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以1992版、2009版、2016版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能力培养和训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是教师教学必须重视和掌握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对其设计理念,编排结构,训练方式等都了然于心。
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基于学生水平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面目。
鉴于人教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普遍性,笔者选用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1992版、2009版、2016版),来分析教材中写作系统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发现:1992年版教材写作系统独立编排,2009年版写作系统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交融在一起,2016年版写作系统却又以独立编排的方式出现,因此写作系统在教材中的地位并非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升,而是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
造成写作系统地位如此变化的原因既有教材编写背景的不同、写作系统编写理念的差异,又有写作系统编排和训练方式的变化。
其中,编写背景、编排和训练方式是影响写作系统地位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编写理念则是关键因素,因为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编排体系的改变。
探讨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一是对以后的语文教材编写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要点:要重视和提升语文教材中写作系统的地位;教材中写作系统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突出编排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要强调编排内容的情境性和趣味性。
二是对课堂写作教学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从教师层面讲,教师要合理选用教材;不断更新理念,与时俱进;重视阅读课文后面的作文小练笔;分层次布置作文任务。
从学生角度说,首先应学会阅读教材中的写作范文;其次要关注生活;最后要合理运用写作导引积极进行写作实践。
关键词:人教社;七年级;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I
Abstract
"The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erms of student ability training and tra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master.Instructor should be well aware of their design concepts, structure, training patterns, etc.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writing system arrangement based on the grade 7 students levels showed a different face.In view of the univers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society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author chooses different editions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1992 edition, 2009 edition and 2016 edition)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the time dimension of the writing system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 1992, the textbook writing system was independently arranged, and the 2009 edition writing system and the oral communication were integrated together. In 2016, the writing system was presented in an independent way, so the status of the writing system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did not improve over time, but instead presented a trend of rising wave.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writing system statu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textbook writing system, the writing system writing philosophy, and the change of writing system arrangement and training mode. Among them, the writing background, layout and the way of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affect the writing system status change, the writing concept is the key factor, because the concept of change is bound to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the arrangement of system.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o discuss the writing system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different editions of the seventh grade. To sum up,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writing system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writing system in the textbook conforms to the law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highlight the independence and systematicness of the system; Emphasize the situational and interesting aspects of the layout. The second is the enlightening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III
of classroom writing teaching. From the teacher level, teachers should choose the textbook reasonably; Keep renewing ideas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ading the composition after the text. Arrange the task of composition in different lay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we should first learn to read the writing model in the textbook. Second, focus on life; Finally,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writing guide actively to carry on the writing practice.
Key Words:People's education press;seventh grade;t he writing system;c omparison study
IV
目 录
绪 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现状 (2)
三、研究方法 (5)
第一章 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地位 (7)
第一节 写作系统在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7)
一、1992年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分析 (7)
二、2009年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分析 (10)
三、2016年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分析 (14)
第二节 写作系统在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变化 (18)
一、不同版本写作系统的比较 (19)
二、不同版本写作系统的地位变化 (20)
第二章 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地位变化的原因 (23)
第一节 编写背景不同 (23)
一、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23)
二、不同版本编写背景的比较 (26)
第二节 编写理念的差异 (27)
一、不同版本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 (27)
二、不同版本编写理念的比较 (29)
第三节 编排体系的变化 (31)
一、不同版本写作导引的编排比较 (31)
二、不同版本写作训练的设计比较 (33)
第三章 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9)
第一节 对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9)
第二节 对写作教学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42)
结语 (47)
参考文献 (49)
V
附录 (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5)
致谢 (57)
VI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写作是人类交流沟通、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对个人的生活学习有很大影响。
写作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虽然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写作,学习了不少范文,但是直到初中毕业很多学生往往还是写不好作文,写作能力不过关。
于是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对作文写作心存畏惧,无话可说无言可写,再就是思维逻辑混乱,内容缺乏连贯性,语言表达乏味无趣等等。
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没有科学系统的写作材料进行参考指导,教师大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写作,这样的教学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教授的写作内容很难融会贯通,学生对写作的整体把握不够。
”①
写作在小学阶段还未被充分突出,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内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环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本,教学之‘本’,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无法进行;教材没有编好,教学会受到阻碍。
”②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媒介,对于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研究写作系统,须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利用其中的写作素材,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人教社出版的教材,这是本文选用人教社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人教社语文教材不同年代的版本很多,选取1992版、2009版和2016版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三版教材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教社语文教材在不同时段使用的颇具代表性的版本,时间分布相对均匀,代表着不同时段教材的风貌;另一方面是因为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1992版教材是课程改革前使用的教科书,2009版是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科书,2016版又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也是时下七年级正在使用的教科书。
“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是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
①左园《初中新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模块的教学探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②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04页。
1
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99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是指1992年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和1993年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
“200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是指2009年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和2008年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2016部编版七年级教材”是指2016年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和七年级下册。
而只研究七年级语文教材,一方面是考虑到2016版部编本语文教材从2017年9月起由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即由一年级和七年级使用;另一方面顾及到七年级作为学生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是对小学六年学习生活的承接,又是对未来两年初中学习生活的重要过渡。
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会发生重大变化,对写作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训练方法都会与此前此后的阶段有所不同。
因此这一年级的写作教学对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语文教材包含四大系统: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这里的写作系统指的是人教社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包含写作专题,写作训练,写作知识和写作指导等与写作相关的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所以,本文以研究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为主。
笔者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版本写作系统变化很大,这就成为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
为什么变化?变化的理由是什么?教材编写者的理念是什么?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在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些都成为研究的重要兴趣点和突破口。
二、研究现状
以往我国学者对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的人较少,由于新课改和语文作文在中高考分值中比例的提高,这一研究才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首先是直接针对人教社七年级语文写作系统的研究,主要成果有:一是在对教材的整体研究中涉及写作系统的研究,如古春方的《人教社初中语文教科书2007版与2013版比较研究》(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年6月)一文采取纵向比较的方式,分析了2007年教材和2013年教材的阅读系统与写作系统的深层差异。
二是直接针对七年级写作系统的研究,如赖瑛瑛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写作知识体系建构研究》(闽南师范大学
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17年6月)一文通过梳理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七年级)所呈现的写作知识,对其相关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成因,为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模块的完善提供参考。
张璇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修订本写作单元献疑》(《新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4月)对2013版七年级上册写作单元编写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阐释。
武延福的《从“写什么”开始——人教版义教课标实验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教学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指出老师要通过教材的单元安排,理清思路,有取有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从而开启学生“怎么写”的大门。
卢夏夏的《让写作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教育观察》2015年1月)一文表达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写作指导的重要策略之一的观点。
其次是对人教社初中某一版本或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研究。
李英夫的《浅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演变》(《文学教育》 2017年2月)一文以2002版、2012版及2016年部分新版语文教材为例,对比写作系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原因进行了思考。
杨阳的《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延边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年5月)以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阐明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背景,其次是编排方式和内容构成的比较,接着分析了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最后指明了2013版写作系统的创新点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黄发莲的《回到原点——人教版教材作文板块回眸》(《语文教学通讯》 2014年3月)谈到了人教版教材作文板块的变化。
温儒敏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 》2016年11月)中谈到2016版(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七个创新点之一就是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唐建新的《写作教学的艰难探索——关于部编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语文教学通讯》 2017年3月)指出部编本的作文训练编排在循序渐进,层次丰富、读写结合等方面的做出了改变。
然后是针对人教版与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研究,其主要成果有:李慧的《语文教材七——九年级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语文版为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2011年5月)从两套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整体描述(写作系统的呈现方式、写作系统的内容、写作系统的特点)、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编排体系的比较、写作指导的比较、写作训练的比较)和对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王广的《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作文板块编排序列的比较研究》(宁波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13年6月)从问题的提出、概
413
念的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介绍、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作文板块编排序列的比较(共同点、差异)、两套教材编排序列的启示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常方圆的《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以七年级人教版与语文版为例》(渤海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015年6月)从人教版和语文版写作系统的整体概述、现行两套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上这几篇论文,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最后是对国内语文教材和国外语文教材写作训练、作文教学的研究。
卓文敏的《中美中学母语教材写作训练的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美国语文>为例》(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12月)揭示了中美中学母语教材在写作训练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对我国母语教材中写作训练的启示。
郭琛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初中语文教科书写作部分编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5月)一文分别从教科书的编制理论到写作内容、写作结构、写作呈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初中语文教科书《读者的选择》做了深入的研究。
张荣华、方明生的《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小学语文教材的中日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年5月)选取了中国初中语文教材三种版本——苏教版、上海版、人教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然后与日本初中国语教材进行了比较。
姚安娣的《国外作文教学的改革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年4月)指出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小学作文的改革,都在尝试探索写作教学的规律。
她提出了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和做法以及值得我国借鉴的一些方面。
第一,实行开放型作文活动;第二,写作先于阅读,重视写作能力的早期培养;第三,提高教师的写作经验;第四,重视写作教学的实用性;第五,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张文泰在他的《国外作文教学的探索和启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12月)一文,指出作文写作教学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们都在不断探索。
提到的方法有:前苏联的观察法;英国的虚构故事文;日本的讨论法;美国的新尝试。
从以上研究情况看:国内学术界针对人教社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所做的直接或间接性的研究资料已经积累了不少,这为本论文写作提供了宝贵资源,也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出发点。
不过,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还缺乏较长一个时段的系统性的动态比较研究,直接针对七年级写作系统的研究就更少了,这就是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七年级人教社不同语文版本写作系统进行的分析、比较,以求对近二三十年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系统的变化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促使教
4
师在更好领悟这一时期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训练系统编写的意图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合理使用教材,更有效的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研究方法
基于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本论文拟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
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透彻理解和掌握人教社七年级几个语文版本——1992版、2009版、2016版写作系统的编写背景、编写理念、编写方式等问题。
2.比较分析法。
这是本篇论文采用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人教社七年级三个语文版本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各自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
3.分析归纳法。
仔细研究不同语文版本的七年级语文教材,对其写作训练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方式、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4.理论分析法。
结合写作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七年级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人教社七年级所选版本的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价值判断和理论分析。
415
6
第一章 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地位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社1992版、2009版、2016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因此首先需要了解这几个版本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在各自版本中的编排和设置情况,也就是要明确人教社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写作系统在各自版本中的地位。
第一节 写作系统在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写作”是指“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等手段,建构意义,构造语篇,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活动”。
③“系统”是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体。
”④现对人教社七年级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做如下分析和陈述。
一、1992年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分析
1992年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训练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
”⑤七年级第二册“以训练记叙的读写听说能力为主,兼及说明、议论的起步,认识表达方式的一些交叉现象。
”⑥具体到写作,主要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笔者从写作系统的呈现方式、内容、特点等三个方面详细解读该版本的写作系统。
第一,写作系统的呈现方式。
写作系统是每部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由阅读、汉字知识、语法知识、作文训练、听说训练五部分组成。
本册共有八个单元,安排了六次整篇作文训练,其中第六和第七单元分别安排了“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和“要说得清楚简洁”两次听说训练。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由阅读、语法知识、写作训练、听说训练四部分构成,也分为八个单元,安排了六次作文训练,第六单元和第八单元是两次听说训练,分别为“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和“说话要连贯、严密”。
写作系统是独立存在于教材编排中的。
③王荣生、宋东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75-76页。
④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⑤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语文——说明》(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语文——说明》(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7
然而,不管写作系统的独立性如何,任何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系统都会与其阅读单元密切相关。
对1992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来讲,其写作系统中的作文训练和本单元的“阅读”联系比较隐蔽,表面上看起来联系不够紧密,但从写作要求和主题上看又存在一定联系。
以七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生活,编选的五篇文章是:《这不是一颗流星》(王周生)、《羚羊木雕》(张之路)、《背影》(朱自清)、《散步》(莫怀戚)、《金黄的大斗笠》(高风),有的写对亲人的感情,有的写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这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说自己想说的话”,阅读和写作训练的内容看似不同,阅读内容主要是涉及家庭生活,作文训练的关键则在于培养学生写作的“真实性”——说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内容虽有不同,然而实质却是分不开的。
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是:“这次作文,请同学们围绕自己或家庭生活,敞开心扉,尽情抒写心曲。
写自己,写亲人,写家庭发生的难忘的事,或者借家庭中一件小事发表看法,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限文体,题目自拟。
要注意写得层次分明,中心明确。
”⑦可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具体核心要求实际是说与自己“家庭”相关的话。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所处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农村学生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都离开了家庭,寄宿于学校,开始尝试独立生活;对他们来讲,家庭似乎变成了一个问题。
长期没有离开父母,现在却不一样了,一下子远离了家庭的呵护和温馨,这使他们在学校常常回想起家人的点点滴滴。
城市中的学生较多在走读,跟家依然保持着紧密联系,跟家庭和家人之间好像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但是,已经处在七年级的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叛逆期已开始到来了,与家人的矛盾也渐渐增多,心里有什么话不愿意再像小时候那样和父母及时交流分享,好似给自己心灵安上了一把锁,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然而,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家都是每个学生人生的港湾,是他们最可靠的驿站。
家人永远都是那个为他们付出最多却从来不图回报的人,家人随时都守护陪伴在他们身边。
看来,设置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写作训练实在恰逢其时,学生应该是就此问题有很多话可说的。
阅读单元与写作训练的这种关系,实则更加凸现了写作单元的重要性和独立意味。
第二,写作系统的内容。
笔者对1992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作了一个统计:
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