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1.《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1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我把握住了略读课教学的步骤,让学生从阅读提示入手,按阅读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我紧紧围绕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
2、香港离我们比较远,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甚至全班学生没有去过香港,为了加深学生的体会,教学中运用图片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3、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
许多词语,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惧全、举世闻名、璀璨无比”等词语,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查字典(词典)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这样可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4、在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学练结合。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小练笔。
在写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词语和句式可以完全迁移过来运用。
由于前几课进行了这方面的练习,学生的习作灵感和思路大为开启,较好地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说起来容易,写起来就难了,有些学生落到笔头上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兴趣和自信,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使学和写真正结合起来。
2.《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练结合落在实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本,潜心会文本,善用巧用文本中的每一个句段,把这些句段当作练习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学中练,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语言的准确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这种学与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更新了教学形式,而且拓展了教学内容,依据文本,活用文本,让语文课的味道更浓,让学生学起语文来更有滋有味。
这篇课文层次清楚,教学中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什么难度。
我在多次揣摩教材后,根据这一点,着手自己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由于要在五个教学班讲,作为新来的教师,各班级情况不熟悉,在教案设计上有顾虑。
一开始设计的教案环节过于太
细,课件制作容量太大。
在一班上完课后,存在的问题出来了,组长郭老师和其他老师认真听课后,对这节课提出了很多要修改的地方,在她们的帮助下,我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和课件的修改,在二班上课时效果明显要比一般好。
上完课后我又虚心听取组内教师的意见,再次修改。
第三次上这课时,正好教研室段老师和魏主任听了这课,她们都对这课的教学直言不讳的指出存在的缺点,那就是语文课上让学生读的书少了,课堂上进行学练结合很好,但学生在学练上有难度,段老师对这课的教学设计很满意。
随后我根据提出的建议,又进行了第四次、第五次的教学设计。
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虽说是一节课,但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团结的力量。
正是这种集体的智慧,才使我的教学一次有一次的进步,一次有一次的提高。
多次的教学设计,多次的操练,使我对这课反思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在出示学习要求后,让学生按阅读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我紧紧围绕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
2、为了加深学生的体会,教学中运用图片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3、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
许多词语,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惧全、举世闻名、璀璨无比”等词语,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查字典(词典)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这样可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4、在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学练结合。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写自己家乡的美景。
在写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词语和句式可以完全迁移过来运用。
我用课件出示练笔提示,用范文引路,学生的习作灵感和思路大为开启,班上产生的各不相同的优秀练笔不是很多,也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教学效果。
效果不另人满意,这是教学中最大的不足。
这课书最适合在小练笔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
指导中自始至终贯穿着“注重兴趣”。
但作为三年级学生来说,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学练结合,刚刚起步,训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学生知道的地方和去过的地方比较多,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书面写作的初始阶段,还是有着很多的困惑。
把握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兴趣和自信,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使学和写真正结合起来。
因为,学生对所写的事物虽有深切的感受,但感到有话不会说,不会“乐于书面表达”,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3.《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3
《香港,璀璨的明珠》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共有六个自然段,描写了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第六节用一句话概括了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由于是略读课文,不宜多讲,应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本着这样的思想,我以读为主线,围绕着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并交流与香港相关的.资料,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助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的阅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活动二:精读课文,走进香港
助学提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用“______”画出来,在小组内读一读。
活动三:总结提升,体会自豪
助学提示:你能结合这节课的学习,为香港写一段欢迎辞吗(可以用上书上的语句)?
朋友欢迎你到香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真正理解课文,主要原因在忽略了课堂上的生成和学生的学。
忽略了课堂上的生成和学生的实际。
比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认真地读一读。
我也让学生交流了,但只是找了一个同学来简单地说了说,根本没有顾及班内大多数孩子。
应该是再去问问其他孩子。
为什么喜欢,然后再去欣赏幻灯片。
为了讲课吧,我就忽略了这些。
课堂上若不能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我想一切一切都是徒劳的,也是无效的。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教会孩子怎样去学习,怎样去思考,不是单单为了学习知识。
我上课不太灵活,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是不行,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得好好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