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规定(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规定
体育器材室是学校正常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各项体育竞赛的后勤保障部门。
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是在体育活动中杜绝和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
因此制定器材室管理制度,加强体育器材管理对提高器材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器材验收入库
1、对新进的器材要核对凭证。
2、检查器材的数量与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管领导联系。
3、登记入册。
二、体育器材帐务管理
1、做到入库登记,帐物相符。
2、器材损坏、报废及时登记备案。
3、经常清点与定期清点相结合。
学期结束清点器材,做好帐面记录。
三、器材的保管与维护
1、合理分类、存放整齐,便于器材计算清点与借还。
2、每月检查器材,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主管领导。
3、要进行维护与保养。
(海面垫的防潮、器械的防诱)
四、体育器材的出借与回收
1、借用者必须填写登记单,使用人签名,才可发放器材。
2、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有任课教师和带队教师负责借还,做好使用记录。
3、班团活动课,有带班教师确定使用器材的数量到器材室填写登记单并签名,才可领取。
4、课后立即收回清帐。
5、如本校教师使用,须有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借出,并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必须收回。
6、发放班销售额的器材必须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前收回。
五、保管员岗位职现
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2、器材室要有专人管理,进出必须随手关好门窗。
3、严格按照出借制度借、收器材。
4、定期检查器材,保证教学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率。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主管领导。
5、做好器材室管理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每学期要与财产保管员核对帐物。
六、对大型设施及场地的管理
1、体育设施及场地,如篮球架(场)、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等场地、器材、要由器材保管员、体育教研组长和后勤负责人共同管理。
如发现有损坏、破坏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以便立即进行维修或置换,不能让安全隐患过夜。
2、学校每学期都要对活动使用频繁的设施(如球架、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浪桥、秋千等)进行检查维护;每一学年要对学校所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师生生命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024年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规定(二)第一条体育器材室是指承担收纳、保管和管理体育器材的场所。
本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体育器材室的管理,保障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条体育器材室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有固定的场所并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2. 有完善的器材收纳和保管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有清晰的器材分类和编号制度,并定期进行盘点。
第三条体育器材室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备相关体育器材管理及维护知识和技能;
2. 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器材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 对体育器材的数量、种类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
第四条体育器材的收纳和保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器材应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并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储物柜或架子上;
2. 器材应进行编号,并与实际数量相符,确保盘点准确;
3. 器材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损坏或失效的器材及时报废或修复。
第五条体育器材的借用和归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借用人应事先提出申请,经管理人员审批后方可借用;
2. 借用人应按照规定时间归还器材,并保证完好无损;
3. 如有损坏或遗失,借用人应赔偿相应的损失。
第六条体育器材室应定期进行盘点和清理:
1. 定期进行器材清点,对比实际数量与记录数量,及时补充和调整;
2. 对长时间未借用或损坏的器材进行清理和整理,及时报废或修复;
3. 对器材室的设施和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和卫生。
第七条体育器材室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1. 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要进行分类和分区管理;
2. 对保险柜和重要器材进行双重锁闭,防止盗窃和擅自使用;
3. 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器材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八条体育器材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1. 对器材存放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对器材的质量和使用状况进行抽检,确保合格和安全使用;
3. 对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对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和使用具有约束力。
2024年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规定(三)
一、总则
1. 本规定旨在规范体育器材室的管理,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器材的安全和完好性。
2.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体育场馆及学校等教育单位的体育器材室管理。
二、器材室的设置和管理
1. 每个体育场馆及学校等教育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器材室,用于存放和管理体育器材。
2. 器材室应具备安全、通风、干燥、防尘、防潮等基本条件,并保持清洁有序。
3. 器材室应配备专人管理,负责器材的录入、登记和保管等工作。
三、器材的存放和管理
1. 器材应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并标明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2. 器材的入库应按照统一的报备程序进行,包括器材的来源、数量、品牌、型号等信息,并备有相应的入库记录。
3. 器材的出库应经过批准,并填写出库单,由专人负责,入库和出库应进行相应的对账核对。
4. 器材在室内移动或外借使用时,应填写器材流转卡,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确保流转安全。
四、器材的保养和维修
1. 器材室应配备必要的保养和维修设施,如专用工具、维修器械等,并定期对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
2. 器材保养和维修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彻底、合理,保证器材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3. 器材的报废应经过专人审核,并填写报废单,由相关部门予以确认,确保报废程序合规。
五、器材的安全和防盗
1. 器材室应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修缮器材室的门窗、锁具等设施,确保安全可靠。
2. 器材室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安全问题。
3. 器材室的重要器材应采取防盗措施,如加装报警装置、封条等,确保器材的安全。
六、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
1.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进行纪律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等,并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经济罚款。
2.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器材损失、丢失或其他损害行为,应由相关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赔偿损失。
七、附则
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对于特殊的体育器材室管理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特殊管理规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要求。
以上规定是2024年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规定的主要内容,旨在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器材的安全和完好性。
通过合理的分类、分区存放和登记管理,加强器材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加强器材的安全和防盗措施,确保器材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同时,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责任追究,以保证管理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