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
第Ⅱ卷第(6)页至第(6)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此试卷适用于网络阅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卡勿折叠,污损,信息点旁请不要做任何
标记。
4、正式开考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6、主观题部分也一并书写在答题纸上,注意用0.5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
7、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照同侧同面顺序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 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D. 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2.《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
”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3.下列关于人生观的表述,属于道家的是()
A.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B.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C.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说明他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
A.社会稳定问题 B.均贫富问题
C.教育公平问题 D.政治平等问题
5.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6.“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荀子的礼法并用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7.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勤于温习
D、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
8.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
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
9.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制天命而用之”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1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
1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
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 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13.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
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
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14.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15.“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16.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7.宋代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体现了理学思想的( )
A.重义轻利观 B.仁政思想 C.社会责任感 D.民本主张
18.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19.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20.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
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
”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为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为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21.有人评价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对此评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体现了苏格拉底提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22.“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白己
D.人人生而平等
2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24.一位叫阿尔贝蒂的剧作家曾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
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
此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公元前5世纪 B.5世纪 C.15世纪 D.18世纪
25.美国学者M.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写道:“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并不是非基督教徒。
的确,人文主义者经常用纯粹世俗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他们对基督教会经院哲学琐碎的考证辩析和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据此,对人文主义者的正确理解是( )
A.彻底摆脱与基督教会之间的联系 B.注重从现世和世俗的立场思考问题
C.对经院哲学批判局限于细枝末节 D.要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会
26.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 )
A.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B.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27.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共同点不包括()
A、反对特权等级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实行法制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8.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 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质疑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D. 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29.某同学学完欧洲某次思想解放运动后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下联: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
据所学知识判断,横批应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30.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
材料所述的两个“创新的世纪”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具有理性和自由的色彩②都重视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生活的幸福④都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乙都正确 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
33.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十年的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引起社会广泛议论。
假如你对此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简体字 B.汉字由繁到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简体字已经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认可 D.简体字更具有艺术魅力
34.把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和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放在一起,下列正确的是
A.婉约词 B.豪放词 C.田园词 D.都是名赋
35.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36.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37.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的研制( )
①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④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②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③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④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② D.③
39.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40.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20分)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形,他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
这些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
……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一观点的内容。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
(4分)
(3)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2分)依据材料三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4分)
(4)依据材料四,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6分)
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在与教皇的代表辩论时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但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早已经吹响了“解放人自身”的号角……但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7—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内容的异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的原因。
(12分)
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A D D D
C
D B C C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B A B D A B C B B D D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B A D D B D B C
第41题
(1)内容: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论
(每点两分,任答两点4分)
(2)孔学“政治化”:“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皇权“理论化”:“君权神授”与“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
(4分)(3)深化:宋明理学家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分)
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
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分,任答2点2分)(4)内涵:人文主义。
(2分)
意义: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
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
(4分)
第42题
(1)意见: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
《圣经》面前人人平等,俗权高于教权(4分)
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4分)(2)同:主张人性解放,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
(4分)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中国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或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6分) (评分说明:有其它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