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提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提高质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掌握抽象的生物知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通过精美的课堂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教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等,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当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
”俄国的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人的生理机制上看,趣味能使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优势的兴奋中心,“兴趣教学”与“愉快学习”所产生的这种氛围,能使人的精神和思维迅速进入佳境:因愉快而学,因学而愉快。
学生获取知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接受的过程。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调整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认真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教学契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面临升学的重压,勤奋刻苦是必要的,但这种刻苦应该存在于快乐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是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把握好教学契机,给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满热情、充满渴望地学习。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想,如果课堂上把原本就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生物学知识演变得枯燥无味,甚至是望而生畏,只是举起升学考试的大棒去驱赶学生死记硬背,这实在是一种失职,甚至是一种罪过。
激发学生兴趣,存在于教学的各环节。
在概念的引入、公式的推导、规律的发现中充分揭示学科的美妙;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中频频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在讲解、提问中时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互通;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的同时,又得到认知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净化。
这样的课堂必将使学生感到宽松和谐、情深、趣浓、圣洁高雅,学生的各种素质,包括知识水平、思维品质、分析能力和道德修养都能得到迅速而稳步的增长。
三、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兴趣的产生构建平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好奇心,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地通过问题,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就可以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内在动力,即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很快地互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工程》时,课本上列举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一个例子:番茄
——马铃薯,人们希望获得的性状是: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通过这个例子,我在课堂上适当地进行了引导:同学们自己还能够对植物细胞杂交有哪些独特的想法?有的同学提出“茄子——山芋”,有的同学提出“辣椒——马铃薯”,有的同学提出“大豆——花生”等。
我抓住时机,顺式深入,激发兴趣:“‘番茄——马铃薯’已经培育出来,但是还未能表现在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性状,但我想,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设想将来也可能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只要努力学习,学好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以后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说不定培育成某种杂交植株的就是我们自己,那时,我们也就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同学们,努力吧!”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下,学习生物的信心又增强百倍,全身充满了拼搏的力量。
四、创设快乐课堂,引导学生兴趣的萌发
课堂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引起欢乐和愉悦,则能让学生消除疲劳,使师生保持快乐的精神状态完成学习任务。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也难免会有感到枯燥沉闷的时候,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低潮,教师如果继续传授知识,教学效果肯定很不好,在这个时候若来一点附加的插曲式的幽默,则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受到教益,激发起学习的强烈兴趣。
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水平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新的生物知识可能产生的疑惑,设法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生活经验与将要
学习的新概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设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兴趣的萌发。
五、深入联系生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科学,教师应该抓住并利用与生活的联系来巩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长期保持。
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把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现象联系起来。
例如,我经常带领学生对校园内和校园附近的生物类群进行观察和研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在学到微生物的培养时,我利用附近的蘑菇培养基地,把学生带进蘑菇房,深入实地,体会生物学与生活联系的快乐,增长了知识,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学生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张弛有度、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