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答题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答题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
1.审清楚题目
2.找关键词
3.联想基础点
二.辨析题
1.找错误的对应关系,完整表述(注意简洁,就是最简单的句子就可以)
2.说理的时候,分别说清楚两个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就可以。
3.一般先说前面,再说后面。
有时间顺序的,最好按时间顺序;有因果关系的,先因后果。
4.特殊的:又包含关系的,递进说理就可以
如: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三省六部制。
错误:秦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理由:1.秦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
2.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始于隋朝.
如:宋元时期,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错误:厦门是海丝的起点之一。
理由:1.厦门是近代被迫开放的口岸之一。
2.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
错误: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
理由:1.主要原因是北人南迁。
2.自然条件优越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材料解析题
1.审材料:(1).找出中心词和限制性的词语,(2).联想基础知识点;(3).锁定历史事件;注:图表注意文字说明
2.审题目:(1).找出中心词,判定答题方向;(2).注意限制性词语,锁定答题范围和角度
3.组织语言:(1).原因、目的、内容、性质、方式、结果、作用或者影响等语言的表达格式;(2)语言表达力求简单明确,说清楚题意就可以
如:材料一表格(略):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1)观察上表,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实行土地改革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三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3)“事实胜于雄辩”。
材料三证明了那
哪一位大构想的正确性?
“一国两制”
(4)根据材料三,指出澳门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澳门回归
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或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或者: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提高)
四.问答题
1.审题目,(1)锁定相关历史事件的范围,(2)找出中心词,(3)通过限制性词语,锁定具体的历史事件
2.语言表达
如:美国崛起之路,引发世人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危机与抉择
(1)面对殖民压迫、制度冲突和经济危机,美国进行抉择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科技与发展
(2)美国崛起与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写出其中三项科技成果。
汽船、点灯、电子计算机
机遇与挑战
(3)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二战后,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美国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冷战
思考和启示
(4)通过以上问题,概括大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民族解放是国家发展的首要条件;先进的制度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