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师坐班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教师坐班
提到教师坐班,有两种观点:一、教师一定要坐班,此人是领导;
二、教师不必坐班,此人是教师。

笔者是教师,自然认为教师不必坐班。

要求教师坐班,对教师来说有一点心理上的不平衡:领导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不受坐班制的约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因为是领导,其行踪自然不必向教师汇报,在教师的心里,会认为领导有时不是为公事也不来,堂而皇之。

而教师一节课不来,必须请假,否则扣钱,记考勤,评比扣分等。

如此反差,教师心理自然不平衡,对坐班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坐班制要求越严的地方,教师抵触情绪往往就越大。

坐班的目的是为了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教学,追根朔源,只要教学效果还好,就不必太严格要求坐班了。

反之,如果教师虽然天天坐班,但上班不上劲,有教学效果吗?坐班的目的达到了吗?
实际上,不坐班,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宽松,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只有当教师们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处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才能乐教,乐教后才能善教,才能出成绩;对领导而言,不要求教师坐班,并不是放任,而是一种自信——我的管理,我的教师全部认可,不必刻意要求,教师一定能自觉做到;一种信任——我的教师有课就在上,无课在备课,有事就请假;一种和谐——校园和谐、教师和谐、学生和谐。

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位校长,在教师还没向他请假,而他得知该教师有事的情况后,主动找到她说:“听说你的孩子病了,老公又不
在身边,赶紧给孩子治病吧,你的课我叫教务主任给安排一下,学校的一切你就不必操心了。

孩子病了,孩子是天;孩子好了,工作是天”。

而且安排有小孩的教师不上第一,第四节课等等人性化的措施。

你说身在这样环境中的教师,还需要领导刻意去要求他坐班吗?
有人说:教师不坐班,学校管理不是太随意自由了吧。

一个学校,难免突然有需要临时安排的工作,如果不坐班,学校有点什么事需要找教师的,可能就很难沟通到、衔接好。

但笔者认为:现代都什么社会了,信息、交通如此发达,一个电话,一辆的士,多远的路,多远的人联系不上?叫不来?
还有人说:教师坐班,是保证成绩的前提。

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批改作业,备课,辅导学生,查阅资料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教师坐班,有利于团队的成长。

对同一科目来说,老师之间会经常进行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

但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师之间的研讨活动、听评课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QQ聊天工具,博客等多种形式与与其他教师进行研讨,甚至可以视频,跟当面没什么区别。

还有,没准当面的教研,集体备课等只是走走过场,而网上交流才是真正研讨呢!
再说,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不能简单地靠约束、管制来实现。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摒弃既有的在学校管理上过死、过硬的做法,应该把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人只有在被信任的
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好的管理不是管住人的身体,不是管住人的手脚,好的管理应该是管住人的心。

坐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收住教师的心,而不是限制教师的身。

笔者认为,收住教师心的途径很多,比如:人性化管理,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师待遇的提高等。

领导们为什么不在别的途径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呢?当然,如今是学生难当,家长难当,教师难当,领导也难当!如果我们都能相互理解,各尽其职,还有必要再讨论这个话题吗?
作者:李军
地址:范县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