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成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D、“知道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正确答案:B
2、计算机的数据是指:()
A、数字符号
B、声音、图像符号
C、文字符号
D、信息的一种量化表示
正确答案:D
6、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4月22日
B、12月1日
C、3月12日
D、5月1日
正确答案:A
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A、实现依法治国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正确答案:C
10、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A、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正确答案:A
11、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王安石
B、苏轼
C、范仲淹
D、欧阳修
正确答案:B
1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A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观点
正确答案:D
14、()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一国两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解决思想,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D
15、精神文明建设要贯彻()的方针。

A、重在建设的方针
B、重在普及的方针
C、重在提高的方针
D、重在批评的方针
正确答案:C
16、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
A、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以实体法为依据,不包括程序法
C、以刑法、民法为准绳,不含行政法、经济法
D、不包括法规
正确答案:A
17、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正确答案:D
18、以下关于行政指导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具有法律强制力
B、能够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C、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
D、行政指导不需要对方的同意
正确答案:C
2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B
21、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监督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正确答案:B
24、生命的本质是:()
A、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物质的有机结合
B、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C、细胞
D、神经力量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B
26、邓小平同志在哪次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形成这一理论的主题。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正确答案:B
27、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C、新中国的建立
D、邓小平的理论的产生
正确答案:D
28、法的指引作用针对的是()
A、本人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
C、一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正确答案:A
30、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要保持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政府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货币政策
C、松的货币政策
D、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B
31、下列政府机构中,实行“双重领导关系”的有()
A、民政机关
B、派出机关
C、公安机关
D、土地管理机关
正确答案:C
3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仍然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C、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正确答案:C
34、DNA分子的结构是:()
A、线型结构
B、双螺旋结构
C、环状结构
D、带状结构
正确答案:B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指:
C.信息技术的出现
A.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转变
B.蒸汽机的发明
C.信息技术的出现
D.工业无产阶级的出现
2.最先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并提出“星云假说”的人是:
A.哥白尼
B.托勒密
C.康德
D.布鲁诺
3.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A.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B.电磁波的发现
C.飞机的诞生
D.能源的广泛应用
4.第一次将邓小平理论明确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文件是:
A.198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B.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
C.1997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
D.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
5.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6.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7.1954年英国利用研究机进行了垂直起落试验。

1962年英国试飞成功垂直起落试验机P-1127和“茶隼”。

在此基础上,英国于1967年发展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垂直起落战斗机:
A.“幻影”战斗机
B.“鹞式”战斗机
C.“鱼鹰”战斗机
D.F-16战斗机
8.()是激光唱机的简称,是当代激光应用技术最为成功的杰作之一。

A.盒式唱机
B.“CD”唱机
C.VCD
D.镭射电唱机
9.()于1869年提出的化学周期表,经过科学实践验证和补充,逐渐成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矗
A.罗蒙诺索夫
B.法拉第
C.门捷列夫
D.柯塞尔
10.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在组织中,社会个体往往被安排到固定职位上发挥其职能,他们只能按所属组织的要求来行动。

这样,每一组织都以()为基础,而否定实质性的合理性,即以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为基础,发挥其才智,并能知晓他们的行为后果。

A.职能分化
B.社会化
C.功能上的合理化
D.社会不平等
参考答案一
1 A 6 D
2 C 7 B
3 A 8 B
4 D 9 C
5 A 10 D
11.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4月22日
B.12月1日
C.3月12日
D.5月1日
1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一个重要文件是:
A.海洋公约
B.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C.人类环境宣言
D.21世纪议程
1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A.光是直线传播的
B.光的折射原理的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以上均不对
14.注射前,应首选用消毒液体是:
A.碘酒
B.酒精
C.盐水
D.高锰酸钾
1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A.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捕
B.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政治诱降和军事打击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16.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集子是:
A.史记
B.尚书
C.周易
D.春秋公羊传
17.()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体察民情
C.了解民情
D.倾听群众呼声
18.()是社会中一切制度化关系(包括各分层标准间的制度化关系)的基础和依据。

A.生产力水平
B.阶级关系
C.社会关系
D.所有制开形式
19.()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它将微处理器和一些其他装置通过集成电路集成在一小块电路板上而构成的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A.芯片
B.CPU
C.RAM
D.磁盘
20.()是一种全隐身战略轰炸机,它采用新型的飞翼式动外形,即没有平尾、翼身融合的布局形式。

A.B-2
B.F-115
C.F-117
D.F-22
参考答案
11 A 16 B
12 D 17 A
13 A 18 D
14 A 19 B
15 A 20 A
21.陆地自然垂直划分的标志是:
A.热量
B.植被与土壤
C.岩石
D.河流
22.既不临海又不与邻国接壤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从南极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吹的风是:
A.自南向北运行
B.自北向南运行
C.呈顺时针方向
D.呈反时针方向
24.在太阳系中:
A.九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最大,水星的体积最小
B.九大行星中,除金星与冥王星外,都有卫星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D.彗星没有固定的运动时期
25.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慢: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6.商品的价值量由和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现的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
27.第一次从理论上初步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中央杭州西湖会议
C.中共中央北京特别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8.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是:
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国策
2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A.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B.民主集中制
C.决策科学化
D.集体领导、民主集中
30.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的是:
A.打字机
B.计算机
C.激光照排机
D.激光印刷机
21 B 26 A
22 D 27 D
23 D 28 B
24 C 29 D
25 C 30 C
、邓小平同志在______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形成这一理论的主题。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_______。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按既定方针办事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在党的_______上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等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三届七中全会
D、十四大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是______。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_______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
B、基本矛盾
C、基本国情
D、基本任务
6、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_______。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本质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是______。

A、阶级斗争
B、经济发展同道德滑坡的矛盾
C、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_______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A、必然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要发展生产力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9、“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______。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价值标准
D、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内容有_______。

A、公有制
B、发展生产力
C、市场经济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B D B D C A D B D D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法治原则在行政许可制度中的一个具体化。

根据行政许可法
的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行政许可法》的合法原则主要包含两种意思:一是设定行政许可,应
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和程序。

应当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
范围、设定行政许可的范围、条件以及程序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
对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哪种情况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作了规定,
对哪些机关有权设定行政许可,以什么形式设定行政许可,都作了规定,有设定权的机关在设定行政许可,应当严格依照行政许可设定权限,在
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二是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
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程序作了
规定,还有其他单行法对具体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和程序也有
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时,应当严格依照这些规定办理。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1ueFmuIGp8dgF2n
公开原则首先要求设定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
不得作为行政许可的依据。

其次,行政许可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应当公开,便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监督。

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平等对待申请人,符合法定条件、标
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


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
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
许可的决定。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对优先顺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定。

三、便民原则
便民,就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许可过程中能够廉价、便捷、
迅速地申请并获得行政许可。

它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做到:
1、能够统一、综合办理的,减化程序、手续;
2、行政机关为申请人提供方便,如表格,一次补证制度;当场发证的,应及时、当场发证;
3、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受理、审核、不拖延;
4、严格办证时限;
5、提供优质服务。

四、救济原则救济是指当事人受到行政许可的损害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补救的制度。

《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广泛的权利救济方式,如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
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
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五、信赖保护原则
该原则系指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权力的正当合理信赖,应当予以保护。

行政机关不得擅意改变已生效的许可;确需改变的,应给当事人补偿。

《行政许可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己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己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而出现下列情况,行政机关可以撤销行政许可:(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3)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4)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六、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
行政许可是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作出的,是赋予特定人的特定的权利,
取得行政许可,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标准。

因此,行政许可一般不得
转让。

如果对行政许可转让不加严格限制,会给倒卖许可证件等违法行
为提供可乘之机。

因此,行政许可法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
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七、监督原则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实施许可活动和当事人从事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

包括: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和行政许可机关对当事人的监督。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职权和实际需要,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自行创设行政许可的行为。

其主要特点是,国家机关依职权自行创设行政许可,自行限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力,创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属于立法行为范畴。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
制定行政许可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行政许可,放松行政管制,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更多的自由和活力。

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设定的具体事项。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2条的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审定的事项;
2、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3、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其他行政许可事项。

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予以规范的,可不设许可:
1、当事人能够自主决定的;
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解决的;
3、行业、中介能够自律的;
4、行政机关事后监督或其他方式能够解决的。

二、行政许可设定权
行政许可的设定权是在各类立法主体之间分配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

根据立法法确定的立法体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属于广义的"法"的范畴,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的范畴。

因此,首先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然后,立法要限制规章的立法权,只赋予了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的设定权。

国务院部门和较大市的地方人民政府都没有行政许可设定。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有关行政许可设定权限的规定有以下层次:
1、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许可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3、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4、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对于地方性法规和省级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还作了限制,规定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第四节行政许可的实施
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颁发行政许可是一项行政权力,应当由行政机关实施。

因此,《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但是,由于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许可权都由行政机关行使,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行政许可权和受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委托的其他行政机关也可以实施行政许可。

根据《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实施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或相关的组织,个人不能实施;
2、实施主体必须具备外部行政管理职权,依法或职能实施监管;
3、实施主体必须享有行政许可权(法定、授权、委托),在职权范围内实施;
4、实施主体能够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强调内设机构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许可,委托主体在受托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许可实施程序,是指从受理申请到做出或拒绝许可等决定的步骤、方式和时限的总称。

包括一般程序和特别程序。

(一)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s0GAgqH7@JyJDDn0IvCRl0AE#x
1、申请:ib37qW#5eNtLICT12AOoG98lpA@Sw
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以申请人提出申请为前提件,不申请不受理。

申请人有两项义务规定:当事人需要从事特定许可事项,应当提
出申请;当事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

2、受理程序
受理是指行政机关接到许可申请后,决定是否正式接收许可申请的活动。

当事人的申请被受理后,有关行政许可的期限规定开始启动,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做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3、审查程序
审查是对已受理的申请是否符合实际的核查的过程。

我国许可审查包括形式审查(书面、材料审查)和实地(现场)审查两种。

4、许可决定程序
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审查许可申请材料的结果,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决策的过程。

许可决定是行政许可的必然结果,许可决定有两种:准予或不准予。

与受理过程中所做的处理决定不一样。

5、听证
听证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前给予当事人就重要事实表达意见的程序,通过公开、公正、民主的方式达到行政目的的活动。

《行政许可法》规定听证的范围有两种:一是法规定(包括规章)应当听证的事项;二是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事项。

法定听证事项包括:直接涉及申请人与利害关系人之间重大利益的,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要求听证、行政处罚法、复议法、诉讼法规定,吊销、撤销许可证,应当听证、计量法、认证认可条例、许可证条例(包括危化条例、农药条例等)规定发证时可以听证的事项。

行政相关自主决定听证的事项系指行政机关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公告,举行听证。

(二)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
特别程序是实施行政许可的特别规定,是一般程序的补充。

特别程序是必须程序,必须执行。

而且特别程序优于一般程序,特别程序有特殊规定的,必须遵守。

1、国务院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
国务院作为行政最高机关,对重大事项实施许可,如大片土地开发、金融机构设立审批、重大涉外事项审批等。

法律规定,国务院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自然资源、公共资源配置类行政许可的特殊程序(1)特殊程序适用于下列许可:a)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b)公共资源的配置;c)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

njL6417Xl2ApO4sF2jIEg2Dhi5~a2WP1Mz5eFOTZMb4JN
(2)许可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应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方式做出许可决定。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有关许可的具体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