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专项学习《环境描写-美景尽收眼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专项学习
《环境描写-美景尽收眼底》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二、环境描写作用
设问方式
1、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

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从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本身:
1-交代时间/时令,地点,故事发生背景(自然或者社会)
2-写出环境( )的特点
【例】写出环境的寒冷恶劣
3-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最典型作用)
【例】渲染恬静气氛,烘托愉悦心情(气氛可以看看文中是否有原词,两点都要立足于人物所处背景环境下思考)
人物:
4-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者暗示人物命运。

【例】在高原上,老韩坚持工作8年,衬托他坚守的品质精神
5-象征手法
【例】美丽雪花象征人纯洁美好心灵,善良。

(不是所有写景都具备象征意义。

)
主题:
6-深化文章主旨,揭示文章主题。

情节:
7-暗示情节发展
8-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环境气垫推人体)
一般格式:通过描写……具体环境,写出了环境……的特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揭示文章……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社会关系。

②为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③暗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现实。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作品主题。

四、怎么写环境
1、什么地方插入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那么你的文章需要用到哪个方面,就可以插入一段相关环境描写。

比如:你想要表达内心焦虑,那么你可以写周边环境嘈杂,蝉鸣声、鸣笛声,孩童的哭闹声,惹人心烦。

2、五感写环境
五感即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视觉——颜色、大小、形状、位置远近……
比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少年闰土》)
听觉——水声、鸟鸣声、蛙声、琴声……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月光曲》)
嗅觉——单一气味、混合气味、联想气味、香、清香、幽香、醇香……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丁香结》)
味觉——味道:酸甜苦辣咸
口感:脆、腻、爽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的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盼》)
触觉——温度、湿度、硬度、痛感等
比如:软硬干湿、光滑粗糙
比如: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穷人》)
方法:
定情感——找景物——定感官——加修饰(修辞)
比如:定情感:对雪景的赞美、喜爱
找景物:雪
定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加修饰(修辞):拟人、比喻、、引用、联想
清晨推开门,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视觉)。

脚踏上去,咯吱咯吱的声音,原来雪也会唱歌(听觉)。

(拟人)雪花还在轻轻地飞舞,犹如一只只白色精灵,自由自在。

(比喻)几片调皮的雪花钻进我的衣领,(拟人)冰凉凉的,让我冷得一激灵,清醒了不少(触觉)。

还有几片飘到唇边,我伸出舌头轻轻
卷入口中,大自然的冰沙,只有冰凉(味觉)。

想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引用)真是瑞雪兆丰年啊(联想)!
3、连串式描写
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使画面更生动,让人身临其境。

比如: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除根的地方死而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长出来,甚至从石板的夹缝里往外钻,到处绿油油的。

桦树、杨树、稠李树生出发黏的清香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正在绽开的花蕾。

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窝,苍蝇让阳光晒暖,沿着墙边嗡嗡地飞……(《复活》)
分析:一连串的景物描写,能让人一下子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4、情景式描写
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自然渗透到景物上。

你心情是什么样,环境就是什么样;相同的环境,也可以随着你心情的变化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画面与色彩。

高兴时是美丽的,光明的,伤心时可以丑陋的、萧条的。

比如:
心情好时: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心情不好时: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5、线索法写环境
如果你写的文章是移步换景的,那么环境的变化就可以跟随你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

比如:人们翻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第3段)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第14段)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23段)(《桥》)
分析:从第3段到第23段,可以看出洪水是越来越大,在这个环境的变化中,也能看出人们是怎么做的,老支书是怎么做的,文中的多次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老支书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以及对儿子的爱,也在环境变化中充分体现出来。

五、练习
1、分析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

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

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分析:这段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直接套用模式。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环境气垫推人体)
通过描写雪花、村落等环境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冬天,地点是在小山村,渲染了恬静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小女孩发烧做铺垫,揭示主人公善良的心灵。

(后两个作用是需要结合原文才能分析出来的。


2、小练笔
通过一段环境描写来抒发自己考试考得好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