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继续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 先导性 、 全局性 的重要 作用 , 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 的重 中之重. 农村成人教育 , 作为农 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
系到农 民 富裕 、 村 繁荣 和农 业 发 展 , 破 解 “ 农 是 三 农” 问题 的一 把金钥 匙 .
教 育专 业 , 为农村 成人教 育发 展储 备专 业人 才 .
3 4 规范 制度管理 .
到, 大力发展农 村成人教育是践行“ 三个代表” 的 必然选 择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和 构 建 社 会 主 是 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 是解决“ 三农 ” 问题的有 效举措. 各级政府要创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 , 满足广 大农 民群众终 身 学习 的需要 . 此外 , 要加强宣传力度 , 引导农民积极转变思 想观念 , 使农 民深刻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要 让广大农民了解到即便是 种田养殖也是需要科学 技术的, 在新农村建设 与城镇化发展形势下 , 更应 该积极主动 的加强 自身文化素质 的培养 , 让广大
成人 教育 师 资力量 不 足 的又一 原 因. 队伍 短 缺 , 加
2 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 问题
近年来 , 农村成人教育为 我 国农 村经济发展
做 出了 巨大 贡献 , 也为 构 建社 会 主 义 和谐 农 村 、 社
上缺乏整体性 的培养 , 导致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 从
而直 接影 响 了农村 成人 教育 的质量 .
关键词 : 农村成人教育 ; 三农 ; 文化素质 ;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4 2 c 7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 国. 三农 ” “ 问题—— 农业、 农村 、 民, 农 一直是关乎 国民素质与经济发 展, 关乎社会稳定 与国家富强的大问题 . 中国的建 设始终离不开农 民与农村. 农村不稳定不进步 , 整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推动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素质和增强农民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也逐渐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覆盖面不够广,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无法及时接受到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的需求。
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农民参与意识不强,有些农民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解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接下来将分析其中的具体对策方法。
2. 正文2.1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1. 资金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项目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开展,导致农民无法获得有效的培训和教育资源。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机构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3. 培训内容陈旧: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无法有效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4. 缺乏持续性培训机制:一次性的培训难以真正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缺乏持续性的培训机制限制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
5. 缺乏与产业对接:一些教育培训项目与当地产业发展脱节,缺乏与产业对接,导致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着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陈旧、缺乏持续性培训机制以及缺乏与产业对接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2.2 对策分析1. 加强政府支持和投入。
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持续发展和稳定推进。
2.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为了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需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农民需求、易于理解和接受。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农村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提升农民素质、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缺乏,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比例,支持农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可以引入新的培训模式,如网络教育、移动教育等,提供便捷的农民教育培训渠道。
还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区等,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农民培训需求不匹配。
由于农民的需求多样化,对培训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只提供统一的培训课程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进行需求调查,了解农民的具体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还可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如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对面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等,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第三个问题是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培训效果不佳。
为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在培训机构的准入标准上进行严格要求,只有具备一定资质和师资力量的机构才能进行培训。
还可以建立培训机构评估体系,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培训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培训长效机制缺失。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多以临时性项目为主,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持。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依托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将农民培训列入长远计划,确保培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可以加大对培训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支持,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吸引更多的教育专业人才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资源不足、需求不匹配、质量参差不齐和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农村知识层次的逐步提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农民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接下来,本文将就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问题一:农民的学习意愿较低。
由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繁忙,很难挤出时间参加培训课程,再加上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知识的需要和重视程度可能不高,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意愿较低的情况。
对策一:增加农民在学习中的乐趣。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每次开展培训课程时,邀请学者和专家为农民讲解生产实用技术,并进行性质相反的幽默讲解,领导老师也可以带头参加农民文化活动,为农民提供各种文艺和娱乐消遣方式。
问题二:培训课程不够实用。
许多农民参加培训课程时,所学的知识与他们的生产实际并不对口,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对策二:量身定制合适的培训课程。
针对当地的农业特点、生产方式,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使农民在学习中更能迅速掌握实用技术和新理念,从而达到切实可行的效果。
问题三: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许多农民教育培训都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培训形式单一,容易形成课堂疲劳,降低学习效果。
对策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旅游学习、参观学习、现场检验等方式来增加农民的参与性和学习的趣味性,使农民参加培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
问题四:培训资金缺乏。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缺少培训项目的经费支持,给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困难。
对策四:多方筹措培训经费。
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企业的赞助捐助、合作组织的签订协议等方式多方筹措培训经费,确保农民教育培训项目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虽然不少,但只要我们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经费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就可以逐步解决问题,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蓬勃发展。
试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需要接受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策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教师人数众多、继续教育任务艰巨,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将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费困难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待遇低是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教育基础差、受教育人口众多以及经费管理不善等原因,农村教育经费长期处于严重不足的境地。
加上农村费改税工作的实行,原本用于教师教育的经费不是没有到位就是被挪作他用,造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此外,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工作之余往往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必然影响到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二)继续教育观念淡薄具体表现在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目标混淆,出现继续教育价值误区。
一是唯学历文凭的误区。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接受继续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一张专科、本科文凭或一个教育硕士学位。
二是唯经济效益的误区。
办学者为了扩大教育规模,获得办学的规模效益,过分注重函授教育,而忽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三)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源组成复杂,起点较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偏低,在离城镇越远、条件越艰苦的山区,这种情况越明显。
而且农村教师数量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地区间、学校问、教师个体之间发展不平衡,使培训难以达到“按需施训”和“分层教学”的要求。
(四)理论脱离实践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重复、陈旧,缺乏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新化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般 ” “ 重 视 ” 比率 占 3 .% 。 明 或 不 的 52 说
轮 继 续 教 育 全 员 培 训 就 有 将 近 10 50 名 教 师 没 参 加 培 训 ; 息 技 术 培 训 按 信
有 效 的 检 查 监 督 和 质 量 评 估 . 续 教 继
、
中 小 学 教 师 继 续 教
育 的现 状 分 析
() 学历 教 育 轻 非 学 历 教 育 。在 1重
中小 学 教 师 学 历 合 格 率 很 低 的 时 候 , 重 视 学 历 补 偿 教 育 是 十 分 自然 也 是
一
的 要 求 明显 不 适 应 , 理 压 力较 大 。 心 四
是 学 习 时 间 比较 紧 。农 村 中小 学 编 制 比较 紧 , 学 资源 相 对 不 足 , 学 低 年 教 小 级 基 本上 属 于 包 班 制 . 学 要求 高 。 教 导
力 、 学 水 平 、 学 质 量 等 仍 然 有 待 教 教 提 高 . 说 明非 学 历 继 续 教 育 对 我 们 这 教 师 的 重 要性 。从 这 次 调 研 的情 况 来 看 .很 愿 意 参 加 继 续 教 育 ” 教 师 比 “ 的
个 样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化 县 第 一 新
致 中 小学 教 师 工 作 任 务 重 、 力 大 、 压 学 习 时 问 紧 。“ 习工 作 两 不 误 ” 广 大 学 使
中小 学 教 师处 于 两 难境 地 。调 查 资 料
率 只 占 1.%, “ 愿 意 参 加 继 续 教 25 而 不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我国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覆盖范围较窄。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教育资源不平衡,致使部分农民未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培训。
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覆盖面。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够适应农民的需求。
农民由于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经验和技能,因此对于理论培训的需求较少。
但目前的农村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忽视了农民对实践技能的需求。
应加强农民实践技能培训,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并且培训形式也应多样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方便农民参与。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农村的教育培训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
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与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性不足。
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压力大,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农闲时期进行培训、提供培训补贴等,使农民能够持续参与教育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学校应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高培训持续性,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该工作存在不少问题:
一、知识盲区较多。
农民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现代化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缺乏了解。
二、教育形式具有单一性。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主要采用分类培训、通信学习等形式,这些途径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农民教育培训中关注的更多是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知识。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让他们有能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信息化快速发展,应该考虑在线课程、教育视频等多种形式,以便更好地吸引农民的兴趣。
三、丰富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既要注重农产品的生产,也需要注重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那些缺乏实际经验的农民,应该引导他们参加实践项目,加强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建立公共平台。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公共平台,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实际支持和刺激。
综上所述,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施中要注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难继及重续

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难继及重续
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继续和重续,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教育经费有限,教师培训、教育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得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得到正常开展。
教育资源短缺导致教师无法获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难以学习到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无法提高教学能力水平。
二、时间限制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繁忙,课堂教学任务重,加之一些特殊的课外工作,比如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或培训等,常常会占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缺少时间来参加教育培训活动,难以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
三、缺乏宣传
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关于继续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很多教师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开展继续教育,也不知道如何获得学分和证书。
缺乏相关知识信息的教师仅仅通过口红传播和熟人推介的方式了解继续教育的消息,并且很少有人愿意为此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
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继续和重续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增加投入
政府应该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下更大力气,加大对小学教师培训、教育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落实扶持措施,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强化义务教育实施
政府应该在义务教育实施方面下更大力气,保证生源的平衡发展及全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减轻农村小学教师的负荷,为他们留下一些自由支配时间,以方便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三、加强宣传
加强对于义务教育教师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让农村小学教师深入了解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了解继续教育路径的意识与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求知的热情和欲望。
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继续教育途径。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资源不足、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培训形式单一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培训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培训设施相对落后,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的设施设备水平,增加师资力量,并加大对农村师资培训的支持力度。
还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农村教育培训的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培训资源,使农民能够足不出户地接受培训。
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传统的农业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开展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
培训工作应注重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一些实用的技术培训,让农民能够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培训形式单一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实地考察、农田示范、经验交流等,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农民教育培训缺乏持续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农民教育培训只是一次性的,没有持续跟进和培训延伸,无法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管理机制,定期跟进培训效果,开展培训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保证培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需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
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虽然重要,但在农村地区受到的关注和支持相对较少。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更多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解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多样化培训形式,加强培训持续跟踪和评估,并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区经济的发展,亟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出,降低人力投入,稳定农业供给,多方增加农民收入。
这一切都有赖于农村实用人才,他们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广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就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如何提高培训工作水平提出意见与建议。
1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问题1.1培训基础薄弱据农业普查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
在农村从业人口中,大多数农民仍然从事着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农村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2培训内容不足现有的农民培训,内容大部分集中在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大多只是简单的技能培训,并未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而这部分群体在农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3培训效果不佳近年来,农业部等部委先后推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五大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
从目前推广实施的情况来看,这些工程主要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进行推广。
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通过对一部分县、镇、乡组织培训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认为培训不具有多大意义以及农务繁重无暇参与培训的人数占到了30%左右。
这部分人参与培训往往是因为当地主管部门对培训给予了财政支持,或是将参与培训与某种利益相挂钩。
因为这些原因参与培训的学员,积极主动性不高,在培训过程中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使得培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视 其 自我 能力 的提 升 , 必 构 成社 会 的不 稳定 因 素 。 势
织 以及 农 民 工 个 人 共 同 分担 的 多 元 化 投 入 机 制 , 时培 训 机 构 也 应 针 对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不 同继 续 教 育 需 求 , 供 多 样化 的 继 同 提
续教 育 形 式 。
关 键 词 : 生代 农 民 工 ; 新 继续 教 育 ; 业规 划 职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 2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 16 2 1 ) 1— 5 0 10 4 5 代 农 民 工 在 参 与城 市 就 业 竞 争 中 新 处 于弱 势 , 不但 没 能 融 人 城 市 主 流社 会 , 而沉 淀 于 反
、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现 状分 析
据 国家 统计 局公 布 的数 据 :0 9年 , 国农 民工 20 全 总量 为 2 3亿 人 , 出农 民工数 量 为 15亿 人 , 中 , . 外 . 其
必 要性 。
1 3 6— O岁 的 占 6 .% 。据 此 推算 ,0 9年外 出新 生 16 20 代 农 民工 数量 在 80 人左 右 , 90万 如果 将 84 4 5万就 地 转 移农 民工 中的 新 生 代 群 体 考 虑 进 来 , 国 现 阶 段 我 新 生 代 农 民工 总 数 约 为 l亿 人 。这 表 明 , 生 代 农 新 民工在 我 国 2 3亿 (0 8年 为 2 2 . 20 .5亿 ) 工 中 , 职 已经 占将 近 一半 , 们 在 我 国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 日益 发 挥 他
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与发展,还关系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和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如培训资源匮乏、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培训路径,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健康、持续和有效发展。
一、培训资源匮乏: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资源特别是高素质师资资源不足,导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条件差,培训内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缺乏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导致农民难以获得持续、系统的培训服务。
一些农民由于地域条件限制,无法方便地接受职业培训。
三、培训效果不明显:目前一些地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虽然开展了一些培训项目,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农民的职业素质提升和创业能力不足。
优化路径:一、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资源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培训资源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
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入农村地区,开展多样化、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
二、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加强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标准与认证,为农民提供灵活多样、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
鼓励农村地区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和机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与现实岗位需求对接。
三、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终身学习。
应鼓励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参加培训,如在线学习、职业技能考证等,提升农民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助力农民实现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与监管。
应建立健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与监管机制,对培训项目的有效性与实效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对不符合职业教育培训标准的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监管与处罚。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实践与思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农村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教育资源不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进行探索实践和深入思考。
一、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师、教材等都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因此农民教育培训面临很大的困难。
2. 教育观念陈旧。
部分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存在观念守旧,认为务农才是农村人的终身职业,对进修学历没有积极的态度。
3. 教育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的农民教育培训形式主要以传统的农技培训为主,忽略了农民对其他方面知识的需求,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4. 政策扶持不够。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农民教育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不力、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难以得到有效支持。
二、探索实践与思考1.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学校、教师,改善教学条件,确保农村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 宣传教育理念。
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引导农村人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 多元化教育培训形式。
除了农技培训,还应该增加关于法律、文化、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满足农民对不同知识的需求。
4. 完善政策扶持。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政策激励,让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落地生根。
三、结语通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农村教育培训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领域。
只有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为农村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我国农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向他们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的同时,要将转变其思 想观念作为首要任务 ,向他们宣传终身教育 的理念 ,转 变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习惯 ,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
误 区 ,逐 步形成 科学 、文 明 、健康 向上 的好风 尚 。
4 .我 国农村 继 续教 育 资金 投 入 不足
近年来 ,我 国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教育经费 2 0 0 0 年比2 0 0 8 年增加了三倍多。 然而 , 教育经费的分布仍 然存在不平衡。在教育经费中投入到正规教育学校的比较 多, 这对我国急需发展的农村继续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农 村 青年 接受 继 续教 育 的意 愿较 强 ,但 接受 过 各类 本 研 究 就 是 在 分 析 现 在 我 国 农 村 教 育 状 况 的情 况 下 ,发 现 问题 ,提 出一 些解 决 的方 法 和对 策 ,让人 们更 清楚 地认 识 到我 国农 村 继续 教 育 的现状 ,认 识 发展 农 村
与发 达 国家 人均 1 0 0 0 美 元 的投 入相 比 ,差距 十分 巨大 。
地扮演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由此促进农村社会整合度 的提高。农村继续教育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兴起 ,提升了 农 民的综合素质 ,对农村 的社会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 我 国农 村继 续教 育 的发展 现 状
所起的重要作用 ,积极创造条件 ,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 农村成人继续教育营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 二 ,要 转变农 民的思 想观 念 。农 民 的思想 观 念直
接 影 响着 农业 和农 村经 济 的发 展 。农村 成人 继续 教育 在
切合实际、有利于生产 、灵活多变等特点,这是其他教
育所不能替代的。所 以,不能只一味地强调普通的学校 教育,农村继续教育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发展 。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农业知识和技能短缺:传统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 农民素质低下: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市场营销、管理和经营技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 培训资源匮乏:农村地区培训资源短缺,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
4. 培训内容陈旧:部分农业培训内容滞后,无法满足新型农民的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5. 培训方式陈旧: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模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农民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需求。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构和体系,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提高培训资源的供给。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包括社区培训、乡村学校、线上学习等,满足不同地区和农民的培训需求。
2. 更新培训内容:结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更新培训内容,加强对新技术、新品种、新市场的培训,提高农民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提升农民素质:开展农民素质提升项目,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加优秀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量。
5. 创新培训方式:推广线上教育、手机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新型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和覆盖面,满足农民灵活学习的需求。
6. 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优化培训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结语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才能有效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升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实际操作
技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该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内容单一:很多培训机构或教师只关注某个领域的技能培训,如种植、养殖等,对于农民的文化教育较为忽视。
2.培训方式单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讲授,忽视实际操作和互动,由于大多数农
民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单一的讲授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人才缺乏:许多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对于培训机构或教师的素质、经验和诚信度不能保证,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开展多元化培训:采用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培训方式,不仅包括一定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培训,还应该注重文化素质的提升,如文化课程、科学、社会辅导等。
2.采取交互式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如互动性教育软件、动画片、电视教
材等交互式教育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3.建设专业团队:对于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等管理和组织的力量不足,应该建设
专业的团队,包括面向各领域的专家、一线教师和服务人员,旨在提高其专业素质与培训
规模,改善服务质量与效果。
综上,农户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成效与广大农村发展息息相关。
只有目光长远、努
力学习,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建设专业的师资团队,才能真正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和乡村经济的繁荣。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金项 目: 本 文系全 国教 育科 学“ 十二五 ” 规划2 0 1 1 年度教 育部重点课题 “ 自学考试与新生代 农民工继续教 育适应性研 究”
( G F A1 1 1 0 2 4 ) 的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
・
8 9・
王 义 勇
林 正 展 :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继 续 教 育 问 题 与 对 策 研 究
工 自身 的需 求 , 统筹 全社 会 的教 育资 源 , 发 挥 各方 优
势, 形 成多样 化 的教 育模 式 , 在方 便农 民工 工 作和 生 活 的前 提下 , 能 够保 障教 育 和培训 的完成 。[ 1 贾 艳 萍 针 对 当今企 业 的产业 结 构升 级对 农 民工继 续教 育需 求的提高 , 以及 新 生代 农 民工 引 发 的农 民工格 局分
国关 于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继续 教 育 的 社 会 关 注 和影 响 还较窄 , 整 体 可 供 利 用 的 资源 较 少 , 使 得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的 继续 教 育 发 展 速度 缓 慢 。因此 , 笔 者 试 图 以
继 续 教 育 过 程 中普 遍 存 在 的 问题 为 重 点 ,探 讨 如
2 o 1 3 年 第4 期教荫 考 试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水
王义 勇 林 正 展
摘
要: 新 生代农 民 工的数 量基 数 大 , 相 应 的继 续教 育 的任 务 量 大 , 所 涉及 的 面广 , 但 目前我 国关 于农 民
工继 续教 育 的社会 关 注还较 窄 , 整体 可供 利 用 的资 源较 少 , 使得 农 民工继 续教 育发展 缓慢 。本文通 过 分析新 生代 农 民 工受教 育现状 及 继 续教 育过 程存 在 的社 会保 障及 个体 差 异等 问题 , 提 出完善 保 障 、 加 强 宣传 、 注 重 适 用、 强化 学 习意识等推 进 我 国新 生代农 民工继 续教 育进 程 若干 建议 。 关键 字 : 新 生代 农 民 工; 继续教 育; 对 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继续教 育困境 与对 策研 究
● 崔 永 军
摘 要 : 民 的 继 续教 育是 提 高 农 民教 育 水 平 的 重 要 环 节 ,也 是 更好 的推 进 社 会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贯 彻 和 落 实科 学 发展 观 农
的突出体现 ,本文 旨在探讨我 国现 阶段 农 民教 育的现状 ,挖掘在教 育过程 中面临的 困境 ,强调推进 农民继续教 育,全面提 高 蓰业劳动力素质 的重 大意 义,为培养新农村建 设的主体—— 新型农 民发挥 作用 。
展 潜 力 的 人 到 国 内外 高 校 、科 研 院 所 进 行 重 点 培 科 专 业 的发 展动 态 ,丰 富 他们 对 事业 的 实践 经 验 。 养 。为所 事 业持 续 发 展提 供 了人 才 保障 ,使 整个 组 为 了尽快 适应 所 的 专业 特 点 ,所 组织 专 家进 行 一 系 织 系统 优 化 ,效 率 优先 ,团 队协 调 ,为 中物 院 、 国 列专业 知 识 ,基 本 技能 的讲 座 。同时 ,还 积极 鼓励 家 的事 业做 出 了贡献 。 他们 申请 所长 基 金 ,尽 快 独立 承 担科 研 课题 ,掌握 科 研过 程 。年 底 ,对他 们进 行 统 一 的考 核 ,指 出不 ■作者 单位 :中国工程 物理研 究院流体物理研 究所
开始 ,强调 培训 和 培养 ,每 一 位 都 配备 有 专长 、有 经验 的老 同志做 指 导 。对 大学 生 还按 照培 养研 究生 的模式 ,制 定详 细 培养 方 案 。鼓 励他 们 经 常参加 所 举 办 的各 种 培训 班 、讲 座 、报 告 ,让 他 们 了解 本学
策 ,不仅 重视 现 有 人 才队 伍 的 培养 ,而 且 也非 常 重 视 后备 人 才 的队 伍 培养 。不仅 大 力 提倡 在 工 作实 践 上 培养 ,而且 还 注 重 “ 进来 ,走 出去 ” ,送 有 发 请
关 键 词 : 民 ;继 续教 育 ; 困境 农
中图分类号 :G 2 文献标识码 :A 76
推 进农 民继 续教 育面 临 的困境 农 民 的 继 续 教 育 是 其 基 础 教 育 的 延 伸 , 由于 农业部 提 供数 据 显示 : “ 当前 .我 国农 村 中农 民平 我 国长 期 以 来 的城 乡二元 体制 的存 在 ,农 村教 育 在 均 受 教 育 年 限 不 足 七 年 。4 t 村 劳 动 力 中 , .8" L农 小学 文化 程 度 和 文盲 占4 .3% ,初 中 文化 程 度 占 0 1 基 础教 育 阶 段就 存 在 重大 的缺 失 。直 接 导 致 了农村 Z l 4 .0 % ,高 中生 以上 文 化程 度 仅 占l .6 % 。大 人 I素 质偏 低 的事 实 。继 续教 育作 为完 善 农 民社 会 8 7 1 2 专 以 上只 有 0 %。 农业 部 的数 据表 明 ,懂得 如 何 化 ,使 其 更 好 的从 事相 关 行业 的手 段 ,同样 面临 了 .5 使 用 农药 的 农 民不 足 三分 之一 ” 。农村 社 会发 展水 来 自多方面 的 困境 ,主要 存在 于以 下方 面 : 平 的 滞后 与 农村 人 口素 质 偏低 有 很大 的 关 系 ,全面 ( )观 念 困境 一 提 高 农村 人 口素 质 ,培 养 适应 社 会发 展 需要 的 新 型 农 村 社 会整 体 发展 水 平 的滞 后 ,使 得 农 民的价 农 民 ,针 对 农 村 的 继 续 教 育 在 其 中扮 演 重 要 的 角 值 观 、思 想 意识 、审 美情 趣 、生 活 方式 不 同于社 会 其 他 阶层 ,传统 的 观念 、封建 思 想 和小 农 意识 仍 不 色
“ 民培 训 暨 中 国农 民大 学 发展 研 讨会 ”上 , 农
一
、
策 ,引导职 工开 动脑 筋 ,不断优 化 工艺和 技 术 。 很快 融 入到 我所 科研 事业 ,逐 渐茁 壮成 长 。 通 过 以 上 各 种 措 施 和 办 法 ,推 动 技 能 人 才 成 四 、结 束语
长 ,整体 水 平有 了比较 大 的提 高 ,同时 为 完成 繁 重 我 所 党政 领 导 和 各级 基 层单 位 ,树 立 以 人为 本 科研生 产任 务做 出 了贡献 。 的理念 ,科 学管 理 ,逐 步 建立 有 效 的竞 争 、评价 、 监 督 、激 励 机制 ,最 大 限度调 动 、激 发个 人 和组 织 ( 四)对新 入 所人 员的培 养 新 分 配 入 所 的 大 学 生 、研 究 生 是 我 所 事 业 后 的 积极 性 和 创造 能 力 。重 视 人 才培 训和 培 养 ,为 祖 继 有 人 ,事 业兴 旺 发达 的 人才 保 证 。他 们 往往 是 重 国的 国防 科研 事 业 ,培养 造就 了一 支技 术 过 硬 、敢 点高 校 的优 秀毕 业 生 ,理论 基 础 较扎 实 ,但 针 对我 打便仗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高级管理人才 、高级技 们的 事业 就 需要 不 断加 强 实践 。 因此 ,从 他们 入所 能 人 才 队 伍 。 制 定 一 系 列 分 类 管 理 办 法 和 激 励 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足 ,鼓励 长处 ,改 进工 作 。通 过 持续 培 养 ,年 轻人
8
特l 策l 别l 划
同程 度 地 存 在着 。尤 其 是在 欠 发 达 地 区 ,农 民 对 自 象 ,在 投 入 体 制 上 ,农 民培 训投 入 不 足 。2 0 年 中 04 己及子 女 均 存在 不 同 程 度 的短 视 行 为 ,认 识 不 到技 央 财 政 用 于 “ 农 ” 的投 入 为2 2  ̄ 元 ,其 中直 接 三 6 6L 能 水平 在 增 收 、致 富 中 的作 用 。同 时 ,部 分 地 方 政 安 排 的 农 民培 训 预 算 仅 为 2 5 元 。这 对 于 一 个 拥 .亿 府 往往 也 存 在 对于 农 村 继续 教 育 认 识 的误 区 ,视 其 有9 农 民的农业大 国来说 , 亿 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 资 为 可有 可 无 、甚 至 认 为 其耗 费 人 力 物 力 的事 情 ,对 金 的 不足 严 重 的 制 约 了农 民教 育和 培 训 的 发展 和 进 农 村继 续 教 育 工作 持 犹 豫或 抵 制 态 度 。没 有 意 识 到 步 完善 ,有 许 多 急需 作 的 工 作 不得 不 被 迫停 止 下 由于忽 视 了对 农 民的 继 续教 育 ,而 对 农业 、农 村 经 来 ,而 更 有 一 部 分 对 农 民有 意 义 的教 育 工 作也 因资 济 结构 调 整 和学 习型 社 会所 产 生 的 直接 与 间接 负 面 金不 足 而难 以 开展 。 影响。 缺 乏有 效 的 多 元化 投 入 激 励 机制 。农 民继 续 教 ( ) 经济 困境 二 育 的 落后 ,不 仅 在 于对 农 民教 育 的认 识 问题 ,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