。
李俭的儿子李弘,字世彦,年少时有清廉的节操,永嘉末年,历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上(高祖)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假设事成,那么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世民拜且辞。
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
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
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一共倾世民,各引树HY友。
上晚年多内宠。
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
是时,东宫、诸王公、妃主之家及后宫亲戚横长安中,恣为非法,有司不敢诘。
世民居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后院,与上台、东宫昼夜通行,无复禁限。
太子、二王出入上台,皆乘马、携弓刀杂物,相遇如家人礼。
太子令、秦齐王教与诏敕并行,有司莫知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
世民独不奉事诸妃嫔,诸妃嫔争誉建成、元吉而短世民。
世民平,上使贵妃等数人诣选阅隋宫人及收府库珍物。
贵妃等私从世民求宝货及为亲属求官,世民曰:〞宝货皆已籍奏,官当授贤才有功者。
〞皆不许,由是益怨。
世民以王神通有功,给田数十顷。
张婕妤之父因婕妤求之于上,上手敕赐之,神通以教给在先,不与。
婕妤诉于上曰:〞敕赐妾父田,秦王夺之以与神通。
〞上遂发怒,责世民曰:〞我手敕不如汝教邪!〞他日,谓左仆射裴寂曰:〞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复昔日子也。
〞尹德妃父阿鼠骄横,秦王府属杜如晦过其门,阿鼠家童数人曳如晦坠马,殴之,折一指,曰:〞汝何人,敢过我门而不下马!〞阿鼠恐世民诉于上,先使德妃奏云:〞秦王左右陵暴妾家。
〞上复怒责世民曰:〞我妃
嫔家犹为汝左右所陵,况小民乎!〞世民深自辩析,上终不信。
由是无易太子意,待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日亲矣。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那么天下皆汝所致
致:获得。
B.秦齐王教与诏敕并行
教:教令。
C.上使贵妃等数人诣选阅隋宫人及收府库珍物
阅:检阅。
D.此儿久典兵在外
典:主持,统率。
【解析】C项,阅:看。
【答案】C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世民遭人陷害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世民功名日盛②恣为非法,有司不敢诘③与上台、东宫昼夜通行④世民独不奉事诸妃嫔⑤皆不许,由是益怨⑥
先使德妃奏云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解析】②指的是东宫、诸王公、妃主之家及后宫亲戚胡作非为,无人敢管;③指禁限松弛;⑥是阿鼠陷害世民的行为。
【答案】D
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起初,秦王世民因为谋划晋阳起兵有功而得到高祖的喜欢,而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因为有缺点或者有过失而
不被高祖宠爱。
B.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看到秦王世民功勋名望日增,心里感到不安,两人就合谋排斥世民,拉帮结派,并讨好各
位妃嫔。
C.高祖晚年时,皇亲国戚在都城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而主管部门却不敢追究;太子和秦、齐二王在宫中相遇,都
行家礼。
D.世民不仅不去讨好妃嫔,而且不容许妃嫔的非分要求,从而招来怨恨和陷害,高祖不再信任他,并消除了立他
为太子的念头。
【解析】B项,心里感到不安的是太子,并非太子和齐王。
【答案】B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
(3分)
(2)有司莫知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
(3分)
(3)世民曰:〞宝货皆已籍奏,官当授贤才有功者。
〞(4分)
【答案例如】
【参考译文】高祖在晋阳起兵,都是秦王李世民的计谋,高祖对李世民说:〞假设此事成功,那么天下都是你获得的,该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拜谢并推辞。
待到高祖成为唐王,将领们也恳求让李世民为世子,高祖准备立他为世子,李世民坚决推辞才作罢。
太子李建成性情宽大、不苛求,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出游打猎;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他们都不受高祖宠爱。
李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李元吉一共同谋划,一起排斥李世民,他们各自结交自己的HY羽。
高祖晚年宠幸的妃嫔很多。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嫔,奉承献媚、贿赂、馈赠,没有什么没做到
的,以求得皇上的宠爱。
当时,东宫太子、各王公、妃主之家以及后宫妃嫔的亲属,在长安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而主管部门却不敢追究。
李世民住在承乾殿,李元吉住在武德殿后院,他们的住处与皇帝寝宫、太子东宫之间日夜通行,不再有所限制。
太子与秦、齐二王出入皇帝寝宫,均乘马、携带弓刀杂物,彼此相遇只按家人身份行礼。
太子所下达的命令,秦、齐二王所下达的教令和皇帝的诏敕并行,有关部门不知听从谁的,只好根据收到命令的先后顺序作决定。
唯有李世民不去讨好诸位妃嫔,诸位嫔妃争相称赞李建成、李元吉却诋毁李世民。
李世民平定,高祖让贵妃等几人到挑选隋朝宫女并收取仓库里的珍宝。
贵妃等人私下向李世民要宝物并为自己的亲属求官,李世民说:〞宝物都已经登记在册上报朝廷了,官位应当授予贤德有才能和有功绩的人。
〞世民没有容许她们的要求,因此妃嫔们更加恨他。
李世民因为王李神通有功,拨给他几十顷田地。
张婕妤的父亲通过张婕妤向高祖恳求要这些田,高祖亲手写敕令要将这些田赐给张婕妤的父亲,李神通因为秦王的教令先下,不让田。
张婕妤向高祖告状道:〞皇上赏给我父亲的田地,被秦王夺去给了神通。
〞高祖因此发怒,责备李世民说:〞难道我的手敕不如你的教令吗〞一天,高祖对左仆射裴寂说:〞这孩子长期在外掌握兵权,受书生们教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儿子了。
〞尹德妃的父亲阿鼠骄横跋扈,秦王府的官员杜如晦经过他的门前,阿鼠的几名家童把杜如晦拽下马,揍了他一顿并打断了他一根手指,说:〞你是什么人,胆敢经过我家门前却不下马!〞阿鼠怕李世民告诉皇上,先让尹德妃对皇上说:〞秦王的亲信欺侮我的家人。
〞高祖又生气地责备李世民说:〞我妃嫔的家人都受你身边人的欺侮,何况是小老百姓!〞李世民反复为自己辩白,但高祖始终不相信他。
从此高祖消除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对李世民逐渐疏远,而与李建成、李元吉却日益亲近了。
古代诗歌阅读局部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1分)
南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前往途中所作。
(1)联络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
(5分)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6分)
【解析】开头两句描绘出南行途中所见到的一幅幅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颔联笔锋急转,写诗人触景伤情,泣下沾襟。
颈联通过〞南征日〞“北望心〞六字,把诗人的心情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其悲苦之情溢于言表。
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这确实是杜甫一生的悲剧。
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用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参考答案】(1)〞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者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诗人描写这美妙迷人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2)〞偷生〞两句表现了诗人常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
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却不被人理解、赏识之苦。
虽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1分)
听张立本女吟
(唐)无名氏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吟诗女子的形象。
(5分)
(2)〞清歌一曲月如霜〞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
析。
(6分)
【解析】这首诗歌意境清雅空灵,塑造的人物形象亭亭玉立,清高脱俗。
〞危冠广袖楚宫妆〞是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贵族女装,由此可见女子亭亭玉立的风姿。
从〞独步〞可见庭院的空寂幽静和她清高脱俗的雅趣,〞闲庭〞又衬托出女子漫步吟咏的悠然神情。
她孤芳自赏,不求知音,信手击竹,对月自吟。
一曲吟罢,作者点出〞月如霜〞三字,渲染了女子吟诗的效果。
诗人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衬托四周的寂静,使〞霜〞字与〞夜凉〞相应,到达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吟诗女子是一个亭亭玉立、清高脱俗的形象。
她穿高冠宽袖的南方贵族女装,装束典雅,亭亭玉立;她在凉快的秋夜,独步闲庭,以钗击拍,对月吟诗,清高脱俗。
(2)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
这首诗中,作者以满目如霜的秋色来衬托四周的寂静,衬托出女子吟诗之后心
境的清冷和听者莫名的惆怅,到达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白居易诗中,用〞悄无言〞“秋月白〞衬托周围的寂静,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声令人陶醉。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1分)
南乡子
(宋)周邦彦
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一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①。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彩毫
②。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注】①中宵:指半夜。
②彩毫:指彩笔。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5分)
(2)词的下片中闺中人为什么要〞问江头早晚潮〞抒发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分)
【解析】此词在写作方法上颇具特色。
上片写离人。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一共寂寥〞,渲染出一派凄
凉景象。
〞已觉秋声引雁高〞,外表上说的是听到雁的声音,实是说雁可传书,离人期盼着佳人的消息。
雁未往,那么书未至,其心黯然可知。
下片写闺中事。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此正与上片离人期盼佳人消息相照应。
最后三句说信已写好,却对能否发得出去心存疑问,因此问江潮,抒发了她对行人无尽的思念、牵挂之情。
【参考答案】(1)词人用户外飘飞的梧桐树叶、稀疏的星星、大雁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凄清、孤寂的景象。
(2)行人在外,一定也很期盼闺中人的音信,闺中人写好信了,却不知道行人能不能得到她的信息,因此问江
潮(或者者,行人在外,不知归期,闺中人因思念而向江潮问行人何时归来)。
这一问,抒发了她对行人无尽的思念、牵挂之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1分)
菩萨蛮
(宋)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烘帘①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②杨花转。
几处簸钱③声,绿窗春睡轻。
【注】①烘帘:指阳光烘照的帘幕。
②甃:井壁。
③簸钱:古代一种以掷钱HY输赢的游戏。
唐宋时女子喜欢玩的一种游戏。
(1)〞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在写法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5分)
(2)古人评价该词〞一‘轻’字,全首俱灵〞,请评点〞轻〞字的妙处。
(6分)
【解析】本词突出一个〞闲〞字。
通篇写景,而人物的内心活动那么巧妙融于景物描绘之中。
词的上片展现映入帘内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由远而近,由静到动。
环境的幽静自然,词人的闲适心情,两者交相交融,韵味隽永。
下片写玉钩上,燕子呢喃;杨花飘旋于井壁四周,依稀听到簸钱嬉戏的声音。
绿窗之下,午梦悠悠。
景象与人悠闲的心情相融,构成闲适的意境。
【参考答案】(1)〞蝴蝶〞二句动静结合,蝴蝶翩翩,飞上玉阶,烘帘自然下垂。
蝴蝶和烘帘相映成趣,衬托出
帘内闺妇悠然自得的神态。
(2)〞轻〞字写出了睡眠的轻浅、梦的缥缈,化抽象为详细,化无形为有形。
〞轻〞字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春睡
中朦朦恍惚,可思可想而不可言喻的情形,可谓〞画龙点睛〞。
名句名篇默写局部
13.(2021高考,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2)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
(3),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5)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赋)
(7),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村)
【答案】(1)而神明自得(2)愿乞终养(3)征蓬出汉塞
(4)枯松倒挂倚绝壁(5)此时无声胜有声(6)羡长江之无穷(7)楚天千里清秋(8)衣冠简朴古风存
14.(2021,10)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
(2),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
(3)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假设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5)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6),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7)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一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答案】(1)泠然善也(2)乘骐骥以驰骋兮(3)星汉灿烂(4)屋舍俨然(5)可以知兴替(6)去来江口守空船
(7)佛狸祠下(8)HY之精神
15.(2021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子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4),秋水一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5),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赋)
(8)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温故而知新(2)暧暧远人村(3)江春入旧年(4)落霞与孤鹜齐飞(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6)此情可待成追忆(7)虽一毫而莫取(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6.(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桑之未落,。
(诗经⋅氓)
(2)故木受绳那么直,。
(荀子劝学)
(3),长路漫浩浩。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4),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5),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6)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赋)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8)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村)
【答案】(1)其叶沃假设(2)金就砺那么利(3)还顾望旧乡(4)所守或者匪亲(5)冰泉冷涩弦凝绝(6)托遗响于悲风(7)如今有谁堪摘(8)衣冠简朴古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