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很详细!】【黄冈实验学校教案】1、1、3、2补集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2补集
学案编写者:黄冈实验学校数学教师孟凡洲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及其符号的含义;
2、会利用全集与补集的含义解相应的题目.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约10分钟)
自学教材第10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补集)
<1>阅读教材,你能理解全集的含义吗?你能给出全集定义吗?
(引申:比如说我们要研究黄冈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全体学生的成绩,那么,全集是什么?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2>阅读教材,你能理解补集的含义吗?你能给出补集的定义吗?
(引申:若我们把黄冈实验学校高中部全体学生的成绩看做是一个全集,那么这个全集我们可以说是由高中部所有男生的成绩和所有女生的成绩所组成,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在这个前提下,高中部所有男生的成绩的补集是什么?)
结论:<1>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
究问题中涉及的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
为,通常记为;<2>文字语言:对于一个
集合A,全集U中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
集合称为;符号语言:,即;图形语言:阴影表示补集.
三、【练习与巩固】
请同学们快速自学教材11页例8、例9,完成练习一
练习一:请你讲一讲对教材第11页例9的看法.
仿照教材第11页例题8、9完成练习二
练习二:设S={x|x平行的四边形或梯形},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菱形},C={x|x是矩形},求B∩C,B,A;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练习三
练习三:请同学们快速口答教材第11页练习4.
练习四:如下图所示,U是全集,M,P,S
是U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_______.
结论:观察图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满足两个
条件:一是不在集合S内;二是在集合M,P的公
共部分内,因此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集合S的补集与集合M,P的交集的交集,即(S)∩(M∩P).
四、【课堂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12页习题1.1A组第10题(请同学们抄写题目,独立完成)
2、选做题:教材第12页习题1.1B组第4题(可以相互讨论完成)
1、1、3、2补集
学案编写者:黄冈实验学校数学教师孟凡洲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及其符号的含义;
2、会利用全集与补集的含义解相应的题目.
【教学效果】:学习目标的点出,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把握.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约10分钟)
自学教材第10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补集)
<1>阅读教材,你能理解全集的含义吗?你能给出全集定义吗?
(引申:比如说我们要研究黄冈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全体学生的成绩,那么,全集是什么?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2>阅读教材,你能理解补集的含义吗?你能给出补集的定义吗?
(引申:若我们把黄冈实验学校高中部全体学生的成绩看做是一个全集,那么这个全集我们可以说是由高中部所有男生的成绩和所有女生的成绩所组成,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在这个前提下,高中部所有男生的成绩的补集是什么?)
结论:<1>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
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
通常记为U;<2>文字语言:对于一个集合A,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符号语言:A,即A={x|x∈U,且x A};图形语言:阴影表示补集.
【教学效果】: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们都能完成自学任务,要注意的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三、【练习与巩固】
请同学们快速自学教材11页例8、例9,完成练习一
练习一:请你讲一讲对教材第11页例9的看法.
【教学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仿照教材第11页例题8、9完成练习二
练习二:设S={x|x平行的四边形或梯形},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菱形},C={x|x是矩形},求B∩C,B,A;
【教学效果】:通过提示,学生们都能理解,效果很好.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练习三
练习三:请同学们快速口答教材第11页练
习4.
【教学效果】:通过练习三,检测到了学生们已
经是完全完成了学习目标,教学效果很好.
练习四:如下图所示,U是全集,M,P,S是U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
结论:观察图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在集合S内;二是在集合M,P的公共部分内,因此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集合S的补集与集合M,P的交集的交集,即(S)∩(M∩P).
【教学效果】:这一部分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由于害怕加重学生的负担,练习四可以考虑放到自习课上提示.此题是一个必讲题,希望教师们不要掉以轻心;这类考试题在以往的高考中体现不多,但是在以后的高考中可能会涉及.退一万步讲,这类题目即使是高考不考,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的扩散,分析问题的条理性,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课堂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12页习题1.1A组第10题(请同学们抄写题目,独立完成)
2、选做题:教材第12页习题1.1B组第4题(可以相互讨论完成)
五、【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全集补集,以及关于全集和补集的计算问题.由于全集补集本身的概念是很好理解的,所以我们把侧重点放在了计算上.各位老师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补集符号的书写,全集合补集都是相对的.有很多同学都认为全集只能用U来书写,要提示同学们,全集,可不单单是这样书写的,对于不同的题目,全集可以有不同的书写方式;还要注意的是,补集也是相对的.对于数学思想,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重.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都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节课要注意学生对全集补集概念的理解以及一些符号的书写,我们要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对计算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