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设计与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合集下载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一、教学背景此次教学对象是一群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对社会环境了解尚浅,学习方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导。

这一次,我选择了课本中的《大茶壶、小茶杯》这个故事,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习合作,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理解大茶壶、小茶杯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大小、高低和量的概念。

2.学生能够据故事激发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3.学生能够感知社会环境,了解身体高矮的区别,并珍惜彼此的不同。

2.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进行交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发现细节,独立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体验能力,提高情商。

3.通过观察社会成员大小、高矮的区别,让孩子认识到人人平等。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背景小山村里的大妈制作茶叶,她有一对非常特别的好茶具:大罐子和小杯子。

大茶罐装满了茶叶,而小杯子只能盛放一定的量,不过它们之间并没有感情上的区别,都是好朋友。

3.2 课程设计1.首先为孩子呈现故事背景,让孩子对珍贵的茶具进行认知、感性理解。

2.针对故事情节设置问题,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的感受,促进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3.游戏时间:将孩子分成两队,每队选择一个首领,首领负责将大茶壶中的茶倒入小杯子中,其他队员则帮助首领,借助口哨声协调完成任务。

每五分钟更换一次首领和队员。

4.游戏结束后,各队成员用生动的语言回顾比赛过程,分享心得和感悟,并尝试自我反思。

3.3 评价方式1.根据学生的观察、类比、联想等方式对其进行日常评价。

2.对孩子们的行为、思考、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鼓励孩子们多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师指导4.1 角色认知教师不是单纯的讲解者,更重要的是协调指导者。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了解它们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的形状、特征和用途。

2. 学习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小茶杯。

3. 通过茶杯DIY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开展“茶杯分享会”,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学会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小茶杯。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大茶壶、小茶杯、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2. 素材:茶杯DIY模板、茶杯分享会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茶壶和小茶杯,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特征和用途。

2. 讲解:教师讲解茶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实践:幼儿动手制作小茶杯,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茶杯,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5. 茶杯分享会:幼儿相互交流、品尝茶水,培养分享、合作的精神。

6. 总结:教师点评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茶壶和茶杯知识,分享制作小茶杯的乐趣。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茶杯制作活动,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茶杯分享会上,幼儿表现出较强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但部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对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确保他们都能跟上教学步伐。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形状的茶壶和茶杯图片,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茶艺表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茶文化的魅力。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大茶壶,小茶杯》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3.学会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内容1.学习茶壶和茶杯的形状、功能和分类;2.学习茶壶和茶杯的材质和制作;3.观察和比较茶壶和茶杯之间的差异。

三、教学准备1.茶壶和茶杯的实物或图片,可准备多个不同形状和材质的茶壶和茶杯;2.包括纸张、颜色笔、剪刀等在内的手工制作材料;3.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适合幼儿观看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老师可以先出示或呈现茶壶和茶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2.引导幼儿简单描述茶壶和茶杯的形状和功能。

第二步:实物观察1.准备茶壶和茶杯的实物,让幼儿亲自触摸和观察;2.引导幼儿按照形状和材质分类,将相同形状或材质的茶壶和茶杯放在一起。

第三步:手工制作1.给幼儿提供纸张、颜色笔、剪刀等材料,教导幼儿制作茶壶和茶杯的手工模型;2.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制作茶壶和茶杯,强调形状的多样性。

第四步:比较和讨论1.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茶壶和茶杯摆放在一起,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2.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比较不同茶壶和茶杯的形状和材质有何不同。

第五步:小结1.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茶壶和茶杯的形状、功能和分类;2.引导幼儿总结制作茶壶和茶杯的方法和技巧;3.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在实物观察和手工制作中积极参与,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比较和讨论,幼儿能够学会简单的分类和比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度,不要过于复杂,以免超出幼儿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了解它们在喝水时的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欢喝水的好习惯,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

难点:让幼儿理解大茶壶和小茶杯在喝水时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大茶壶、小茶杯、水、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茶壶和小茶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它们在喝水时的相互关系。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大茶壶和小茶杯喝水,引导幼儿模仿。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大茶壶和小茶杯喝水。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他们对大茶壶和小茶杯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

2. 课堂作业:完成一幅关于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对大茶壶和小茶杯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是,部分幼儿在理解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相互关系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幼儿的学习进度,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茶壶与茶杯”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及其相互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大茶壶和小茶杯的认识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于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知识传播情况。

3. 绘画作品评价: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茶壶和茶杯的形状和用途。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大茶壶、小茶杯的模型或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2. 材料:水、茶叶、茶具。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大茶壶和小茶杯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认知它们的形状和用途。

2. 茶壶倒茶游戏:教师扮演茶壶,幼儿扮演茶杯,按照节奏将茶倒入茶杯中。

3. 学习歌曲:教师教唱《大茶壶,小茶杯》歌曲,引导幼儿跟唱。

4. 歌曲表演:幼儿分组,每组表演歌曲中的茶壶和茶杯动作。

5. 茶艺展示:教师向幼儿展示泡茶的过程,引导幼儿体验茶的文化。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茶壶和茶杯的游戏。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布置茶文化角,展示茶壶、茶杯等茶具,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茶壶和茶杯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歌曲演唱和茶艺展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茶壶和茶杯游戏情况。

六、活动准备1. 教具:大茶壶、小茶杯的模型或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2. 材料:水、茶叶、茶具。

3. 辅助材料: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

七、活动过程1. 复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大茶壶,小茶杯》歌曲。

2. 茶壶倒茶游戏:幼儿分组进行茶壶倒茶游戏,加强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 制作茶壶和茶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茶壶和茶杯。

4. 茶艺表演: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茶壶和茶杯,进行茶艺表演。

5. 分享感受: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茶壶和茶杯的游戏,并分享感受。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布置茶文化角,展示幼儿制作的茶壶和茶杯,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8篇)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8篇)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8篇)小班社会《大茶壶,小茶杯》篇1活动名称:《大茶壶、小茶杯》年龄段和领域:小班社会活动目标:1.了解泡茶的过程,知道茶壶与茶杯的大小关系。

2.能创造性的根据儿歌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3.在游戏中感受礼貌接待客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茶具的功用和简单的泡茶过程。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1.音乐《大茶壶》。

2.PPT《大茶壶、小茶杯》。

3.茶池、茶壶、茶杯、水壶等泡茶用具。

活动过程:一、一一出示泡茶用具,了解茶具的功用,对比茶壶和茶杯的大小,引起幼儿兴趣。

1.他们是什么?你知道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茶壶和茶杯哪个大?小结:茶壶、茶杯、茶池这些工具都是用来泡茶的!二、教师演示泡茶,幼儿简单了解泡茶的过程。

1.教师演示泡茶过程:先把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倒入水,摇一摇,洗一洗,把水倒掉,这叫洗茶;再倒入一次水,泡一泡才能喝,这叫泡茶。

2.游戏“小熊来了”,引导幼儿学说礼貌用语。

三、结合自身经验,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大茶壶,鼓励幼儿模仿大茶壶和小茶杯的样子,1.鼓励幼儿模仿大茶壶倒水提问:(1)在生活中你见过茶壶吗?你见过的茶壶长什么样子?(2)可以把你自己变成一只大茶壶吗?哪里是大茶壶的身体、盖子、把手、壶嘴?大茶壶怎样倒水?2.鼓励幼儿模仿小茶杯的样子。

提问:小茶杯长的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你能学一学小茶杯的样子吗?四、分组游戏“请客人喝茶”,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接待客人,在游戏中感受接待客人的乐趣。

师:略咚咚,长预鹿一家来我们班做客啦,我们也来请他们喝茶吧。

1.幼儿两两结合,分别扮演大茶壶和小茶杯,进行游戏“请客人喝茶”。

2.男生女生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五、活动延伸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品尝茶水,让我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喝一杯茶休息一下吧。

课后反思:活动开始时通过让幼儿认识茶具、观察老师泡茶引起兴趣,幼儿初步了解一些茶具的功用,了解泡茶的基本过程。

学前幼儿园_小班下综合类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小班下综合类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茶壶、小茶杯活动目标:1、了解泡茶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招待客人。

2、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泡茶用具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认识茶具,并感受肢体动作表现的乐趣。

教师将泡茶用具一一出示,请幼儿观察茶壶和茶杯的外形特征,把自己的身体变成大茶壶和小茶杯,感受肢体动作表现带来的乐趣。

二、泡茶、品茶。

1、教师按照放茶叶-洗茶-泡茶的程序泡一壶茶,边操作边讲解。

2、教师倒茶,引导幼儿观察大茶壶“见到小茶杯”、“弯弯腰,咕噜噜”倒水的样子。

3、幼儿品茶,教师对幼儿说“请喝茶”,提醒幼儿说“谢谢”。

三、分组游戏“大茶壶,小茶杯”,老师与幼儿合作,幼儿与幼儿合作。

四、角色游戏“请喝茶”。

幼儿品茶,教师对幼儿说“请喝茶”,提醒幼儿说“谢谢”。

活动延伸:1、将茶具投放到娃娃家中,请幼儿尝试泡茶和倒茶。

2、将儿歌编成手指游戏,幼儿边说边做。

学情分析:小班孩子正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初期,思维发展需要借助动作和表象来完成,本年龄段的幼儿已经能够感受儿歌内容与动作表现的幽默感;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教材分析:事物的大大小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本主题,就是要鼓励幼儿多多发现生活中物体的形态、大小、变化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不断启发幼儿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本年龄段的幼儿已经能够感受儿歌内容与动作表现的幽默感;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课后反思:用肢体表现事物,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兴趣很高,边说边做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本节课是融合了社会领域及语言领域的一次综合性活动。

既有操作,供幼儿观察,又有动作表现,使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操作中,了解泡茶的过程,学会用礼貌用语接待客人。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9篇)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9篇)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9篇)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9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篇1活动设计:对小班幼儿来说,用肢体表现事物,边做边说才会记忆更深刻!因此设计了一节综合课,既有实验,供幼儿观察,又有动作表现,使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了解泡茶的过程,学用礼貌语接待客人,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会很高。

活动目标:1、了解泡茶过程,学用礼貌用语接待客人。

2、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水壶、茶托、茶壶、茶杯、茶叶等泡茶用具。

活动重点:认识茶具。

活动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特征。

活动过程:一、熟悉泡茶工具。

师:出示茶壶,说:“孩子们来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总结出茶壶。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茶壶的样子吧。

1、观察茶壶、茶杯的外形特征。

师:(茶壶)分别观察壶身(鼓鼓的、圆圆的、大大的)、壶盖(像顶帽子)、壶把(弯弯的、方便人们抓握)、壶嘴(尖尖的、翘翘的)。

请孩子集体参与用肢体动作分别表现茶壶各部分。

茶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泡茶)(拿起茶杯)这是什么?(茶杯)它长什么样子?(圆圆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没有把)请孩子集体参与用肢体动作表现茶杯。

茶杯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喝茶)2、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茶壶大、茶杯校。

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比一下谁大谁校(总结出大茶壶小茶杯)3、小结: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茶叶和开水,我们一起来泡茶吧。

二、演示泡茶过程。

师:老师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知道怎样泡茶吗?(幼儿分别回答)教师按照放茶叶——洗茶——泡茶的程序泡茶,边操作边讲解。

师:“先把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倒入水,盖上壶盖,摇一尧洗一洗后,把水倒掉,这叫洗茶。

小班社会精品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

小班社会精品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

小班社会精品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习惯》,详细内容为“大茶壶,小茶杯”。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中国茶文化,学会简单泡茶、倒茶礼仪,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解茶文化,知道茶具名称和用途;2. 学会使用茶具,掌握简单泡茶、倒茶方法;3.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茶具使用方法和泡茶、倒茶技巧;2. 教学重点:解茶文化,学会简单泡茶、倒茶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茶壶、小茶杯、茶叶、茶盘、热水壶、毛巾等;2. 学具:每组一套茶具、茶叶、热水壶、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参加一场茶话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体验茶文化;2. 讲解茶文化:介绍茶具名称、用途,让孩子们解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3. 泡茶演示:现场演示泡茶、倒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4. 分组实践:孩子们分成小组,按照老师指导进行泡茶、倒茶实践;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茶具,分享泡茶、倒茶礼仪;6.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互相交流泡茶、倒茶技巧,互相评价;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孩子们复述泡茶、倒茶礼仪。

六、板书设计1. 大茶壶、小茶杯图案;2. 茶具名称、用途;3. 泡茶、倒茶步骤;4.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茶文化,并亲自为家长泡一杯茶;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针对他们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茶园,解茶叶生长过程,加深对茶文化认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感受茶文化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茶具使用方法和泡茶、倒茶技巧;3. 分组实践中互动与指导;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

小班社会教案《大茶壶,小茶杯》(精选一、教学内容《大茶壶,小茶杯》选自小班社会领域教材的第三章,详细内容围绕中国茶文化展开,通过介绍茶具的使用、茶道的简单知识和相关的礼仪,让幼儿初步了解和体验传统茶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茶具,知道茶壶与茶杯的关系,能够区分大小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学会基本的倒茶和敬茶礼仪。

3. 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具的名称、用途及礼仪规范的掌握。

教学重点:认知茶壶与茶杯的大小关系,以及基本的倒茶和敬茶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茶壶、小茶杯、茶叶、茶盘、教学图片、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小茶具、清水、小方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传统服饰,展示茶艺,请幼儿观察茶具,引导幼儿说出茶壶和茶杯。

通过故事《小茶杯的旅行》让幼儿了解茶杯与茶壶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操作PPT,展示茶具图片,讲解茶壶和茶杯的名称、用途。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茶具,并讲述基本的茶道礼仪。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示范,尝试自己动手倒水,体验茶壶和茶杯的使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强调礼仪。

4. 游戏互动(10分钟)“我来倒,你来敬”游戏,一名幼儿扮演茶艺师,另一名幼儿扮演客人,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倒茶和敬茶。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央画一个大茶壶,周围画几个小茶杯。

在茶壶和茶杯旁边标注名称,并在另一侧写出“礼仪”、“大小”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茶具,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茶杯,它很精致,可以装茶水,让我们可以品尝到香香的茶。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茶艺体验,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体验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是否每个幼儿都能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幼儿在家长面前展示所学的茶艺,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大茶壶、小茶杯》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茶壶和茶杯,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茶壶和茶杯,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茶壶、小茶杯、茶叶、茶盘、茶巾等。

2.环境创设:布置一个充满茶文化氛围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大茶壶、小茶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茶壶和茶杯是用来干什么的吗?2.认识茶壶和茶杯(1)教师介绍茶壶和茶杯的特点、用途及摆放方法。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茶壶和茶杯。

3.情境体验(1)教师创设一个茶艺表演情境,邀请幼儿扮演茶艺师,为客人泡茶。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茶艺师的动作,学习泡茶的基本步骤。

4.小组合作(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大茶壶、若干小茶杯。

(2)教师提出任务:请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个茶艺表演,包括泡茶、倒茶、递茶等环节。

5.汇报展示(1)每组幼儿进行茶艺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情境体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认识茶壶和茶杯,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3.通过茶艺表演,让幼儿感受到了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自信。

5.不足之处: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不合作、争抢茶具等现象,教师应加强引导,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茶艺表演的次数,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和展示;同时,加强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一、教案课题:《大茶壶、小茶杯》目标:通过学习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珍惜和善用自己的优点、特长。

教学内容:1.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和善用自己的优点、特长。

2. 语言表达:学习一些描述人物特点和评价他人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包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小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和总结。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或风景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2. 讲述故事(10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大茶壶、小茶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3. 问题探究(15分钟):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a. 故事中的大茶壶和小茶杯有什么区别?b. 为什么大茶壶觉得自己比小茶杯更重要?c. 大茶壶和小茶杯的不同特点都有哪些?d. 小茶杯如何善用自己的特点?4. 学习表达(10分钟):引导学生在小组或全班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进行评价,教导学生一些描述人物特点和评价他人的词语和句子。

5. 总结概括(5分钟):通过小黑板或白板,总结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强调珍惜和善用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6. 完成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优点和特长的作文,可以用故事中的大茶壶和小茶杯作为参考。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大茶壶、小茶杯》这个寓言故事为教学素材,通过讲述故事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珍惜和善用自己的优点、特长。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尽管故事讲述和问题探究引导都较为顺利,但在学习表达环节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和准确。

这可能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词汇量有关。

下次教学时,可以尝试通过更多的练习和示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学中我更强调了珍惜和善用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但在让学生评价他人时,可能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引导。

下次教学时,可以添加一些具体的评价词汇和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人物特点和评价他人。

小班社会语言教案《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语言教案《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语言教案《大茶壶,小茶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和特点,了解它们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大茶壶和小茶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和特点,了解茶道文化。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大茶壶和小茶杯,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大茶壶、小茶杯、茶叶、水、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茶具摆放整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茶壶和小茶杯,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途?”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大茶壶和小茶杯的用途和特点,介绍茶道文化,让幼儿了解茶道的基本知识。

3. 观察与描述:教师出示不同款式的大茶壶和小茶杯,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它们。

4. 动手实践: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大茶壶和小茶杯,进行泡茶和品茶的实践操作。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并引导幼儿谈谈对茶道文化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茶道知识,尝试在家中进行茶道实践。

2. 观察身边的茶具,尝试用所学知识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茶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茶道实践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茶园,让他们亲身体验茶叶的生长过程。

2. 邀请茶艺师来园进行茶道表演,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茶道文化。

3. 开展茶道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对茶道知识的兴趣。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分享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一、课题介绍1.1 课程背景《大茶壶、小茶杯》是小班社会科学课程中的一节优质课。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学习到茶壶与茶杯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启发他们对于大小、形状等概念的认知。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掌握茶壶与茶杯之间的关系; - 培养观察力并能进行比较分析; - 掌握描述大小和形状的词汇; - 开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教学资源•课件、幼儿游戏道具(茶壶、茶杯)1.4 教学时间本节课预计耗时30分钟。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对于茶壶和茶杯的了解。

2.通过图片展示茶壶和茶杯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2 正式教学1.教师向学生介绍茶壶和茶杯之间的关系,茶壶是较大的容器,而茶杯是较小的容器。

2.教师为学生展示茶壶和茶杯,并帮助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茶壶和茶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3 拓展活动1.将茶壶和茶杯的名字贴在分类图表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类茶壶和茶杯。

2.引导学生找出更多的茶杯和茶壶,观察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3.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索,自主使用词汇描述其他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2.4 结束环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茶壶与茶杯的关系,并再次提醒学生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学生和教师一起合唱一首与茶壶和茶杯相关的歌曲,以活跃课堂氛围。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观察比较和自主探索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逐渐理解茶壶和茶杯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然而,课堂时间较短,虽然能满足引发学生兴趣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的目标,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相对较少。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茶壶,小茶杯》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茶壶,小茶杯》二、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 通过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大茶壶、小茶杯、音乐CD、歌词卡片。

2. 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大茶壶和小茶杯,让他们观察茶壶和茶杯的特点,带领幼儿模仿茶壶和小茶杯的动作,如茶壶倒水、茶杯喝水等。

3. 学习歌词(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歌词卡片,教唱《大茶壶,小茶杯》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4.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大茶壶和若干个小茶杯。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按照歌词内容进行动作表演,如茶壶倒水、茶杯喝水等。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茶壶、茶杯等元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3.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活动质量。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关注幼儿在模仿茶壶和小茶杯动作时的准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3. 评价幼儿在学习歌词和表演过程中的发音、节奏和协调性。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向幼儿和家长反馈活动情况,肯定幼儿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2. 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泡茶过程,学习用礼貌用语接待客人。

2.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1.水壶、茶托、茶壶、茶杯、茶叶等泡茶用具。

2.背景音乐:儿歌《大茶壶》、歌曲《大茶壶》。

活动过程:入场:播放音乐《大茶壶》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入场。

导入语: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文老师家做客,(鼓掌)小朋友请坐,(谢谢老师)小朋友想喝点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牛奶、果汁、咖啡、、、)对不起!老师没有准备果汁和牛奶,但是,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非常好喝的水果茶,你们想喝吗?(想)但是呢?要想喝到美味的茶叶,就需要小朋友用你聪明的小脑袋学习一下我们美味的茶是怎么来的?老师去你家的时候你也给老师泡美味的茶好不好?(好)1. 认识泡茶工具:师:小眼睛看这里,看看这是什么?(茶壶)(1)观察茶壶、茶杯的外形特征。

师:(茶壶)分别观察壶身(鼓鼓的、圆圆的、大大的)、壶盖(像顶帽子)、壶把(弯弯的,方便人们抓握)、壶嘴(尖尖的、翘翘的)。

茶壶是用来做什么的?(泡茶)(拿起茶杯)这是什么?(茶杯)它长什么样子?(圆圆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没有把)茶杯是用来做什么的?(喝茶的)(2)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茶壶大、茶杯小。

通过目测方式,巩固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师:茶壶和茶杯放在一起,比一下谁大?(茶壶大、茶杯小)哦!这是大茶壶,这是小茶杯。

(3)这是茶叶,美味的茶叶,这是开水,咕噜咕噜的,很烫,注意安全哦!小结:泡茶用具主要有:茶壶、茶杯、茶叶、开水。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4.能够合理选择使用茶杯和茶壶,并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
情感目标
5.培养幼儿的爱护公共物品的意识,了解物品被破坏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麻烦。
6.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理解共同使用公共物品的意义,学会与他人共处、分享。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导师引导进行游戏,游戏名称为“茶杯接力赛”。将幼儿分为两队,每队排成一列,第一个幼儿用茶勺舀水,倒进茶杯里,然后双手握住茶杯,快速地把茶杯传递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也是第一个幼儿赛跑到终点。
首先是对幼儿活动难度的估计不足。在游戏环节,因为选用的勺子是小茶匙,幼儿太小拿不稳,靠另一只手扶住勺子才能完成传递任务,影响了游戏的流畅进行。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烫了手,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这些问题需要在下次教学中做出调整。
其次是为幼儿预留更多的交流时间。在分享环节,由于问题略显简单,幼儿轻松快乐地一口一个答案,少了一些欢笑、疑问和探究。在下次教学中,需要设计更富有情感共鸣或探究性的问题,给幼儿留出更充裕的时间,让他们的思考能够更深入和广泛。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茶壶、小茶杯》
教学背景
本次课程教学对象为小班幼儿园学生,课程主题为“茶杯和茶壶”,旨在通过游戏和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茶杯和茶壶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和社交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认识茶杯和茶壶。
2.能够了解茶杯和茶壶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技能目标
3.能够正确使用茶杯和茶壶,并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实践操作(
让幼儿自己使用茶杯和茶壶,用温水沏茶,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茶汤。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茶杯和茶壶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幼儿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有哪些行动任务。

小班社会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小班社会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大茶壶、小茶杯》含反思

小班社会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大茶壶、小茶
杯》含反思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化风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
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大茶壶、小茶杯》故事情节
2.中华茶文化介绍
三、教学准备
1.大茶壶、小茶杯道具
2.PPT课件
3.教学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
1.开场导入:通过PPT展示茶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茶在中国的
地位。

2.讲解故事情节:向学生讲解《大茶壶、小茶杯》的故事情节,让学生
了解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3.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演绎
《大茶壶、小茶杯》的故事。

4.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
团队精神。

5.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围绕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
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6.总结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
们反思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和观察力。

但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得比较内向,
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个别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希望未来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小班科学大茶壶小茶杯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大茶壶小茶杯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大茶壶小茶杯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小班科学大茶壶小茶杯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容量之间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3.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大茶壶和小茶杯各一套;2. 不同容量的水杯或瓶子;3. 一些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4. 实验记录表;5.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引入和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引发他们对物体大小的思考和讨论;2. 引导学生思考,大茶壶和小茶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探究:1. 将大茶壶和小茶杯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大小和形状;2. 提问:大茶壶能装多少水?小茶杯能装多少水?为什么?3. 让学生尝试用小茶杯往大茶壶中倒水,观察结果;4. 让学生尝试用大茶壶往小茶杯中倒水,观察结果;5. 引导学生总结:大茶壶的容量比小茶杯大,因此大茶壶可以往小茶杯中倒水,但小茶杯无法往大茶壶中倒水。

实验拓展:1. 给学生准备不同容量的水杯或瓶子,让他们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容量的容器能装多少水;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学分享;3. 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大的容器能装更多的水吗?容量小的容器能装更少的水吗?巩固:1. 鼓励学生制作一张海报或小册子,记录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总结;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同大小的容器?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我通过引入和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容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大小的容器能装多少水。

同时,通过实验拓展,学生还能进一步探索容器容量与装水量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发现和总结知识。

此外,通过让学生制作海报或小册子,我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展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设计与反思《大茶
壶,小茶杯》
设计思路用肢体表现事物,对小班来说,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因此边做边说才会记忆更深刻!因此我把本活动设计为一节综合课,既有实验,供幼儿观察,又有动作表现,使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了解泡茶的过程,学说礼貌用语接待客人,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这样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会很高。

活动目标 1.享受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情绪。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初步了解泡茶过程,学习用礼貌用语接待客人。

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水壶、茶托、茶壶、茶杯、茶叶等泡茶用具;背景音乐《开火车》、《古筝曲》、儿歌《大茶壶》、歌曲《大茶壶》。

重点:认识茶具。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特征。

活动过程 1.谈话方式引出泡茶工具。

师:小朋友怎样招待客人?(请喝白开水、各种饮料、水果、倒茶。

)老师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引出泡茶工具,了解茶具的功用。

师: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1)观察茶壶、茶杯的外形特征。

师:(茶壶)分别观察壶身(鼓鼓的、圆圆的、大大的)、壶盖(像顶帽子)、壶把(弯弯的,方便人们抓握)、壶嘴(尖尖的、翘翘的)。

(拿起茶杯)这是什么?(茶杯)它长什么样子?(圆圆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没有把)
(2)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茶壶大、茶杯小。

通过目测方式,巩固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小结:泡茶用具主要有:茶托、茶壶、茶杯、茶叶、开水。

可以用茶具泡茶,让人品尝茶水。

2.演示泡茶过程。

师:那谁知道怎样泡茶?(幼儿分别回答)
师:请你们看看张老师是怎样泡茶的?
教师按照放茶叶——洗茶——泡茶的程序泡茶,边操作边讲解。

师:“先把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倒入水,摇一摇、洗一洗后,把水倒掉,这叫洗茶。

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这叫泡茶。


泡茶时需用开水,要请大人帮忙,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茶壶、茶杯。

(1)模仿大茶壶、小茶杯。

师:“怎样把自己变成一只大茶壶?”教师逐步引导,分别用身体的哪部分模仿壶身、壶盖、壶把、壶嘴,一起模仿茶壶。

“怎样表现茶杯呢?”师生一起模仿小茶杯。

(2)教师倒茶,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倒水动作。

师:现在来看看我们的茶泡好了吗?
(端起茶壶、打开壶盖,靠近鼻子闻一闻)嗯!好香啊!现在我们可以倒茶招待客人了。

(放儿歌《大茶壶》音乐)教师边倒茶边提醒幼儿,倒茶时要把壶嘴靠近茶杯后再倒茶。

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茶壶倒水动作。

(弯弯腰表示倒水)(3)请客人喝茶。

师:啊!好香啊!那想一想,我们一会给客人送茶时应该对客人说什么?好!请小朋友们依次来端茶送给客人,别忘了对客人说“请喝茶”。

请幼儿依次端茶送给客人。

进行礼貌教育。

小结:小朋友请坐,刚才你们给客人送茶时怎么说的?(请喝茶!)那客人老师是怎么说的?(谢谢!)所以,我们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别人招待我们时要说“谢谢”,这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4.游戏:请喝茶。

师:那我们玩个请喝茶的游戏吧。

老师分别请一名幼儿扮演茶壶、茶杯表演;再请幼儿两两结合,分别扮演茶壶、茶杯,边说儿歌边表演喝茶的经过,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

交换角色反复玩游戏。

集体在音乐《大茶壶》的伴奏下表现,扮演大茶壶去给客人倒茶。

在音乐《开火车》的伴奏下活动结束。

师:我们乘上小火车,到外面去给更多的人倒茶好吗?
活动延伸
请幼儿品茶。

了解茶壶的种类。

粘贴茶壶。

折纸茶杯。

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