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2-06T14:34:59.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朱晓玲[导读]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增进患儿亲属的满意度。
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朱晓玲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这一护理管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中的应用。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产科发生的60例低血糖新生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低血糖新生儿。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结果住院后,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观察组的患儿亲属满意度较高。
P<0.05,两组满意度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提高患儿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248-02 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首先提出了质量控制管理的概念,之后在九十年代又有了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即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1],持续质量改进主要强调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改进结果。
我院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产科发生的60例低血糖新生儿患者,其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11例,均经微量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后确诊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2.2mmol/L。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低血糖新生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低血糖新生儿各30例,两组在患儿年龄、患儿性别、患儿临床表现、患儿病程、患儿病变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尽可能早地指导产妇对新生儿给予母乳喂养,早期给予患儿多次足量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
吸吮或吞咽功能比较差的患儿,可以考虑采用鼻胃管喂养,并给予吸空的橡皮奶头让其吮吸,以促使胃排空加快。
若热能仍然达不到患儿需要或者患儿不能经胃肠道喂养的,可以考虑胃肠道外静脉补给营养。
早产患儿或窒息患儿尽快建立其静脉通路,以保证葡萄糖的输入,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新生儿输液标准[2]。
护理过程中注意患儿体温监测,以保证患儿体温正常。
病房内温度应该保持在24~26 ℃,病房内相对湿度50%~60%,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
若患儿出现体温不稳定等症状,应即使采取措施。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各种体症,缺氧的患儿及时给予合理的氧气输入。
每日测量患儿的出入量和体重值并详细准确地予以登记。
指导患儿亲属保证病房的清洁舒适和通风,保证患儿用具的安全消毒;指导患儿了解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知识,以有利于住院期间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及亲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新生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期望;参与治疗护理的医师和护理人员对整个护理过程的分析回顾;对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护理结果的测评和分析并根据测评和分析结果查找造成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以及患儿亲属不满意的原因;对所查找到的护理过程中的根本原因进行确定;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执行有效改进措施并进行全程监控;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并总结结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整个过程[3]。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计量资料比较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计数比较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住院治疗护理后,血糖值均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显著,患儿亲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亲属满意度比较(x-±s)组别 n 患儿亲属满意度(%)完全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不满意观察组 30 15 (50.00 ) 11( 36.67 ) 3 ( 10.00) 1 ( 3.33) 对照组 30 10 ( 33.33 ) 11 ( 36.67) 4 (13.33 ) 5 ( 16.67)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亲属满意度比较,P<0.05。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期望;对整个护理过程的分析回顾;对护理结果的测评和分析并根据测评和分析结果查找造成护理缺陷或者患儿亲属不满意的原因;对所查找到的根本原因进行确定;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执行有效改进措施并进行全程监控;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并总结结论。
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护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地解决常规护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4-5]。
由于新生儿低血糖症症状不典型,低血糖的新生患儿的症状一般多表现为无症状或其症状无特异性表象,少部分有低血糖症状的低血糖新生儿患者其临床上常表现为面不表情淡漠、嗜睡、肌肉收缩功能下降、吸吮力差、精神兴奋、肢体抖动、偶有呼吸暂停、苍白多汗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和明确诊断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影响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轻者可能导致新生儿患者智力发育迟缓,重者可以导致新生儿患者智力低下或者智力障碍,还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患者脑瘫。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并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护理,无症状低血糖的新生儿患者可给予进食葡萄糖,如果进食葡萄糖无效可以改为静脉输注葡萄糖治疗,必要对低血糖新升患儿给予静脉使用激素以升高血糖,并及时治疗患儿原发病,使用全静脉营养,以补充患儿营养[6-7]。
有症状的低血糖患儿均进行静脉输注葡萄糖。
并根据低血糖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配合临床医师随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增进患儿亲属的满意度。
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益,陈述枚.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8.
[2]王琳.护理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2):210-211.
[3]姚智萍,许月萍。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与康复,2004,3(6):412-413.
[4]华聚清,杨平.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血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6,8(5):391-394.
[5]岳少杰,王铭杰,王庆红.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8(5):391-394.
[6]吕广秀.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即刻诊断和治疗分析[J].医学综述,2009,15(21):3345-3346.
[7]梁文英.新生儿顽固性持续性低血糖的病因诊断及文献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0,23(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