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曦张莉严世秀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及实习成绩,方法:对护生分层,老师分层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分层辅导,考核层次化。

结果:使不同类别的护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开发潜能,提高了护生对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及实习成绩。

结论: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可使护生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践;因材施教;分层次递进式教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34-01
医学院校的临床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阶段,带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所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

传统的临床护理教育模式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很少考虑护生的差异性[1],致使两极分化严重,部分护生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分层就是按差异分出学生的不同程度,递进就是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梯”,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向上攀登。

其本质是一种承认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2-3]。

我院实习护生共实习十个月,以2至5人为一组,分别在每个专科轮转实习四周,如何在短短的四周专科临床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潜力、增强对所实习科室的专科理解力、提高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是护理临床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

以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宜宾市二医院肿瘤二科实习护生为例,进行分层次递进式教学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护生分层: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宜宾市二医院肿瘤二科共有实习护生9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共17人,专科共1人,中专共80人,其中男生为6人,女生为92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再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基本完成专科知识及临床实践学习;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专科知识及临床实践学习,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专科知识并将相关知识灵活运用
到临床实践中,与病人互动良好,并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同学的学习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

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不能完全以学历论英雄,不能搞“一刀切”,而是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分层方式有所不同。

3 分层辅导:
在进行专科知识讲解后,学生要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学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多层次作业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

为此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要求学生对老师所授专业课进行熟悉,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如提出某个病人现存的护理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并要求在第四周能独立进行与本科室病人相关的护理查房或专科小讲课。

4考核层次化
在第四周安排出科考核,包含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理论考核中,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而在操作考核中,对C层次学生适当缩短考核时间,要求操作更加连贯、熟练。

在最后的出科整体评价中,要采取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方法[5],除了出科时的统一考核成绩(70%)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10%)、学习日志的书写(10%)、学习中的进步(10%)综合评估。

让学生认识到临床实习的核心是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原则、计划、操作、创新的有机结合。

采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方法后,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
生的互动性更好、灵活度更高,使不同类别的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开发潜能,提高了实习生对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及实习成绩,在出科反馈中,对老师、科室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由原来的80%上升到93%,而老师对护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教学对带教老师的要求更高,工作量更大,需要带教老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
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我科现在开展的“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法仍需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尤渺宁等.不同层次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2(20):12
[2] 杨姮.4阶段渐进教学模式在医学生临床见习《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实践[J].医学信息,2012,08(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