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3)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 B.必先/苦其/心志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曾益其/所不能
3.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曰欲颓.(tú) B.沉鳞竞.跃(jìng)
C.水中藻、荇.交横(xìng) D.何处去竹柏.(bǎi)
4.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等水生植物纵横交错,那些大概是竹和柏的影子。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辽远无际的荒原。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二、名句默写
6.古诗文积累与应用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5)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6)《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
是:,。

(7)《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勾画出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
,。

(8)《无题》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情思缠绵沉痛,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9)《水调歌头》中用反诘语气、埋怨口吻向月亮发问,体现“月圆人不圆是憾事,怨月引起人的离愁”的句子是:,?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从反面证明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语句是:
,,国恒亡。

三、字词书写
7.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国命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__________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_________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
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四、诗歌鉴赏
8.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古代大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浪游记快(节选)
[清]沈复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

琢堂①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

此余幕游②以来第一好居室也。

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
矣。

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

乘骑至华阴庙。

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

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

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

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

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卧像于石床。

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
甚急,修竹绕之。

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

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③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④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

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
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

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注)①琢堂:姓石,沈复儿时好友。

②幕游: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琢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

③土人:本地人。

④太华:指华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惜未及.含葩
(2)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
(3)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
(4)泉流甚急,修.竹绕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

3)“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

”文中这个句子写出了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最后一段中,“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

”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联系全文回答。

10.(题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小题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4)(小题4)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苏州园林》选段。

(共13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

(3分)
2)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3分)
3)选文第②段语言生动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3分)
4)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

(4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

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12.《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

这样的恃况下,肯定高考无望。

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③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

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

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

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

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

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

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⑥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

”我拿起锄头就走。

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的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

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⑨“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

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

赶快起来!”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11)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

提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2)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

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13)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

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

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14)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

(15) 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选自《青年博览》作者黄赋,有改动)
1)“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句:'我要上学”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什么心理?
3)“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

”“父亲”用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4)“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

”请根据文煮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让
“我”不安。

七、语言表达
13.先解释加黑字的意思,再解词。

(1)油光可鉴(_______)
(2)抑扬顿挫(_______)
(3)模胡(_______)
(4)掌故(_______)
(5)匿名(_______)
(6)诘责(_______)
(7)凄然(_______)
(8)杳无消息(_______)
(9)适值(_______)
八、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

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

”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

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

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A
二、名句默写
6.阳雁去无留意
吟鞭东指即天涯
曲径通幽处
道狭草木长
百年多病独登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应有恨,何事
1.解析:阳雁去无留意
2.吟鞭东指即天涯
3.曲径通幽处
4.道狭草木长
5.百年多病独登台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⑩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字词书写
7.摧枯拉朽锐不可当
四、诗歌鉴赏
8.1)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2)本诗中的“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1) (到/等到/到……的时候)
(2) (立即,就)
(3) (写,书写)
(4) (长,高)
2)(我)下了马(马车),找到泉水漱口,才能说话。

(意对即可,没补出主语扣1分)
3)古,古老,古朴;多,众多;大,巨大奇,奇怪,奇特。

4)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一个喜爱出游的人。

这句话写出了自己未能登太华山而感到遗憾;也写出了作者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山水的情感。

(答对情感,一点2分)
10.1)2)(1)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2) (在国外)
3)4)(1)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能力。

(2)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以生存,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小题3】【小题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小题4】【小题4】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六、现代文阅读
11.1)(3分)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2分)游览者的感受。

(1分)
2)(3分)示例: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3分)
3)(3分)示例:“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一句写出了苏州园林的树木高低错落,姿态各异,充满诗情画意。

(3分,找准1分,分析2分)
4)(4分)(1)我们要大力保护申遗后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宝贵的遗产;(2)别把申遗当生意,不能用申遗后的文化遗产来牟取暴利;(3)对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行为要予以谴责。

(共4分。

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
12.1)答案:点题。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向下读。

总领全文。

突出父亲眼神给我的终生的巨大的影响。

2)答案:不甘心,不希望被爸爸的眼神刺痛,不希望爸爸失望,要自己一定有所作为,下定决心好好读
书。

3)答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获得什么样的果。

不努力,只能一事无成;反之,才可能成功。

4)答案:父亲的眼神冷冷的,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七、语言表达
13.(1)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

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2)声音低和高。

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3)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4)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5)隐藏。

不具名或隐匿真名。

(6)质问。

质问并责备。

(7)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8)远得不见踪影,毫无消息。

(9)遇到。

正好遇到。

八、作文
14.例文:
谈自立
什么是自立?大部分人会会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吃自己的饭,依靠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自立;不伸手向家里要钱,自己打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自立的表现。

但我觉得,如果上述种种行为就是自立的全部内涵,对自立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太狭窄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个青年人的“自立”呢?我们生活在复杂而且充满挑战的社会里,它瞬息万变,竞争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必须有积极参与竞争的胆识,有从容地处理各种纷繁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承受人生逆境的勇气,有在任何时候都蓬勃向上的精神…仅仅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老洛克菲勒是美国最大垄断资本的创始人,当他让跌倒的小儿子自己爬起来时,恐怕不仅是要增强孩子的体质,更是要培养孩子的精神。

那就是一种从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的勇气和斗志。

人具有这种精神才能在竞争中成功,才能继承或开拓事业,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立。

另外,从我们的生活目的看。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自然不应只满足于狭隘的生存,而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什么来实现人生价值?自然是劳动和创造。

这时,将不会有父母的呵护,不会有宠爱的手把我们扶持,更不会有其他人替我们承受风险与逆境,要是没有用自己的力量冲杀一番的劲头,没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碰上点儿困哪就会被击倒,哪里还谈得上成功的劳动和创造?哪里还谈得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哪里还谈得上真正的自立?
如果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立志成为独树一帜和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那么,自立就更不能只局限于行为,还应包括勇于坚持已见,不水波逐流。

所以,自立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它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主观能动性。

它包含意志、信心和不屈不饶的心理素质,也包括一个人勇敢独立的行为准则,有了这种精神,才可以称得上“自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