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
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则其核内的中子数
是
A.77
B.114
C.191
D.268
参考答案:
B
略
2. 已知氧化性Fe3+>Cu2+>Fe2+。
现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某研究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组成,利用1.2mol/L的FeCl3溶液(其他用品略),与混合粉末反应,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①组反应后溶液中剩余c(Fe3+)=0.4mol/L B.第②、③组剩余固体全是铜
C.第④组的滤液中c(Fe2+)=2.0mol/L D.原混合粉末中n(Fe)∶n(Cu)=1∶2
参考答案:
A
略
3. 常温下0.1mol/L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 mol·L-1
B.由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A—)>c(OH―)>c(H+)
C.浓度均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则c(A-)>c(HA)>c(Na+)>c(H+)>c(OH-)
D.0.1mol·L-1HA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2c(H+)+c(HA)=c(A-)+2c(OH-).
参考答案:
AD
略
4. 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的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
是()
A. NH
3
、HD、C10H8 B.PCl3、CO2、CH3COONH4
C. NO、SiO2、P2O5 D.H2O2、CF2Cl2、B3N3H6
参考答案:
D
略
5. 某化合物的结构式(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单位是ppm)。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甲烷和苯都不能使酸化的KMnO4溶液褪色,也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
参考答案:
C
略
7. 11、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Famciclovir)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泛昔洛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最多消耗2molNaOH
B.核磁共振氢谱有8种峰
C.5个N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8. 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
某蔗糖酯可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
蔗糖蔗糖酯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酯可看成是由高级脂肪酸和蔗糖形成的酯
B.合成该蔗糖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蔗糖分子中含有8个羟基
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水解过程中只有硬脂酸和葡萄糖两种产物
参考答案:
D
略
9.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 (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 (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A
略
10.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就是我们保护自己。
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又在主要大中型城市实行PM2.5监测,PM2.5监测的是大气中()
A.CO
2
的含量 B.SO
2
的含量
C.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 D.大气中NO
2
的含量
参考答案:
C
略
11. 设C+CO22CO-Q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υ1,N2+3H22NH3+Q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
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参考答案:
A
略
12. 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 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Ⅰ和Ⅱ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Ⅰ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Ⅰ和Ⅱ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13. 某气态烃1mol与2 molHCl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加成产物1mol又能与8molCl2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则气态烃为()
A.丙炔
B.1-丁炔
C.丁烯
D.苯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苯酚易溶于水
B.苯酚俗称石碳酸,具有微弱的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晶体
D.洒落皮肤上的苯酚可以用氢氧化钠稀溶液洗涤
参考答案:
B
【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分析】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B、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
C、纯净的苯酚为白色;
D、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
【解答】解: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A错误;
B、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很弱,但其酸性强于碳酸氢根,故苯酚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故B正确;
C、纯净的苯酚为白色,被氧化后变为粉红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且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故洒落在皮肤上的苯酚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涤,应用酒精洗涤,故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NH3·H2O B.H2O C.CH3COOH D.醋酸铵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
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
变红。
据此回答:
(1)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将0.02 mol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单表述)。
(3)(2)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S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
的现象是.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
式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性.
(4)Ⅱ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溶液的浓度是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
法:
参考答案:
(1)溶液变为血红色;(2)2Cl﹣﹣2e﹣=Cl2↑,Cl2+2Fe2+=2Fe3++2Cl﹣;(3)还原;
(4)①0.2;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考点:电解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1)依据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试剂颜色变化分析;
(2)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溶液变黄色;
(3)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Fe2+具有还原性;
(4)①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探究氯离子是否放电,需要在难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判断;
②依据检验氯气的实验方法分析.
解答:解:(1)检验铁离子的试剂是硫氰酸钾溶液,用KSCN溶液检测处Fe3+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2)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溶液变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故答案为:2Cl﹣﹣2e﹣=Cl2↑,Cl2+2Fe2+=2Fe3++2Cl﹣;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元素化合价升高,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Fe2+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4)①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探究氯离子是否放电,需要在难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所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2mol/L,故答案为:0.2;
②依据检验氯气的实验方法分析,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证明生成氯气,否则无氯气生成,故答案为: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方法和现象分析,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电解反应,电极产物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8. 常温下在酸性溶液中c(H+) c(OH-),PH 7;在碱性溶液中c(H+) c(OH-),PH 7;在中性溶液中 c(H+) c(OH-),PH 7.
参考答案:
>、<;<、>;=、=
19.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该化合物呈________色。
(3)第3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填名称)。
(4)单质和石灰乳作用可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元素⑨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元素⑤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
通讯材料的名称)。
(7)元素⑦、⑩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元素是_____(填序号),通过比较它们能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