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人行道铺筑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工程人行道铺筑工艺
一、基槽施工
(1)标高按设计图纸实地放线在人行道两侧直线段。

一般为10m 一桩,曲线段酌情加密,并在桩橛上画出面层设计标高,或在建筑物上画出“红平”。

若人行道外侧已按高程埋设侧石,则以侧石顶高为标准,按设计横坡放线。

(2)挖基槽挂线或用测量仪器按设计结构形式和槽底标高刨挖土方(如新建道路,可将路肩填至人行道槽底,不必反开挖)。

接近成活时,应适当预留虚高。

全部土方必须出槽,经清理找平后,用平碾碾压或用夯具夯实槽底,直至达到压实度要求,轻型击实压实度≥95%。

槽底弹软地区可按石灰稳定土基层处理。

在挖基槽时,必须事先了解地下管线的敷设情况,并向施工小组严格交底,以免施工误毁。

雨期施工,必须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泡槽。

(3)炉渣垫层施工。

铺煤渣按设计标高、结构层厚度及虚铺系数(1.5~1.6)将煤渣摊铺于合格的槽底上,粒径大于5cm的渣要打碎,细粉末不要集中在一处,煤渣中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

(4)洒水碾压。

洒水碾压根据不同季节情况,洒水湿润炉渣,水分要合适,然后用平碾碾压或用夯夯实。

成活后拉线检查标高、横坡度。

在修建上层结构以前,应控制交通,以免人踩踢散。

二、基层施工
(1)拌和。

土过25mm方筛,煤渣大于5cm的块要随时打碎,
未消解的石灰应随时剔除。

按体积比摊铺或按斗量配,先拌一遍,然后洒水拌和不少于两遍,至均匀为止。

(2)摊铺。

将拌好的混合料按松铺厚度均匀摊开。

(3)找平。

挂线应用测量仪器,按设计标高、横坡度平整基层表面及路形,此时应考虑好预留虚高。

如有土路肩或绿带相邻,应进行必要的土方培边。

成活后如含水量偏小或表面干燥,应适量洒水。

(4)碾压。

铺好的灰土混合料按应当天碾压成活。

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

采用平碾压时,应错半轴碾压至压实度符合要求。

直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曲线段应由内侧想外侧碾压。

小面积的人行道基层和碾压不到之处,应采用振动夯夯实。

(5)养护。

碾压或夯实成活达到要求压实度后,挂线检验高程、横坡度和平整度,应有不少于一周的洒水养护期,保持基层表面经常湿润。

三、面层施工
1.料石与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施工
(1)复测标高。

按设计图纸复核放线,用测量仪器打方格,并以对角线检验方正,然后在桩橛上标注该点面层设计标高。

(2)水泥砖装卸。

预制块方砖的规格为5cm×24.8cm×24.8cm 及7cm×24.8cm×24.8cm,装运花砖时要注意强度和外观质量,要求颜色一致、无裂缝、不缺棱角,要轻装轻卸以免损坏。

卸车前应先确定卸车地点和数量,尽量减少搬运。

砖间缝隙为2mm,用经纬仪钢
尺测量放线,打方格(一般边长1~2m)时要把缝宽计算在内。

(3)拌制砂浆。

采用1∶3石灰砂浆或1∶3水泥砂浆,石灰粗砂要过筛,配合比(体积比)要准确,砂浆的和易性要好。

(4)修整基层。

挂线或用测量仪器检查基层竣工高程,对面积≤2m2的凹凸不平处,当低处≤1cm时,可填1∶3石灰砂浆或1∶3水泥砂浆;当低处>1cm时,应将基层刨去5cm,用与基层的同样混合料填平拍实。

填补前应把坑槽修理平整干净,表面适当湿润,高处应铲平,但如铲后厚度小于设计厚度90%,应进行返修。

(5)铺筑砂浆。

于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一遍使之湿润,然后铺筑砂浆,厚度为2cm,用刮板找平。

铺砂浆应随砌砖同时进行。

(6)铺砌水泥砖。

①按桩橛高程,在方格内由第一行砖位纵横挂线绷紧,按线与标准缝宽砌第一行样板砖,然后纵线不动,横线平移,依次照样板砖砌筑。

②直线段纵线应向远处延伸,以保持纵缝直顺。

曲线段砖间可夹水泥砂浆楔形缝成扇形状,也可按直线段顺延铺筑,然后在边缘处用1∶3水泥砂浆补齐并刻缝。

③砌筑时,砖要轻放,用木锤轻击砖的中心。

砖如不平,应拿起砖平垫砂浆重新铺筑,不准向砖底塞灰或支垫硬料,必须使砖平铺在满实的砂浆上,稳定无动摇,无任何空隙。

④砌筑时砖与侧石应衔接紧密,如有空隙,应甩在邻近建筑一边,在侧石边缘与井边有空隙处可用水泥砂浆填满镶边,并刻缝与花砖相
仿以保美观。

(7)灌缝扫墁。

用1∶3(体积比)水泥细砂干浆灌缝,可分多次灌入,第一次灌满后浇水沉实,再进行第二次灌满、墁平并适当加水,直至缝隙饱满。

(8)养护。

水泥砖灌缝后洒水养护。

2.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施工
(1)准备工作。

清除表面松散颗粒及杂物,覆盖侧石及建筑物防止污染,喷洒乳化沥青或煤沥青透层油。

次要道路人行道也可不用透层油。

不用透层油时,应清除浮土杂物,喷水湿润,用平碾或冷火轴压平一遍。

与面层接触的侧石、井壁、墙边等部位应涂刷黏层油一道,以利于结合。

(2)铺筑面层。

检查到达工地的沥青混凝土的种类、温度及拌和质量等,冬季运输沥青混凝土必须苫盖保温。

人工摊铺时应计算用量,分段卸料,卸料应卸在钢板上,虚铺系数为1.2~1.3,上料时应注意扣铣操作,摊铺时不要踩在新铺混合料上,注意轻拉慢推,搂平时注意粗细均匀,不使大料集中。

(3)碾压。

用平碾(宽度不足处用火轴)纵向错半轴碾压,并随时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不平处和粗麻处应及时修整或筛补,趁热压实。

碾压不到处应用热夯或热烙铁拍平,或用振动夯板夯实。

(4)接槎。

油面接槎应采用立槎涂油热料温边方法。

(5)低温施工。

低温施工应适当采取喷油皮铺热砂措施,以保护人行道面越冬,防止掉渣。

四、相邻构筑物处理
1.树穴
(1)无论何种人行道,均按设计间隔及尺寸留出树穴或绿带。

(2)树穴与侧石要衔接方正,树带要与侧石平行。

(3)树穴边缘应按设计用水泥混凝土预制件、水泥混凝土缘石或红砖围成,四面应成90°角,树穴缘石顶面应与人行道面齐平。

(4)常用树穴尺寸为75cm×75cm、75cm×100cm、100cm×100cm、125cm×125cm、150cm×150cm等。

(5)树穴尺寸应包括护缘在内。

(6)人行横道线、公共汽车站处不设树穴。

2.绿带
(1)按设计间隔尺寸留出人行断口。

(2)绿带与人行道面层衔接处应埋设水泥混凝土缘石、水泥砖(可利用花砖)或红砖。

(3)人行横道线范围、公共汽车停车站、路口转角等处绿带一般应断开,并铺筑人行道面。

3.电杆穴
水泥混凝土电杆不留穴。

铺筑沥青人行道面或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道面时,应与电杆铺齐,铺筑水泥砖或连锁砌块道面时,应用1∶3(体积比)水泥砂浆补齐。

4.各种检查井
(1)按设计标高、纵坡、横坡,调正各种检查井的井圈高程。

(2)残缺不全、跳动的井盖、井圈应予以更换。

5.侧缘石
侧缘石如有倾斜、下沉短缺、损坏的,应扶正、调整、更新。

6.相邻房屋
(1)面层高于门口时,应调整设计横坡度为零,或降低便道留出缺口。

(2)如相邻房屋地基与人行道高低落差较大,应考虑增设踏步或挡土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